繼續(xù)今日的學習總結(jié); 關于寫作,需要提升三個核心能力, 分別是輸入能力,思考能力,和輸出能力, 放一張簡單的思維導圖如下: 記得上學的時候,語文老師總會叫我們多閱讀,寫作文的時候才有好題材, 包括像現(xiàn)在,大家微信訂閱的那么多公眾號,各種類型的文章一大把,看的也不少 然而能寫好文章的人卻不多,其實還是因為沒有好好的遵循這3個流程。 第一,寫作需要輸入大量的閱讀量來積累更多的基礎素材,有以下3個建議: 1.提高閱讀的輸入強度: 成年人每分鐘閱讀約300~400字,假設按300字來算,一個小時就能閱讀18000字,按每篇文章3000字算,大概每天花1小時閱讀5篇文章,一年下來就積累了657萬字的閱讀量了! 《三體》三部曲總共約90萬字,很多人抱怨內(nèi)容太多,看不完,其實你每天看1個小時,一年能看7遍呢~ 2.提高輸入標準: 建議大家閱讀前要簡單的篩選下,挑選一些內(nèi)容比較優(yōu)質(zhì)的公眾號作者文章,或豆瓣評分比較高的書籍優(yōu)先閱讀,同樣的時間,為什么要浪費在一些內(nèi)容質(zhì)量欠佳的作品上呢,這幾年自媒體泛濫,“某日頭條”上的新聞推送包含了很多自媒體作者的文章,有時候看新聞我還要去自辯真假,后來干脆刪掉了,反正重要的新聞在公眾號和群里面也有朋友推薦,熱點事件也不曾遺漏。 3.提高輸入效果: 很多人在閱讀的時候給自己的計劃就是這周我要看完這本書,而不是通過這本書要學會和解決某個問題,故而你閱讀了很多干貨文章,過后也忘得一干二凈,這種稱之為無效閱讀。其實我們更應該在閱讀的時候帶著目標和預期去閱讀,讀的時候遇到好的句子可以摘抄,一些新的觀點產(chǎn)生的想法可以做做筆記,同時還要帶著批判性的思維去思考和學習。 第二,提升思考能力: 正常人都能將事情的前因后果完整敘述出來,但若能加入深度思考和個人觀點意見則會顯得水平更高,文章也會更精彩。 那如何訓練思考能力呢? 1.習慣性追問事物的本質(zhì)。 羅素說過,很多人寧愿死也不愿意思考?,F(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能忍受身體的勞累卻不堪大腦思考帶來的疲勞,每天愿意重復搬磚卻不愿意思考如何能改變生活。因此提高思考能力可以從追問事物的本質(zhì)開始。比如這2天瑞辛咖啡承認財務造假,股價大跌,網(wǎng)友紛紛稱之為民族企業(yè),薅資本主義的羊毛來補貼國人喝上高性價的咖啡,可是又有多少人意識到了這次事件,給中國企業(yè)在國際上的信用損失帶來多大的傷害呢! 2.習慣性建立知識的鏈接。 比如你在書中讀到“服務營銷”這一概念,你是否會和身邊了解到的商業(yè)案例結(jié)合起來?例如海底撈的貼心服務?又通過海底撈的服務,在眾多火鍋店中獨樹一幟,是否又會想到差異化營銷?如此等等,將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在腦海中不斷融合,通過日積月累,可織成一張龐大的知識網(wǎng),日后必將大大提升個人的思考能力,快速準確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案例。 3.習慣性運用所學知識。 當你掌握了一個知識或技巧,要積極的運用到起來,有道是一切不被你利用的知識,都不真正屬于你。 例如你學會了一個標題優(yōu)化的技巧,你就可以不斷的變化關鍵詞,去挖掘不同產(chǎn)品的關鍵詞來增加更多的搜索和曝光量 例如你學會了如何將圖片的水印去掉,你就可以找到10張帶水印的圖片來練習,鞏固和強化所學的知識,下次瀏覽網(wǎng)頁看到帶水印的圖片你一眼就知道該如何去除了。 綜上,利用知識的過程,便是提高思考力的過程。 第三,提高你的輸出效果: 前面的大量閱讀輸入和思考,都是為了最后通過寫作的渠道來輸出呈現(xiàn);這其實是一個因果的關系,很多人只求結(jié)果,卻忽略了前因。好不容易到了結(jié)果部分,我們該如何來提高輸出能力呢? 1.高頻的寫,持續(xù)的寫: 寫作其實也和其他技能一樣,需要多寫多練,通過前期的素材積累和獨立思考,你有很多內(nèi)容可以呈現(xiàn),寫多了,手感就來了。沒有人一上來就可以寫個長篇小說,都是日積月累的堅持重復輸出,就像賣油翁一樣,無他,唯手熟爾。 2.既學寫故事,又學寫觀點: 通過故事呈現(xiàn)出的內(nèi)容,大眾會比較樂于接受,就像我小學的時候,最愛看的雜志竟然是《故事會》!長篇大論的文章,讀者大部分沒耐心讀完。其實這篇文章前面都是些比較枯燥的內(nèi)容,您能閱讀到這里,也是蠻不容易的,我在此向您道聲感謝! 當然了,每個人都有追求更美好的意愿,希望通過閱讀能得到進步提升,故你在敘述完故事,能加入自己的總結(jié)和觀點升華,給讀者帶去思考,無疑會加分不少。 3.建立自己的寫作流程: 一篇完整的文章,包括標題,副標題,中心觀點,論述補充,段落結(jié)構(gòu)和配圖等,有很多的流程細節(jié)需要優(yōu)化完善,我個人習慣通過思維導圖把文章框架寫寫出來,再將觀點逐個補充填滿。找到適合自己的流程習慣,能保證寫作的高效高質(zhì)。 4.建立自己的反饋系統(tǒng): 以前寫日記,記在自己的本子,沒人知道,網(wǎng)絡時代,要想自己的寫作能力有提升,要敢于寫出來給別人看,并通過文章的閱讀量,評論內(nèi)容等直接或間接的反饋來分析總結(jié)文章哪里好哪里不好,后續(xù)便于有針對性的提升和優(yōu)化。 以上是關于寫作的輸入—思考—輸出做的筆記總結(jié),三者缺一不可, 輸入是前提, 思考是本質(zhì), 輸出是結(jié)果。 我是火柴微光,全網(wǎng)同名,希望現(xiàn)在開始堅持寫作,持之以恒, 愿與有緣看到此文的朋友共同學習進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