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田觀史海 首發(fā) 安史之亂預示著大唐王朝開始走向了衰敗和覆滅。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兩位藩將之所以能將大唐王朝攪得天翻地覆,除了當時大唐王朝腐敗滋生,地方勢力做大等各方原因之外,自己的硬實力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安祿山這邊陣營之人,除去安史二人,其手下更是虎將云集。而大唐這邊也正是因為棋逢對手的出現(xiàn),也造就郭子儀、李光弼和仆固懷恩等名將,讓大唐自太宗李世民時代以后,進入到武將迸發(fā)的一個高峰期。 安祿山 而天寶十四年開始的安史之亂,安祿山也是靠著手下這些虎將,在戰(zhàn)爭初期依靠著閃擊戰(zhàn),迅速拿下中原,敗潼關(guān),破長安。那么這些武將在后來都如何了呢。 我們先來看看安祿山陣營中這些武將都有誰?!缎绿茣つ娉紓髦小酚涊d了安祿山起兵時候的一共十八位大將。 “阿史那承慶、安太清、安守忠、李歸仁、孫孝哲、蔡希德、牛廷玠、向潤客、高邈、李欽湊、李立節(jié)、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皆拔行伍,署大將。“ 戰(zhàn)場損失:6人 如果安史之亂中最可歌可泣的一個忠義家族的話,顏真卿兄弟可以說是為大唐王朝,貢獻了自己所能奉獻的一切。而且這兩兄弟不僅字寫得好,打仗也不含糊,特別是顏杲卿。安祿山十八虎將中的高邈、何千年以及李欽湊均命喪他手。 顏真卿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反抗后,顏杲卿假裝投降安祿山,被安祿山封為常山太守,并派遣自己的養(yǎng)子李欽湊合高邈陪同鎮(zhèn)守,這個時候高邈正好回有事回范陽,只留下李欽湊在常山。沒有察覺顏杲卿起義的他,被人灌醉后斬首了?!顿Y質(zhì)通鑒》記載 “杲卿以祿山命召李欽湊……并其黨大醉,乃斷欽湊首,收其甲兵,盡縛其黨,明日,斬之” 而此時還沒反應過來的安祿山,又派了高邈和何千年來常山。何千年這個時候在洛陽戰(zhàn)役中擊敗了河東節(jié)度使,《舊唐書》記載“范陽將何千年殺河東節(jié)度使楊光翙”,被蒙在鼓里的這兩位很快也被顏杲卿的以接待為由頭抓住,被送往京城斬首。有意思的是這兩位在送往京城的途中被太原太守王承業(yè)扣下來,自己表功(PS這么腐敗的朝廷沒人造反才怪)。 相對于在敵后根據(jù)地被殺的上面三位仁兄,叛軍河南太守尹子奇就死得有點有點憋屈,尹子奇是個將才《舊唐書》記載賊別帥尹子奇圍河間,顏真卿遣和琳將兵萬馀往救之。鼓之,士不進。賊縱擊,大敗,執(zhí)琳。特別是當安慶緒上位之后,他更受到重用,至德元年安慶緒派尹子奇率軍二十萬南下江淮,企圖占領江南地區(qū),切斷大唐帝國的錢糧命脈。不過尹子奇這二十萬大軍卻在小小的睢陽被張巡擋住了,尹子奇還被暗箭射瞎了一只眼。 張巡大戰(zhàn)尹子奇 按理說久攻不下的尹子奇肯定會想其他辦法,但心態(tài)爆炸的尹子奇卻認死了張巡,一定要殺了張巡報一眼之仇,于是這二十萬大軍原地打轉(zhuǎn),添油戰(zhàn)術(shù)攻城,生生的耗沒了大半。雖然殺了張巡。但下江淮的戰(zhàn)機已經(jīng)失去,只能轉(zhuǎn)戰(zhàn)陜西,在陜西他又被郭子儀擊敗,最后被陳留當?shù)氐拇迕駳⑺?,將首級獻給官軍。 武令珣,這位仁兄的史料記載較少,武令珣的主攻方向是南面的河南太守魯炅,正面戰(zhàn)場他雖然擊敗了魯炅,但卻在圍南陽的過程中陣亡?!杜f唐書魯炅傳》記載“炅收合殘卒,保南陽郡,為賊所圍。尋而潼關(guān)失守,賊使哥舒翰招之,不從。又使偽將豫州刺史武令珣等攻之,累月不能克。武令珣死” 安史叛軍 安太清,安太清其實是叛軍十八將里面,唯一被在戰(zhàn)場上生擒的。安太清在安祿山手下,并沒有多少作為,但是當安慶緒登基后,作為長安守將,他和安志忠一起在唐軍第一次反攻長安的戰(zhàn)役中,大破郭子儀的唐軍?!杜f唐書·郭子儀傳》“師于潏水之西,與賊將安太清、安守忠戰(zhàn),王師不利,其重大潰?!?/strong>同時在第二年的相州之戰(zhàn)中,安太清接替指揮不力的崔乾佑守住了官軍的進攻。安慶緒所賞識。安太清不僅能打仗,政治頭腦也不錯,兩次關(guān)鍵站隊都站隊了方向,第一次是史思明要殺安慶緒的時候,他果斷賣了安慶緒,投降了史思明。第二次是當他被李光弼生擒的時候,果斷選擇投誠,最終也保下了自己的性命。 安太清 死于內(nèi)訌:5人 安史叛軍在安祿山還活著的時候內(nèi)部還是挺團結(jié)的,但自從安慶緒弒父和史思明自立之后,內(nèi)部的矛盾就逐漸凸顯,安慶緒作為小輩和同輩,很難收買這些老將的心。史思明雖然威望大,但其實也是部將起家因此很多人都不服這兩位大佬,叛軍內(nèi)訌的過程中,被殺的五位大將均出自這這位之手。 安守忠:唐朝第一大謀士李泌在和唐肅宗的君臣對中,認為叛軍之中,能稱為將才的只不過是五人?!?strong>賊之驍將,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志、阿史那承慶等數(shù)人而已。”排在史思明后面的正是安守忠。作為安祿山的眾多義子之一。安守忠勇謀兼?zhèn)?。在潼關(guān)失守之后,安守忠?guī)П谖涔魯×舜筇泼麑⑼跛级Y,而后在第一次長安會戰(zhàn)中,大敗郭子儀陣斬郭子儀的兒子郭子旰,逼的郭子儀降官自保。 安守忠 而且第二次長安戰(zhàn)役,要不是回紇騎兵趕來,估計安守忠都要打到靈武去了。在安慶緒被圍的時候安守忠和阿史那承慶被去找史思明借兵。不過和阿史那承慶八面玲瓏,在叛軍內(nèi)部都受歡迎不同,作為安祿山兒子的安志忠效忠的是安慶緒,最后被史思明陣斬《新唐書·逆臣》“思明從承慶等飲,即拘之,收其兵,給貲以遣,斬守忠、立節(jié)以徇?!?/strong>(在舊唐書上說的安守忠在陜州之戰(zhàn)中被郭子儀抓到,其實是不正確的,因為在陜州之戰(zhàn)后面的相州之戰(zhàn)中無論是新唐書或者舊唐書,都有說安守忠去找史思明借兵的事。) 李立節(jié):叛軍將領,本身沒什么名氣,不過有關(guān)他的死法有兩種,一個是被李光弼部將射死“射賊驍將李立節(jié),貫其左肩,死之?!?/strong>,另一個則是和上面的安守忠一樣被史思明斬首。 崔乾佑:如果說叛軍在安史之亂前期,刷經(jīng)驗最多的人,肯定要數(shù)崔乾佑,早期隨著安祿山的中路主力很快攻占洛陽,在洛陽刷完經(jīng)驗后,又在潼關(guān)以劣勢兵力擊敗了大唐戰(zhàn)神“哥舒翰”。連續(xù)大敗玄宗朝三大悍將高仙芝、封常清和哥舒翰。雖然在后面的進攻長安的過程中當看客。但估計是和安慶緒關(guān)系不錯(兩人主導了潼關(guān)之戰(zhàn)),在安慶緒當皇帝之后崔乾佑也被封為了天下兵馬使,不過他這個人脾氣火爆,弒殺。《舊唐書》記載“”在史思明殺掉安慶緒后,作為安慶緒的心腹也被斬首。 崔乾佑 孫孝哲:安祿山的養(yǎng)子很多,有安守忠這種勇武雙全的,或者是李欽湊這種有智將。不過有一位比較特殊,那就是孫孝哲,他本來就是契丹人,這位仁兄是靠著母親和安祿山的關(guān)系當上大將,雖然打仗不行,但是很會來事,其他的養(yǎng)子都是將軍,就他異性封王。《舊唐書逆臣傳》“孫孝哲,契丹人也。母為祿山所通,因得狎近。及祿山僣逆,偽授殿中監(jiān)、閑廄使,封王?!?/strong>這位仁兄性格也是相當殘暴,進入長安之后,大肆殺害李唐皇室。當然他的結(jié)局也和崔乾佑一樣,在安慶緒死后,被史思明殺害。 蔡希德:作為安祿山陣營中少有的猛將,雖然打仗不行,除了帶領部隊除掉反抗在山東的起義軍,在正面戰(zhàn)場一直被李光弼摁在地上摩擦。但雖然戰(zhàn)績不好,但蔡思德為人忠義,深的部下愛戴,在安慶緒稱帝后因為和張通儒關(guān)系不好,被人誣陷后,讓安慶緒殺了。《新唐書》記載“希德最有謀,剛狷,謀殺慶緒為內(nèi)應,通儒以它事斬之,麾下數(shù)千皆亡去。希德素得士,舉軍恨嘆?!?/strong> 蔡思德 去向不明:5人 阿史那承慶:作為安祿山反叛時四個核心高層之一(另外三個為安慶緒、高尚、嚴莊),就連史思明也沒能進入圈子里,也是李泌認可的叛軍五大將領之一。可見阿史那承慶的地位了。阿史那本來就是突厥皇室的姓氏。出身高貴的他除了打仗厲害,人際關(guān)系更猛,分別周璇于安祿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之間,叛軍這四個皇帝他挨個伺候個遍,就連李唐王朝也想拉攏他賜他金書鐵券?!缎绿茣?strong>“乃執(zhí)承恩,探衣囊得賜阿史那承慶鐵券及光弼牒”。在史思明戰(zhàn)敗之后阿史那承慶也不知所蹤。 阿史那承慶 田乾真:如果要說安祿山真正能信得過的將領田乾真當屬第一,當安祿山的兵鋒被潼關(guān)暫時擋住,對是否要退回河北的時候正是叫上田乾真上前討論。可見安祿山對他的重視程度。能得到安祿山的信任,田乾真打仗的業(yè)務能力也是很強的。攻洛陽,取潼關(guān)和破長安都有他的身影。在第二次長安戰(zhàn)役中,被圍,但是因為廣平王優(yōu)柔寡斷,讓田乾真掏出長安。但由于和安祿山關(guān)系好,害怕安慶緒加害于他,田乾真也是隱姓埋名,不知所蹤。 李歸仁:李歸仁乃叛軍中的一個猛將,在安史之亂前期統(tǒng)領的是安祿山的精銳親兵曳落河。戰(zhàn)爭的前期沒有什么表現(xiàn)(前期基本上都是史思明和安慶緒在打),在叛軍占領長安后和安守忠一起守長安,郭子儀第一次反攻長安,率領15萬大軍,被安守忠和李歸仁指揮的8000精銳騎兵沖擊本陣大敗。而在第二次長安戰(zhàn)役中(本積寺戰(zhàn)役)中,李歸仁故伎重施,不過沒想到碰到了仆固懷恩的回紇騎兵,被殺大敗。 曳落河 在長安戰(zhàn)敗后,李歸仁帶領的胡人叛軍一路向東燒殺搶掠到太原,最后被史思明打服,不得與而歸降。在史朝義弒父之后不知所蹤?!顿Y治通鑒》記載“安慶緒之北走也,其大將北平王李歸仁及精兵曳落河、同羅、六州胡數(shù)萬人皆潰歸范陽,所過俘掠,人物無遺。史思明厚為之備,且遣使逆招之范陽境,曳落河、六州胡皆降?!?/strong> 牛廷玠、向潤客:這兩位主要掌管的是主要是安祿山的范陽和平盧后勤,由于是拖后工作,史書記載不多,不過后來史朝義和張通儒等人在范陽的動亂,各派系相互殘殺,作為安祿山和安慶緒的親信,這兩位估計也在這次動亂中死去。 歸降唐朝:2人 到了安史之亂后期,隨著相州等作戰(zhàn)的失利,西面的吐蕃和回紇虎視眈眈。大唐對于河北叛將們的政策也從消滅變成了懷柔的招安。特別是后期郭子儀進入中樞,李光弼請辭。平叛工作由同是藩將的仆固懷恩領導后,更是全面招降,從犯既往不咎?!顿Y治通鑒》“辛巳,制:'東京及河南、北受偽官者,一切不問。'因此在這個大政策下,各地叛將俊紛紛來投。 田承嗣:作為從安史之亂中堅持到最后的老將,他身上充滿著投機主義者的色瓷,作為安祿山的心腹,陪同造反。田承嗣治軍嚴謹,指揮的盧龍軍也是安祿山的先鋒軍之一,在最初的叛亂中,在洛陽打敗了唐朝名將封常清,安祿山稱帝后又率軍在南陽擊敗了魯炅,安祿山死后又投降了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和唐朝,甚至在安史之亂結(jié)束后,在河北擁兵自重,建立了魏博軍,開創(chuàng)了節(jié)度使世襲制的先河。 田承嗣 能元皓:在很多史書中也叫熊元皓,安史之亂中出場率較低,主要在負責山東占領區(qū)的掃蕩和治安工作,在乾元元年,安慶緒在長安大敗的時候早早投降了《新唐書》“月癸卯,安慶緒將能元皓以淄、青降,以元皓為河北招討使?!?/strong> 結(jié)語 叛軍十八大將6人死于戰(zhàn)場,6人死于內(nèi)訌,5人失蹤,2人降唐(實際上后面提升上來的將領大多也降唐,如張孝宗,李懷仙等人)。安史之亂后期由于無暇平叛,以及唐朝政府勢弱,河北各安史余孽紛紛擁兵自立成藩鎮(zhèn),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已然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