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孩子之所以和爸媽相似,主要受后天培養(yǎng)方式影響,而非血緣關系。 那么,不同的養(yǎng)育方式會給孩子們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 這就是今天咱們要進入的主題啦。 接下來重點探討不同形式的童年虐待是如何給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的。
1 精神疾病的代際相傳當前,被確診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以及自閉癥的兒童很多,而且數(shù)量也在增加。 針對這類疾病的研究大多聲稱“基因很大程度上是疾病的根源”,認為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天生的,同時會引用雙胞胎研究作為依據(jù)。 這種說法明顯無視了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基因并非是心理特征在家族中世代相傳的原因。 實際上,孩子的行為模式是果,父母的養(yǎng)育方式才是因。 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一書中,作者闡釋了造成這兩種疾病的根源,具體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1 出生前經(jīng)歷的影響 ▼ 胎兒期母親不良行為和情緒 研究表明,母親在產(chǎn)前3個月焦慮不安,那孩子在7-10歲時患上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語言遲緩、行為問題(比如亂發(fā)脾氣)以及焦慮癥的概率就會大幅增加; 若母親在孕期精神焦慮、抑郁或抽煙喝酒,則孩子在11-12歲時患有人格障礙的概率會大大增加——他們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情緒化,同時無法遵守正常社會規(guī)則; 此外,如果給孕婦開大量的5-羥色胺抗抑郁癥藥物,那么她們生出的孩子患上自閉癥的概率很可能會增加,孩子認知能力和情感發(fā)展會受到消極影響。 ▼ 生產(chǎn)方式、早產(chǎn)、出生體重 除了上述提到的產(chǎn)前母親情緒對孩子精神狀況的影響,13項研究得出的結果表明,如果母親通過剖宮產(chǎn)生下孩子,那么這個孩子患上自閉癥的概率就會增加1/4; 此外,提前多日早產(chǎn)的新生兒,在童年晚期患上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概率比足月出生的嬰兒高2.5-4倍。這種風險也極可能持續(xù)到他們的成年早期。 而另一項雙胞胎研究也表明,孩子出生時的體重每減少一千克,成年后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1.2早期照料對皮質醇調(diào)節(jié)的影響 壓力狀態(tài)下身體需要皮質醇來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如果沒有皮質醇,身體將無法對壓力作出有效反應。 皮質醇需要維持在正常水平,過高或過低的皮質醇水平都會導致很多生理以及心理健康問題。 如今大量證據(jù)表明,人的皮質醇基線水平是由幼年時期受到的照料決定的,有時甚至會影響人的一生。 不回應、不穩(wěn)定或虐待的照料方式會對腦的電-化學方面造成影響,從而造成皮質醇水平失調(diào)。 ▼ 無回應式照料 對嬰幼兒發(fā)出的信號進行敏銳的覺察,并隨即做出回應,這一點已被認為是兒童精神健康的根基。 如果父母一直處于憤怒或無回應狀態(tài)(像很多患抑郁癥的父母那樣),那么他們后代的腦電波和其他孩子相比就會有很大不同。 舉例來說,個體如果在童年時期受過傷害,那么成年后大腦中負責思想和行為能力的部分就會減少活動。傷害會使得兒童變得冷酷,長大后他們也會變成冷酷無情的人。 無回應式照料會引起皮質醇含量過高。這會對大腦的發(fā)育造成損害,導致腦電波類型異常,嚴重時還會引發(fā)精神疾病,即使到成年也會對人造成影響。 研究表明,兒童如果在2歲之前接受無回應式照料,就可能患上解離癥(感到心不在焉或迷茫不安)以及人格障礙。 3歲之前,兒童需要親近的成年人對他進行有回應的照料,而且照料者不會換人,也不會因為需要照料其他孩子而分心。 在育兒機構(幾乎沒有獲得任何熟悉照料者的回應式照料)長大的孩子中,約一半的男孩和1/3的女孩在成年后會患上人格障礙,他們患其他心理疾病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比如自閉癥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 幼年期對孩子的虐待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說到,父母的言傳身教、以及我們對父母的身份認同,我們可以通過自我覺察來克服這種影響,然而,虐待帶來的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影響都是不可磨滅的。 多項研究表明,對于受到虐待及忽視的人,他們大腦中某一重要部位的容量會出現(xiàn)異常增加或減少的情況。與沒有受虐待的人相比,受虐者大腦中該部位的容量要小5%-16%。 早期的受虐經(jīng)歷會導致孩子壓力過度,然后在大腦中產(chǎn)生化學物質,這使他們對威脅更加敏感。兒童的大腦開始做出適應,預測可能出現(xiàn)的厄運和痛苦。 如果事態(tài)愈發(fā)惡劣,那么僅僅幾次逆境就能讓成人患上精神疾病,甚至包括精神病、精神錯亂(完全喪失條理性、自我奔潰),這種影響會一直持續(xù)到成年時期。 這些人精神十分脆弱,一旦遭遇失業(yè)、求愛失敗或是負債累累,就有可能患上妄想癥,相比其他人更容易變得偏執(zhí)或對他人的意圖產(chǎn)生錯誤想法。 ▼ 父母雙方的心理健康 迄今為止,有至少10項研究可以證明,諸如憤怒攻擊這類難對付的行為,都是通過養(yǎng)育在代際間傳遞的。 這種攻擊對孩子來說十分致命,有些父母會把對自己的不滿,比如肥胖或智力不足等,通過一種高壓教學的方式,將這種觀念植根于子女的腦海中——“你很胖,你很笨”。 另外一種常見的做法是在自己心情不順的時候打罵孩子,粗暴地關閉電視催促孩子寫作業(yè),或者給孩子做他們厭惡的菜色等,將孩子當成自己的情緒垃圾桶。 通過這些方式父母把對自身的不滿轉嫁到孩子身上,將內(nèi)心的混亂轉換為頻繁找孩子麻煩,孩子們因此被迫“繼承”了父母的缺陷,生活在一種對父母壞情緒的無名恐懼中。 對于這種將自己厭惡的消極情緒投射到他人身上,從而減輕自身負面情緒的現(xiàn)象,作者把它稱為“我很好,而你不是”的親密恐怖主義。 這種現(xiàn)象有時會發(fā)生在同事以及朋友之間,但更多時候在家庭當中更常見,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間,如果父母對孩子實施親密恐怖主義,對弱小的孩子來說這種影響將會大得多。 由此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精神健康有極大的可能會在代際間傳遞,倘若父母在這方面存在問題,比如情緒管理能力差、人格不健全等,痛苦的情緒就會在代際相傳。 這類父母在童年時期混亂的情感模式,會形成一種未解決的成人模式,導致他們的子女八成都有混亂的情感模式。 ▼ 其他因素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雖然童年經(jīng)歷對人的影響毋庸置疑,卻并非唯一的因素,很多潛在問題的影響也同樣不容小覷。 除了虐待,社會因素也會導致人格障礙。 不同國家之間也有很大差別,美國國民患上沖動型人格障礙的概率是日本的50多倍。美國的個人主義文化助長了反社會人格障礙和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滋生,亞洲文化則更傾向抑制這些癥狀。 2 如何打破舊有的養(yǎng)育方式2.1 產(chǎn)前階段 母親懷孕期間應避免壓力,尤其是孕期最后三個月,針對不同類型的母親,應該選擇不同類型的緩解壓力的方式。 ▼ 組織者(約占1/4) 這類母親認為“母親即權威”,相比于滿足嬰兒的需求,她們主張將嬰兒任性的心理及身體管控起來,她們一般擁有全職帶薪的工作,想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工作崗位。 對她們來說,無所事事會導致焦躁不安,最有效的孕期減壓方式就是工作,她們享受工作帶來的享受和認同感,樂于將生產(chǎn)留到最后去擔心。 ▼ 擁抱者(約占1/4) 與組織者式的母親完全相反,這類母親認為孩子的需求高于一切。她們享受母親的身份,很樂意花至少三年的時間陪伴孩子。 她們同胎兒產(chǎn)生的感情聯(lián)系最強烈,通常會在孩子出生后徹底放棄工作。投入到養(yǎng)育孩子的工程當中,對她們來說就是最好的預防苦惱的方式。 ▼ 彈性型(約占1/2) 彈性型母親是前兩者的結合,擅長在兩種模式之間自由切換,既關注孩子,又不忽略自身的需求,她們試圖創(chuàng)造一種雙贏的局面。 作為全然的實用主義者,她們會靈活地根據(jù)家里的經(jīng)歷狀況決定產(chǎn)前是否工作,什么效果最好就采取什么做法。 2.2 幼兒階段 前面我們提到,無回應式照料會對孩子的精神健康產(chǎn)生消極影響,尤其是在幼兒階段。 那么與之對應的就是回應式照料,嬰幼兒需要有回應的關愛,父母關注他們的需求并盡量滿足,尤其要避免情感忽視。 通常這項艱巨的照顧嬰幼兒的任務會落到母親身上,這個時候通常是女性最脆弱最遭罪的階段,特別是在最初6個月,因此其他人就應該最大限度地支持她們。 此外,盡管出生前的經(jīng)歷會直接導致孩子的精神疾病,然而,這并不是某種必然的基因宿命。 研究發(fā)現(xiàn),34名在5歲前被確診患有自閉癥的人,到了童年晚期或成年早期,就都沒有任何自閉癥癥狀了。 如果在早期就為養(yǎng)育者提供恰當?shù)闹С郑词篃o法根治疾病,該病的長期影響也能得到顯著減輕。 簡單但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如果希望嬰幼兒長大后,成為有安全感、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成為養(yǎng)育型的父母,就要給他們持續(xù)的關愛照料。 2.3 開啟成年人模式 既然父母的心理健康很可能會直接導致下一代的精神健康狀況,那么身為父母,就更應該為自己的情緒和心理健康負責。 通常成年人模式能夠幫助我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客觀地看待問題并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及時地開啟成年人模式,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地避免“我很好,而你不是”的恐怖親密主義,將這種心理轉換為“我很好,你也很好”。 通過這種良性的養(yǎng)育方式來向后代傳遞積極特征,而不是輸送負面能量和情緒。 正如本書作者所言—— “我們常常希望通過改善物質條件為孩子提供更加富足的生活,而政客對我們的這種心理大加利用。 如果我們能明白這點,就知道一旦物質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那么,比起為子孫后代留下房產(chǎn)、股票、股份這些物質層面的東西,將愛傳遞下去才更加重要。” 今天的分享先到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