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有很多的農(nóng)民起義,鮮有成功的: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明太祖朱元璋紅巾軍起義;大多都是失敗的,諸如陳勝吳廣大澤鄉(xiāng)起義,太平天國起義,黃巢起義,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明末李自成起義等等。 這次,我們主要聊聊金庸老爺子《碧血劍》中李闖王的起義軍為何成功進京卻又失敗離京了呢。 明朝末年,由于中原連年荒旱,各地農(nóng)民紛紛暴動,各地都出現(xiàn)了很多的農(nóng)民起義軍。在李巖“均田免賦”思想的宣傳幫助下,李自成的起義軍獲得了廣大百姓的支持,到處流傳著“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吃他娘,穿她娘,吃穿不夠有闖王。”“十八子,坐天下”“十八子,主神器”(十八子為“李”,“主神器”主宰天下之意)等等歌謠。 闖王李自成在襄陽建立了大順政權(quán),因為得了民心,部眾發(fā)展到百萬之多,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所到之處大多都不攻自破,一路就殺進了北京城,推翻了大明王朝,逼得崇禎皇帝自縊于煤山。 但是李自成進京以后,并沒有約束部下,漸漸地農(nóng)民起義軍的匪氣就暴露出來了,軍紀大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弄得百姓怨聲載道。謀士李巖等人多次進言,但是李自成自己就霸占了降將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他又怎么能夠約束部下呢,所以對此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因聽信牛金星讒言,說“十八子”的李不是他李自成的李,而是李巖的李,而冤殺了李巖。 最終導(dǎo)致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打開山海關(guān),引清軍入關(guān)。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guān)內(nèi)外會戰(zhàn)李自成,將李自成殺退京師。 故事就是這么個故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可以說李自成的成功是必然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任何的統(tǒng)治都建立于對底層民眾的統(tǒng)治,階級對階級的壓制,和對底層及愚民的統(tǒng)治、教化、洗腦。這一點李巖和李自成做的很成功。 其實這種統(tǒng)治就是相當于給底下一包甜棗,再慢慢地收回去,剛開始底層對上層會感恩戴德,待到慢慢回味,就又會抱怨了。 李自成最終的失敗亦是必然的,階級是呈金字塔形狀的,李自成沒有對明朝降將與舊部及百姓合理劃分蛋糕,就會導(dǎo)致失敗。 太史公司馬遷說的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總是無利不起早的,你不讓人家好好過日子,廢話人家要跟你拼命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