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不是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是秒),而是與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相協(xié)調(diào)的輔助時間單位。除閏秒外,一小時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鐘,或者1/24天。 人類日常生活的時間度量一般是以小時為單位進行的,例如一天中的時刻,如早晨8點就是一天中的第八個小時。很多在24小時制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人們認為12小時制有點不習慣和不正規(guī),尤其是在書面通信,計算機和數(shù)字時鐘領(lǐng)域。支持和反對的討論在很多方面同十進制的討論非常相似。 擴展資料 “小時”的由來: 中國古代用“銅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與西方鐘表的兩個鐘點。當鐘表由西方傳入中國后,人們把中國的一個時辰叫“大時”,而把西方的新時間一個鐘點叫“小時”。后來,隨著鐘表的普及,“大時”一詞逐漸消失,而“小時”一直沿用至今。 中華民國成立以前,采用十二地支計時,地支既表示年、月、日,也表示時,將一天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 中華民國成立以后,采用公元記年、月、日、時,同時又保留中國的陰歷,公元記時,把一天分成24個時辰,比傳統(tǒng)的十二個時辰小一倍,故稱之為小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小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