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孟買-奧蘭加巴德-道勒塔巴德-埃洛拉石窟-阿旃陀石窟-博帕爾-桑奇大塔-拉達克-阿契寺-薩博石窟-古如拉康-班加羅爾-哈桑-貝盧爾-哈勒比德-布巴內(nèi)斯瓦爾-若加若尼神廟-卡納克太陽神廟-克久拉霍神廟群-奧恰帝王陵墓-拉吉普特城堡-占西-阿格拉紅堡-泰姬陵-馬圖拉-德里(多次轉(zhuǎn)機、經(jīng)過、停留) 印度之行計劃了兩年多的時間,終于如期成行。趕上了疫情出現(xiàn)的特殊時間出發(fā),乘坐印度停航前的最后一班飛機,在嚴密的防護中回國。 我們一行五人度過了愉快的二十三天。行前做足了功課,精選了遍布全印度文化古跡的最精華部分。北上青藏高原西部的拉達克,南到霍伊薩拉古國的貝盧爾,東至孟加拉灣的卡納克,西達阿拉伯灣的孟買。經(jīng)歷了從零下十五度的高原嚴寒到接近赤道的南部炎熱。被埃洛拉石窟的雄渾華美震撼,被阿旃陀壁畫的絢麗古雅陶醉。深刻地改變了自己的審美判斷,見識了宗教藝術(shù)的世界級高度,認清了佛教文化源頭不可企及的水準。五千年來,印度次大陸文明從印度河流域發(fā)端,在恒河流域繁榮,北方藝術(shù)變化迭代,南部文明恒久傳承。從三千多年前的雅利安人到兩百多年前的英國人,或遷徙或戰(zhàn)爭,或掠奪或占領(lǐng),一批批外來民族的復雜人種融入了印度民族的大熔爐,一股股千差萬別的外來文化豐富著印度的宗教大舞臺。 神奇的印度是輝煌的過去和雜亂的今天,是凝固在石頭上的美麗身體和閃動在眼前的友善笑臉。急不可待依照旅行時間的順序先發(fā)一個片段精選,待后續(xù)分成專題再來慢慢細看。 道拉塔巴德城堡(12世紀)奧朗則布王妃陵墓(17世紀末)埃洛拉石窟(7-11世紀)阿旃托石窟(公元前2世紀-7世紀)德里國家博物館博帕爾 桑奇大塔(公元前250-1世紀)拉達克列城薩寶石窟(15世紀)斯皮圖克寺(14世紀)古如拉康(13世紀)貝盧爾的齊納克薩瓦神廟(12世紀)哈勒比德的霍伊薩拉神廟(12世紀)卡納克太陽神廟(13世紀)若加若尼神廟(11世紀)布巴內(nèi)斯瓦爾濕婆大廟的高人耆那教圣地大雄山(10世紀)克久拉霍神廟群(10-11世紀)發(fā)現(xiàn)一個穿越了千年的小挎包博物館級的精美石雕做建筑材料奧恰國王陵墓群(16世紀)拉吉普特王宮壁畫(17世紀)馬圖拉博物館敬仰圣雄一盧比孤單的尼赫魯一身鴿子屎俯瞰垃圾遍布的首都阿格拉紅堡(16-17世紀)泰姬陵遠望,焚燒尸體的柴煙辣眼的現(xiàn)代著色石雕,古代石雕當年也著色,回到古代,我們能接受嗎?沃林達文現(xiàn)代的克里希納神廟難忘笑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