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凡由于脾胃受損,氣血不調(diào)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稱之胃痛,又稱胃脘痛。胃脘部一般系指上、中、下三脘部位,或指兩側(cè)肋骨下緣連線以上至鳩尾的梯形部位。 二、病因病機1.外邪犯胃 2.飲食不節(jié) 3.情志不暢 4.脾胃虛弱 三、診斷要點1.病史:起病或急或緩,常有反復(fù)發(fā)作的病史。 2.誘因:發(fā)病常與情志不遂、飲食不節(jié)、勞累、受寒等因素有關(guān)。 3.癥狀: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悶或脹滿,惡心嘔吐,吞酸嘈雜等。 4.理化檢查:上消化道x線鋇餐造影、纖維胃鏡及病理組織學(xué)檢查等,有助診斷。 四、鑒別診斷1.與胃痞的鑒別 2.與真心痛鑒別 注意:1.中老年人既往無胃痛病史,而突發(fā)胃脘部位疼痛者,當(dāng)注意真心痛的發(fā)生。 2. x線、胃鏡、心電圖及生化檢查有助鑒別。 五、辨證要點1.辨寒熱 2.辨虛實 3.辨氣血 4.辨在胃、在肝、在脾 六、治療原則基本原則:理氣和胃止痛,審癥求因,審因論治。 具體治法:散寒、消食、理氣、泄熱、化瘀、除濕、 養(yǎng)陰、溫陽。 七、分證論治l.胃氣壅滯 主癥:胃脘脹痛,食后加重,噯氣,或可兼見納呆少馨,噯腐,或有傷食病史,或有伴有風(fēng)寒、風(fēng)熱、暑濕等表證。 舌脈:傷食:苔白厚膩,脈滑; 傷于風(fēng)熱:苔薄黃,脈浮滑或浮數(shù); 傷于風(fēng)寒:苔薄白,脈浮數(shù); 傷于暑濕:苔白膩,脈濡。 治法:理氣和胃止痛。 方藥:香蘇散化裁。 蘇葉——辛溫解表散寒; 香附——行氣和血; 陳皮——理氣和胃降逆; 甘草——和中。 2.肝胃氣滯 主癥:胃脘脹痛,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連及兩脅,攻撐走竄,可兼見喜太息,不思飲食,精神抑郁,夜寐不安。舌苔薄白,脈弦滑。 治法: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 四逆散(柴胡、白芍、枳殼、甘草)——氣血雙調(diào),使肝體得養(yǎng),肝用自如,氣血調(diào)暢; 川芎——調(diào)血中之氣; 香附——理氣中之血; 3.胃中蘊熱 主癥:胃脘灼熱,得涼則減,得熱則重,或兼見口干喜冷飲,或口臭不爽,口舌生瘡,甚至大便秘結(jié),排便不暢。舌質(zhì)紅,苔黃少津,脈滑數(shù)。 治法:清胃瀉熱,和中止痛。 方藥:瀉心湯合金鈴子散。 瀉心湯(黃芩、黃連、大黃)——清胃瀉熱; 金鈴子散(金鈴子、延胡索)——理氣和血止痛。 4.肝胃郁熱 主癥: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兼見泛酸嘈雜,煩躁易怒,口干口苦,渴喜涼飲。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滑數(shù)。 治法:清肝瀉熱,和胃止痛。 方藥:化肝煎加減。 貝母——散結(jié)中求疏郁; 白芍——養(yǎng)陰柔肝; 青皮、陳皮——理氣; 丹皮、山梔——清肝泄熱。 5.瘀血阻滯 主癥:胃脘疼痛,狀如針刺或刀割,痛有定處而拒按,可兼見面色晦暗無華,唇黯;女子月經(jīng)衍期,色黯。舌暗有瘀斑,脈澀。 治法:理氣活血,化瘀止痛。 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 失笑散(五靈脂、蒲黃)——活血祛瘀,通利血脈止痛; 丹參飲:丹參——活血化瘀; 檀香、砂仁——行氣止痛。 6.胃陰不足 主癥:胃脘隱痛,或有隱隱灼痛,可兼見嘈雜似饑,饑不欲食,口干不思飲,咽干唇燥,大便干結(jié)或腑行不暢。舌體瘦,質(zhì)嫩紅,少苔或無苔,脈細而數(shù)。 治法:滋陰益胃,和中止痛。 方藥:益胃湯合芍藥甘草湯。 沙參、玉竹——補益氣陰; 麥冬、生地——滋養(yǎng)陰津; 冰糖——生津益胃; 芍藥、甘草——酸甘化陰,緩急止痛。 7.脾胃虛寒 主癥:胃脘隱痛,遇寒或饑時痛劇,得溫或進食則緩,喜暖喜按,面色不華,神疲肢怠,四末不溫,食少便溏,或泛吐清水。舌質(zhì)淡而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象沉細無力。 治法:溫中健脾。 方藥:黃芪建中湯加減。 黃芪——補中益氣; 小建中湯——溫中健脾。 |
|
來自: 感恩有你i7hc4c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