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情人節(jié),有情人的你們過得怎么樣呢?我和大衛(wèi)結(jié)婚3年,認識10年,也算得上是老夫妻了,有句話說:多年夫妻變兄弟。還好,我們沒有變成兄弟,但是我們今天不過情人節(jié),因為我們昨天已經(jīng)過了,哈哈……我覺得我和大衛(wèi)多少有點奇葩,我們是那種會在2月13號過情人節(jié)的人。如果要買花也是在2月13號那天買,說到底可能就是怕多花錢吧,哈哈。 昨天,我們把孩子丟給父母,兩個人打扮得人模狗樣地出去約會,喝了咖啡,看了電影,吃了烤肉,一路說了很多的話。 最后,在下車走回家的路,大衛(wèi)由于吃了太肥的烤肉,加上喝了涼的飲料,肚子疼,撇下我,瘋狂往廁所的方向跑去,看著他奔跑的背影,我在風中笑得凌亂了發(fā)型。這就是我們的情人節(jié),有美食有電影,有很多很多的聊天,也伴隨著令人捧腹的糗事。 豆瓣網(wǎng)友說:“情人節(jié)這一天,有沒有情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找到過自我。并持守著自我,度過你真正認可的一生?!?/p> 愿你今天有人陪伴,如果沒有人陪伴,也不要緊,一個人也要好好過日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 愛是一種能力,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去愛人,愛一個人需要真正地看見對方,接納對方。愛自己,也是如此,看見自己,接納自己。 今天的咨詢工作太多,偷個懶,發(fā)篇舊文,希望你喜歡。 1 女兒小巴掌一歲了,最近處在兩個小覺并一個小覺的階段,所以白天的小覺有點混亂,有的時候清醒三個小時就要睡一覺,有的時候清醒六個小時也不肯睡,你想哄睡,和她說“寶寶要睡覺了”,她會“哼哼啊啊”表示不高興,如果你把她抱進臥室,她會一邊身體朝著門的方向掙扎,一邊喊叫,表達她對睡覺的抗拒,這個時候我通常會放棄哄睡,繼續(xù)陪她玩耍,直到她有睡意也愿意去睡的時候,我再哄睡。 看起來我在育兒這事上已經(jīng)比較放松了,愿意順其自然,愿意跟隨孩子的節(jié)奏,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并不是這樣,那時我喜歡控制,喜歡一切要按照自己所希望、所期待、所想要的那樣發(fā)展。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焦慮于孩子的體重問題。在42天檢查的時候,相比出生時的體重,小巴掌只長了兩斤半,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大多長了四五斤,盡管兒保醫(yī)生檢查的結(jié)果是“營養(yǎng)狀況良好”,但是我還是感覺焦慮,尤其后來連續(xù)的幾個月體驗,醫(yī)生都說孩子體重偏輕,要讓她多吃一點,還給她開了一些促進腸胃消化和吸收的口服液之后,我更加焦慮了。 我隔三差五地給小巴掌稱體重,用手機記錄她的體重,喂母乳總擔心她沒吃飽,要給她加奶粉,可是有的時候吃了奶粉后,她就不怎么好好吃母乳了,我也很沮喪。 我總是希望小巴掌多吃一點奶,體重能夠多長一些。她從2個月開始生長曲線一直在15%線徘徊,而我總希望她最好能達到50%,再不濟也要25%。雖然知道生長曲線15%是非常正常的體重,但是我依然很焦慮。經(jīng)常和丈夫大衛(wèi)念叨著孩子體重輕怎么辦啊,他說我有點為此著魔了。 直到我遇到的一對母子,我才發(fā)生了改變,變得對孩子的體重問題不再那么焦慮了。 那個時候小巴掌四個多月,我們?nèi)和t(yī)院檢查她的髖關(guān)節(jié),隨便再去兒??纯础T趦罕?坪蛟\時,我們遇到一對母子。孩子快六個月了,生長曲線不斷下降的,他從原來的25%下降到3%以下,孩子的媽媽很焦慮,說孩子厭奶,要么不吃奶,要么吃的時間很短就不吃了。 我一聊才知道這位媽媽一直在強迫孩子吃奶。 最開始時,醫(yī)生告知媽媽,孩子體重偏輕一些,媽媽很焦慮,就希望孩子多吃一點,當孩子吃了三四分鐘的奶,不想吃時,媽媽會按住他的頭,會把奶頭硬塞進他的嘴里,強迫他吃奶,然后孩子就會哇哇大哭起來。 越是強迫,孩子越是抗拒。這樣的次數(shù)多了,孩子開始厭奶,不愿意吃奶,除非非常饑餓的情況才下會吃點。 我當時和她聊了很多,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也是一名媽媽,我對她說:我家寶寶體重也輕,我理解你希望孩子體重增加的心理,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你不是說他爸爸也是體型瘦瘦的嗎?可能孩子遺傳了他爸爸的體型,你不要因為焦慮而強迫他吃奶。 接著我又說:孩子雖然只有五六個月,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我們一定要尊重他,以后千萬不要強迫他吃奶了,他如果不想吃,你就不要喂了。你越是強迫他,越會傷害他的感情,傷害你們的親子關(guān)系,到時他更加不愿意吃奶了。 我雖然從來沒有強迫小巴掌吃奶,她把頭轉(zhuǎn)開,拒絕吃奶時,我會再詢問和鼓勵她,如果她不愿意,我也就算了。 但是在這個媽媽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只是我沒有她那么極端,但是我們一樣的地方是:都想控制孩子,都想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都以為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都沒有真正地“看見”孩子。 表面看來,我們是希望孩子體重增長,身體健康,其實是害怕孩子沒達到那個嬰兒生長發(fā)育的標準,害怕和別的孩子相比,自己的孩子瘦小,害怕醫(yī)生的評價,歸根到底是害怕自己不是一個把孩子養(yǎng)得胖胖的好媽媽。 希望孩子體重增加達到什么標準其實是我們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孩子自然而真實的發(fā)展,我們被一些數(shù)據(jù)、指標等評判標準遮擋了雙眼,被自己的焦慮和恐懼所控制,而沒有看到孩子真實而生動的存在。 我們以為自己是愛孩子,其實只是在控制孩子。 育兒即育己,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完善和修正我們自己。 這個事情之后,我對小巴掌的體重問題不再那么焦慮了。 我開始常常檢視自己:我對她的愛里面有沒有強加自己的期待和意志,有沒有打著所謂的“愛她,為她好”的旗號,對她進行控制?我希望她如何如何時,是我自己的需要,還是她的需要?
2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我看到很多關(guān)系中的問題都是因為缺乏尊重,缺乏界限,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造成的。 公眾號后臺,有個姑娘曉紫發(fā)消息給我,說自己今年25歲,現(xiàn)在還不像結(jié)婚,想要一個人過生活,不去附庸,不去依靠,就只是自由,平和過日子。但是,父母覺得她到了該談婚論嫁的時候,表面上說不會逼迫她,但是總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就會這么做。說她不懂,任性,說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該做一定的事情,說女孩子就是應該以家庭為重。 她和父母無法溝通,總是因為結(jié)婚這事產(chǎn)生分歧,發(fā)生矛盾。她最后說:“知道他們?yōu)樽约汉?,可是真的不想承受?!?/p> 還有一個姑娘蘇蘇,在一個小縣城的銀行當柜員,因為實在不喜歡每個月只拿著3000塊,每天像機器人一樣重復著枯燥的工作就辭職了。因為對日語感興趣,她想學習日語,夢想做一名日劇的翻譯。 她的父母非常反對她辭職,認為她的夢想不切實際。父母還托朋友給蘇蘇找一份代課老師的工作,希望她先代課,然后再考編制,這樣以后工作也會很穩(wěn)定。 蘇蘇拒絕了這種安排,父母很生氣,每天都在家里數(shù)落她,說她不應該辭掉銀行這么穩(wěn)定的工作,說她是瞎折騰,說她以后一定會后悔的,還說父母這么說,這么做都是為了她好,是愛她才會這么做,為什么她要傷父母的心,要去做一件錯誤的事? 曉紫和蘇蘇的父母都以為自己的行為是為了孩子好,是愛孩子,其實是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 為什么一個女孩要25歲就結(jié)婚?為什么要做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為什么會覺得一個女孩子25歲結(jié)婚是一個更好更正確的選擇,一個人有穩(wěn)定的工作是更好更正確的選擇? 只要認真一想就知道曉紫父母要孩子25歲結(jié)婚,蘇蘇的父母要孩子做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其實并不是真正的為了孩子好,滿足的并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需要。 對于她們的父母而言,“女孩應該結(jié)婚,女孩要以家庭為重的,女孩是他人的附屬品,是沒有自己的生活的”或者“一個人喜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不重要的,工作穩(wěn)定才是最重要的”,這是他們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但這這并不是孩子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人與人之間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不同是正常的,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將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強加在別人身上就成了控制,就會造成問題,造成關(guān)系的痛苦。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作為自己人生的主體而存在,而不甘心淪為客體;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像提線木偶般被他人掌控一生。所以當有人干涉和控制我們的自由選擇時,我們會感覺憤怒與痛苦,哪怕這個人是自己最親近的父母。 再往深處想,曉紫和蘇蘇的父母其實是將自己內(nèi)心的焦慮和恐懼投射到孩子身上。 對于他們這代人來說,如果一個女孩不結(jié)婚,后果會很可怕。因為他們曾經(jīng)歷過很難找工作,收入很不穩(wěn)定而生活艱難的痛苦,也經(jīng)歷過外部環(huán)境動蕩不安的時代,因此他們內(nèi)心極度追求穩(wěn)定,認為生存比發(fā)展比興趣愛好重要,所以穩(wěn)定的工作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 很多時候,父母對子女說“我這么做是為了你好”,其實是執(zhí)著于自己固有的觀念、價值體系,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已。 如果我們真心實意為了一個人好,愛一個人,就應該放下控制,站在對方的角度,看見ta的需要,尊重ta的需要,理解ta的需要,做有利于滿足ta需要的事。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所說,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納。 唯有不強加自我的意志,放下自己的邏輯,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理解才能達成。接納一個人是尊重對方,是接受對方真實的樣子,而不是自己頭腦中建構(gòu)出來的形象,也不是自己希望或者期待的那個樣子。 真愛一個人,是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
|
來自: tuzididie > 《心理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