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可以知今。今天,筆者繼續(xù)為大家講解司馬光的曠世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公元前222年,秦將王翦率領60萬大軍,一舉攻滅了楚國。挾勝利之威,秦始皇又劍指百越,準備將此地一舉平定。 百越,原本是春秋晚期的霸主——越國的臣民。與中原人不同,他們有著斷發(fā)文身的習俗,散居于今天的兩廣地區(qū)。越國被楚威王擊滅后,百越部落被迫臣服于楚國。然而楚國對于百越地區(qū)的控制,仍處于羈縻性質,沒有直接進行統(tǒng)治。 秦始皇滅亡楚國后,百越部落紛紛割據(jù)自立,根據(jù)《絕越書》記載:
在秦始皇看來,若就此放任自流,這些山林中的百姓將釀成不亞于匈奴的禍患。因此,秦始皇決心派遣數(shù)十萬大軍,平定這個潛在的禍患,將帝國的疆域一直推向南海,徹底實現(xiàn)他“囊括海內”的夢想。 王翦大軍一路進發(fā),先是降服了今天浙江、江蘇一帶的越人君長,此后又俘虜了在今天福建省建國的閩越國君主。 之后,秦軍依據(jù)南方密布的水網(wǎng),兵分五路,向嶺南地區(qū)發(fā)動猛攻。根據(jù)《資治通鑒》記載:
以掃滅六國的強大戰(zhàn)力,秦軍橫掃一切敢于拿起武器反抗自己的越人。而越人武器和組織都相當原始,根本無法預知匹敵。很快,秦軍飲馬于珠江,占領了番禺,控制了整個嶺南。 占據(jù)嶺南后,秦人在新征服的地區(qū),建立了一座座要塞堡壘,控制了水陸軍事要道。按照以往征服六國的經(jīng)驗,只要占據(jù)了要道,控制了重要城市,就能輕易掃清殘余的抵抗力量,征服嶺南已經(jīng)指日可待。 然而可悲的是,嶺南并不是六國,對于百越的戰(zhàn)爭,才剛剛開始。因為秦軍面臨的敵人不僅有強悍的越人,同時還有嶺南本身。 嶺南地區(qū),曾被稱為“不毛之地”,也就是長不出莊稼的地方。在2000多年,嶺南地區(qū)還是一塊未被開發(fā)的處女之地,當?shù)乇椴贾搅趾鸵矮F,彌漫著各種致命的毒蟲以及瘟疫。 千百年來,世代居住于嶺南的越人,早就適應了當?shù)氐沫h(huán)境,他們躲藏于深林之中,埋下了陷阱,四處偷襲外來的入侵者。 公元前221年的某個深夜,密林中突然響起一陣鑼鼓之聲。秦軍睜開稀松的睡眼,趕緊拿起武器,準備迎敵。但是他們實在是太累,根據(jù)史料記載。在南征期間,秦軍為了防止敵軍偷襲,都只能穿著盔甲睡覺。如今好不容易能睡個好覺,越人卻又一次趁夜偷襲了。 這些裸著上半身,梳著椎髻,露出青黑色紋身的蠻族,像鬼魅一般摸進秦軍的大營,并打開了營門。經(jīng)過一場殊死的作戰(zhàn),秦軍終于勉強擋住了敵人的進攻。然而秦始皇派往南方的主將屠雎,卻被越人亂刀砍死。根據(jù)《淮南子》記載,此戰(zhàn)中,秦軍“伏尸流血數(shù)十萬”。不知這到底是不是淮南王劉安的夸張。 屠雎戰(zhàn)死的消息,很快就傳到咸陽,讓秦始皇大為震怒。如今他才明白,越人給大秦帝國的帶來的威脅,恐怕絲毫不下于北方的匈奴人。 秦始皇一生不是沒有經(jīng)過失敗,因此他也并不懼怕失敗。他深知,征服嶺南,將花費大量人命,將給他本就不是特別好的聲譽,帶來另一次打擊。但是為了大秦帝國的長治久安,秦始皇也顧不了這么多了。這一次,他決定派出50萬大軍,徹底掃清嶺南的每一個角落,殺死、征服所有敢于反抗的越人。 然而此時,秦國馳道、皇陵、皇宮、長城等大工程,都在修建之中。即使派出了50萬大軍,又怎么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呢? 最終,官員史祿給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在湘水、漓水之間修建一個渠道,然后只用順著渠道運糧,嶺南大軍的糧草就一定能解決。畢竟水路運輸,可要比陸地運輸效率高多了。 直到公元前214年,這條名為靈渠的水道終于修好了。渠道剛一建成,一支史無前例的南征大軍便組建好了。這一次,秦軍不再純由秦人組成,而是來自全國各地。除了正規(guī)軍,還包括大量逃犯、上門女婿、商人、奴產(chǎn)子以及大量被判處貪污以及瀆職罪的官員。 很顯然,秦始皇不僅要打敗越人,還要在當?shù)匾泼?,讓嶺南地區(qū)永遠留在中華的版圖之內。為了貫徹這一意圖,秦始皇還同意了大將趙佗的上書,征集15000名婦女,讓她們配給士兵們做老婆。 很快,這支南征大軍深入山林,將越人從其中趕了出來,并在嶺南設置了桂林郡、象郡等郡縣。不僅如此,秦始皇還命當?shù)厝朔那芈?,嚴禁私斗。在秦國的治理下,越人們收斂了自己“好相攻擊”的習氣,逐漸開始與華人同俗。 就在嶺南局勢逐漸轉好的時候,前方卻傳來噩耗——秦始皇去世。就在同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fā),楚國全境造反,徹底切斷了嶺南和秦朝本土的聯(lián)系。到底是回援中央,還是割據(jù)于嶺南,成為擺在嶺南秦軍面前一個重大問題。 最終,河北常山人趙佗做出了最終決策,那就是“阻絕道路,自守于嶺南”。作為秦朝的軍官,趙佗為何要做出這個背叛之舉呢? 在小說《大秦帝國》中,作者說嶺南50萬秦軍之所以不回援,是因為秦始皇的遺旨,即“我死后,嶺南軍不得回中原”。但是在史書中,并無類似的記載。 趙佗之所以不返回中原,是因為嶺南秦軍并非正規(guī)秦軍,而是一群被迫戍邊的犯人。誰能保證這批秦軍對秦朝的忠誠呢?若回援中原,這些來自六國的軍士,恐怕會拋棄軍隊,返回故鄉(xiāng)尋找自己的親人。 即使秦軍愿意回援,現(xiàn)實條件也不允許,數(shù)十萬大軍已經(jīng)散布在嶺南,光是集結就困難重重。而且以嶺南的物資,也無法負擔50萬人的北征。如果戰(zhàn)事不利,秦軍就將受到起義軍與百越人的前后夾擊,到時的處境,就更加危險了。 就這樣,趙佗將軍隊留在了嶺南,并與當?shù)氐脑饺诉M行了和解。趙佗率先脫去中原人的衣物,剪短自己的頭發(fā),扎起了越人一樣的椎髻。而他的士兵們,也學著主將的樣子,改變了服飾。從此以后,帶甲數(shù)十萬,縱橫萬里的南越國建立了。 南越國建立后,趙佗將先進的中原文明帶進了嶺南,越人逐漸改變了野蠻的習俗,漸漸被華人所同化。漢武帝時,漢軍大舉進攻南越國,并將之滅亡。從此以后,嶺南各郡徹底并入華夏版圖,從此再未分割過。 如今,秦朝的嶺南,已經(jīng)變成了廣西和廣東。其中廣東是中國最發(fā)達、最富裕的省份之一,而在2000多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而秦軍所駐扎的軍事要塞番禺,如今已經(jīng)成為中國最發(fā)達的城市——廣州。曾經(jīng),秦始皇因征服嶺南,被斥責為窮兵黷武的暴君,而今天我們不得不說,秦始皇真是高瞻遠矚,其眼界超越了所有人。 如今秦始皇雖然早已去世,然而祖龍的靈魂卻似乎仍然縈繞在中華的藍天之上。 看了秦始皇征服嶺南的故事,讀者們是否佩服于秦始皇的高瞻遠矚呢?為了學習更多華夏先賢的歷史,陶陶建議大家,需要多讀讀《資治通鑒》。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吸取前人的經(jīng)驗,教訓,學習我們華夏先民勇敢不屈的精神。畢竟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鑒》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 但是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薦一套好書——《白話資治通鑒》。 這套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臺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臺灣地區(qū)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 因為編纂此書的學者本都是國學大家,因此這套書絕不是現(xiàn)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濫造、攜帶私貨的資治通鑒。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鑒》本義。不以“現(xiàn)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 做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劃算,因為這一套在頭條做活動,一套十大本,原價498,現(xiàn)在頭條讀者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對于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獲。因此陶陶建議大家,趕緊買這套書,多讀幾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之前的1.2萬本賣完了,現(xiàn)在又新進一批,數(shù)量不多,就快沒庫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