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春天,正是食“艾”的最佳時機。艾葉色澤翠綠,清香撲鼻,甘中帶苦,食而不膩。不僅氣味清香,且能溫肺暖脾,散寒除濕,有防病保健之功效。艾米果,客家人的特色小吃,取材為艾葉草。清明前后,艾草茂盛,也是吃艾米果的旺季。每年的春季,客家人都興做艾葉米果,用來敬謝先人和招待客人。 清明節(jié)前后,待艾葉長成,吃艾米果是客家人必做的一件事。不管是自家做的,還是街邊買的。吃上一口,整個春天都會更完美。 艾米果用料: 艾草5斤,臘肉2斤,藠頭(蕎頭)2斤,食用堿粉1勺、面粉2斤、糯米粉3斤、秈米粉1.5斤、植物油、鹽、辣椒、各適量。 艾米果的做法: (1)挑洗艾葉 當天在地里摘到新鮮的艾葉草,當天就要做,只有新鮮的艾葉草做的艾米果才是原滋原味的。將剛采回來的艾葉挑選整理一次,留下嫩葉嫩莖,用清水洗幾次就可以放進鍋里煮。(一般清洗三次就可以了,注意洗的時候手不要太用力扭出艾汁,不然做出的艾米果的味道不好) (2)煮艾葉 這步,有點復雜。有人喜歡直接把漂洗后的艾草放入攪拌機里攪拌,可是我還是偏愛傳統(tǒng)的方法。我還是分享一下傳統(tǒng)的做法吧。將漂洗后的艾草捏干水后放入鍋里,倒入涼水,加入少許食用堿,開始煮,最少10-15分鐘。盡可能的講艾草煮爛。 (3)制作米果皮 艾草煮爛后,將粉和煮熟的艾葉放在一起揉搓。一定要趁熱。實在怕燙,可以借助筷子,先攪拌均勻,再揉搓。將面團揉成小團,搟成厚薄適中的米果皮。 (4)制作餡料,包艾米果 艾米果好不好吃,餡料很關鍵。蕎頭去枯葉和莖,洗凈切碎;臘肉洗凈切碎;喜歡吃辣的朋友備好辣椒洗凈切碎;切好的蕎頭和蕎頭葉分開裝;盡量切碎便于包餡; 炒鍋點火,放一點點油,把油燒熱后放下肥的臘肉翻炒出油;待肥的臘肉炒至金黃色,下入精瘦臘肉,同時下入蕎頭,加少量鹽還有辣椒;根據(jù)個人口味還可加入一點味極鮮,料酒,更入味,然后一起翻炒; 待蕎頭炒熟后,下入蕎頭葉,繼續(xù)翻炒至熟;然后嘗一下是否夠鹽(餡要比平時炒菜稍咸一點點更好吃),起鍋裝盤待用; 包餡;把揉好的艾草面團,壓扁,放入肉餡,跟包餃子一樣包好; (5)蒸艾米果 上鍋蒸二十分鐘左右既可出鍋。又香又甜又美味的艾米果出鍋了!剩下最后一步就是小編最喜歡的—吃了! 小貼士 1. 揉面團的時候不要放太多水,不夠還能再放,放多了就很難挽救了。 2. 艾米果能不能成型取決于粉和艾草的配比,粉太多則會米果太硬,粉少了則會米果太軟,拿不起來。 3. 米果的口感絕大部分取決于餡炒的好不好吃,餡很重要。 圖文來源網(wǎng)絡!如果你喜歡小編的分享,請點擊關注、轉發(fā)、收藏,讓身邊更多的人了解。優(yōu)質的評論還可以賺更多的金幣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