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瘤又叫皮脂腺囊腫,多分布于頭部、軀干等的皮膚或皮下組織內,和附近組織有粘連,可被推動,囊內有白色豆渣樣分泌物。皮脂腺囊腫突出于皮膚表面一般無自覺癥狀,所以,容易被人忽視,但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繼發(fā)感染可能就會出現(xiàn)疼痛、化膿等現(xiàn)象,甚至發(fā)生惡變。 粉瘤是怎么形成的? 粉瘤是皮質腺導管異常角化,所形成的一個潴留性的囊腫,它形成的病變基礎就是皮脂腺導管的異常角化。皮質腺導管開口于毛囊的峽部,如果毛囊部位有炎癥反應,或者有其他的原因導致毛囊口堵塞的時候,毛囊下部也會出現(xiàn)炎癥反應。 皮脂腺導管就會出現(xiàn)堵塞,皮脂腺液就會排泌不暢,排泌不暢的皮質腺液,不斷的在毛囊下部堆積,毛囊下部就會逐漸擴張,形成了一個囊腫性的物質。而這些物質在臨床上就會表現(xiàn)為皮脂腺囊腫,形成皮下結節(jié)。有時候囊內容物會排出一部分,患者在摸囊腫的時候可能就會有一些發(fā)臭的味道,就是這個原因所形成的。 粉瘤會自己消失嗎? 目前在臨床上很少會見到,皮質腺導管異常角化自行緩解的情況,粉瘤一旦形成以后 ,囊壁是很難消退的。當然,臨床上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皮脂腺導管口異常角化自行緩解,囊壁慢慢收縮,因此,在臨床上囊壁出現(xiàn)這種自己消失的情況也是有的。但是,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概率是非常低。 一般粉瘤在形成以后,都會長時間的出現(xiàn)囊壁殘留的情況,而且囊壁大小不一,有時候會出現(xiàn)局部的炎癥反應。因此,一旦長了皮脂腺囊腫,如果經(jīng)常發(fā)炎,還是建議到醫(yī)院去行手術切除的方式會比較好。通過手術的切除的方式,把整個粉瘤從皮下完整的剝離出來。 如果是多發(fā)性的皮下皮脂腺導管的堵塞,在臨床上又診斷為脂囊瘤,可以考慮嘗試使用一些藥物來抑制這種異常的角化,比如維A酸類的藥物,這些藥物通過口服能夠抑制異常的角化。但是,如果形成了角化,通過口服藥物基本上是無法把它溶解掉。 因此,如果皮脂腺囊腫常年大小一致,患者也不愿意手術,或者暫時不接受手術的話,可以暫時先觀察情況。但是,如果經(jīng)常增大,建議還是盡早的把皮脂腺囊腫從皮下完整的切除掉,以免惡變的發(fā)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