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江南水鄉(xiāng)的寵兒,水網(wǎng)河道縱橫。上海的古鎮(zhèn)因水而生,因水而媚,因水而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風貌,具有江南文化的天然稟賦。 不少古鎮(zhèn)就是以流經(jīng)的河道來命名的,如黃道婆的故鄉(xiāng)烏泥涇鎮(zhèn),烏泥涇原本就是一條河流的名稱,在歷史上曾是南糧北運航線的起點,后來成為上海地區(qū)漕糧轉(zhuǎn)運的駁運碼頭。 嘉定婁塘鎮(zhèn)因婁塘河得名,鎮(zhèn)內(nèi)還分布著橫瀝河、野泥涇、盛涇、海船浜、殷涇塘等河流,沿河而建的街道順勢而為,便流傳著“婁塘街,條條歪”的說法。 上海的南方門戶 — 楓涇也是河流的名稱,楓涇塘、白牛塘貫穿鎮(zhèn)內(nèi),秀州塘、華亭塘則連通了黃浦江和京杭大運河。 浦東三林鎮(zhèn)的起源與三林塘密不可分。三林塘港是浦東眾多水系中的主動脈之一,自黃浦江進入,自西向東,流經(jīng)全鎮(zhèn)長8.3公里,是三林的母親河。三林塘之名與開拓者林樂耕有關(guān)。林樂耕為北宋仁宗年間的福建漳州人,因科舉屢試不第,攜妻帶二子,取水道北上,溯閩江,達浙江,終至滬瀆之黃浦定居。林樂耕便選擇浦東河流的北岸,令其長子在上游建東莊,次子在下游建西莊,自己則居其中。此后,東莊、中莊與西莊相連接,因其姓林,三莊便合稱為“三林莊”,河流也就命名為“三林塘”。三林境內(nèi)的水道和浦東區(qū)域內(nèi)水道組成緊密的生命線和水網(wǎng)脈絡,能“一潮通百港”,孕育了三林獨特的地方文化。 朱家角從江南水鄉(xiāng)發(fā)展為上海的“東方水都”,離不開周遭星羅棋布的天然水網(wǎng)。其西面便是人稱“上海西湖”的淀山湖,黃金水道漕江河穿鎮(zhèn)而過。鎮(zhèn)內(nèi)河江縱橫,如漕港河、淀浦河、新塘港、南大港、淀山港、斜瀝港等,還有躍進河、朱泖河、朱昆河、朝陽河等人工河,九條長街沿河而筑,歷來是商賈云集的水陸碼頭。 朱家角城隍廟橋 上海的“西大門”金澤古鎮(zhèn)歷史悠久,古稱“白苧里”,始建于唐宋年間,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有“興于宋,盛于元”之說。相傳昔日有“穡人獲澤如金”,也因此地為水鄉(xiāng)澤國,魚米賽金,故得“金澤”之名。有一條南北流向的市河貫穿古鎮(zhèn)核心區(qū),并有多條支流匯集而來。境內(nèi)湖塘星羅棋布,河港縱橫交叉,是個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xiāng)。 水是古鎮(zhèn)的靈氣,橋是詩意的象征,一座座獨具匠心的小橋是古鎮(zhèn)醉人的風景,也迎來送往著古往今來看風景的旅人。在新場,有“九環(huán)龍”的說法?!碍h(huán)龍”即石拱橋,“九環(huán)龍”分別指白虎廟橋、千秋橋、洪福橋、衙前橋(眾安橋)、永寧橋、義和橋、楊輝橋、眾安橋、玉皇閣橋,其中建于清康熙年間的千秋橋保存得最好。另有青龍橋、城隍廟橋、萬福橋、東倉橋、楊輝橋、盛家橋、福安橋鑲嵌其中。建于明正統(tǒng)年間的包家橋原名“受恩橋”,由出生在新場的御醫(yī)沈文正籌建?;噬夏罴吧蛭恼谌斡t(yī)時高明的醫(yī)術(shù),在通橋之日,下圣旨賞賜銀兩。沈文正及鄉(xiāng)鄰紛紛跪地謝恩,異口同聲稱此橋為“受恩橋”。 新場包家橋 朱家角的放生橋橫跨于鎮(zhèn)首漕港河上,長如帶,形如虹,為朱家角十景之一的“井帶長虹”。該橋有五孔石拱,全長70.8米,是上海地區(qū)最長、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橋,稱為“滬上第一橋”。該橋由慈門寺僧性潮積15年化緣募集之功,于明隆慶五年(1571)建成。事后,性潮和尚將橋下方里許為慈門寺僧放生之地,農(nóng)歷初一為放生日期,故稱此橋為“放生橋”。如今,朱家角放生橋也是地方特色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泥河灘“搖快船”的傳承保護點。 朱家角放生橋 七寶在歷史上“左為橫瀝溪,前臨蒲匯塘”,是水網(wǎng)的一個樞紐,有石橋二十余座,為“商賈必由之地”。蒲匯塘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為三孔石拱橋,由七寶里人徐壽、張勛集資修建,因跨蒲匯塘而得名。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鐫刻橋名等文字。 三林港上的橋多為元明清時所建,從西首至黃浦處有第一橋、樓下橋、孫家木橋、拔檣橋、西廟橋、東廟橋、天打橋、孫家橋,形態(tài)萬千,有平鋪形、拱形、“介”字形、兩岸座墩形等,名氣最響的是梧桐橋(古稱“慶安橋”),為清西林八景之一。1949年5月三林解放前夕,國民黨軍隊為阻止人民解放軍的追擊,拆毀了三林港上所有的橋梁。三林解放后,人民政府修復了部分橋梁。2009年,三林鎮(zhèn)政府在三林港上重建了糖坊橋、慕家橋、梧桐橋。 南翔有永安橋、報濟橋、德華橋等。太平、吉利和隆興三橋縱橫于四水交匯之處,因互為八字,俗稱“八字橋”。明清時,每逢端午,龍舟競渡在此舉行。三橋因名字吉祥,成為人們“走三橋”習俗的首選。走三橋為南翔舊俗,每年元宵和中秋夜,遍地插香,月色下,婦女們攜子帶女結(jié)伴夜游,一路看燈,必歷三橋而止,以祛疾病,謂之“走三橋”,又稱“走百病”。近代以來,每逢婚嫁喜慶、生日祝壽,無論寒暑,不分晝夜,多有走三橋的,以圖美滿、長壽、吉利。經(jīng)過歷代的充實與發(fā)展,走三橋成為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太平、隆興和吉利三橋,既小巧玲瓏,又古樸典雅,呈品字形,地處古鎮(zhèn)中心,名字又吉祥,被賦予了美好的寄托,成了消災消難、吉祥幸福的象征。天恩橋位于鎮(zhèn)北,始建于明嘉靖年間,舊名“真圣堂橋”。清順治年間,易木為石,為橫跨橫瀝的三孔石拱橋。后改名“天恩橋”,“天恩賞月”為明清時南翔一景。西橋肚內(nèi)建有纖橋一座,與橋面線路縱橫交錯,是古代的立交橋,今為嘉定區(qū)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十大古橋之一。 南翔永安橋 金澤的橋廟文化是上海古鎮(zhèn)集群中最為獨特的存在,“橋橋有廟,廟廟有橋”,被譽為“江南第一橋鄉(xiāng)”“古橋梁博物館”,著名書法、篆刻家錢君匋先生曾為之題寫“金澤古橋甲天下”。據(jù)史料記載,金澤原有“六觀、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橋”,至今鎮(zhèn)上還保存著宋元明清所建的萬安橋、普濟橋、如意橋、林老橋、迎祥橋、天皇閣橋、放生橋這七座古橋梁。 金澤放生橋 “小橋”讓“流水”與“人家”牽手,“流水”畔,“小橋”邊,是一戶戶粉墻黛瓦的“人家”,或供人居,或作商用。在三林古鎮(zhèn)的老街上,從明清起,殷商富戶和名門望族在鎮(zhèn)上建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大屋,都是高檐深宅式的磚體結(jié)構(gòu),基本布局通常是五或七間兩廊,左右對稱,中軸線由前而后,依次為墻門間、儀門頭、天井、前客堂、后天井、后廳堂,兩側(cè)為廂房。較著名的堂有念祖堂、三珠堂、鴻寶堂、余慶堂、三省堂等。這些建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廳堂文化,是古代三林的詞典,也是近代三林滄桑的年鑒。 名人名宅是三林民居中的奇葩。湯姓、火姓是三林的大族,所謂“湯家的房子,火家的銀子”。湯宅的主人為“浦東財神”湯學釗(1854—1929)。時清末洋布日漸暢銷而土布呆滯,鄉(xiāng)民生計窮困,湯學釗旋即開設(shè)布莊,營銷全國,至有“三林標布進京城”的美譽,家庭紡織業(yè)得以復盛。湯學釗對公益事業(yè)也多所出力: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他與秦榮光、周希濂創(chuàng)辦三林書院,又租屋創(chuàng)設(shè)三林第二中心小學堂;1921年捐銀圓千余給三林鄉(xiāng)立第二小學;1923年70歲壽辰時,湯學釗用壽宴費把楊思港、薛家木橋改建為三孔石橋,另出資建造石橋十余座。湯宅至今屹立于老街之上,似乎在向人們娓娓訴說著這位鄉(xiāng)賢拳拳的家國情懷。 新場的古民居保存良好。建于明代的奚家廳位于洪東街122弄,有房屋35間,占地1 250平方米。門檐上精雕細刻,飛椽,硬山灰瓦頂,為奚姓婚喪大典活動的主要場所。許家廳屋舍高大,由東向西布局,前有市河,建河埠、廣場,造平屋,堆實物,有男傭居室;河埠后面是長街,正門高大,共六進建筑:第一進為墻門屋;第二進是天井,有花卉磚雕,過天井是茶廳;第三進是儀門,屋檐下有“春華秋實”四個大字,旁有備弄,以便女眷進出;第四進又是天井,過天井是大廳,方磚鋪地,平整光滑,大廳寬敞;第五進為樓廳,是主人居室、書房、女眷繡花的房間、彈琴室,下層是會客廳;第六進為廚房、餐廳、儲藏室、女傭居室。第六進后面是后花園,由小橋過小河,為許宅花園,祖先墓地。另有葉氏住宅群、鄭少云宅、張氏宅第、王和生宅、潘氏北房、日照堂、嘉樂堂、王家花園,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古民居。 文章選自上海通志館主編,田兆元著《海韻江南古名鎮(zhèn)》 編輯:李添奇 責任編輯:李伶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