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食堂》 《かもめ食堂》 獨具異國風(fēng)格的小店吸引了不少路人進來一探究竟,可愿意坐下來點餐的人卻寥寥無幾。 面對空無一人的餐廳,幸江依然堅持每天去市場購買新鮮食材,并將店里打掃得一塵不染。 后來,幸江在書店里偶然結(jié)識了只身從日本來到芬蘭的綠和在機場丟了行李的真佐子,這兩位日本女子先后來到餐廳幫忙。 加上愛好日本文化的芬蘭小伙子湯米的光顧,本來只是駐足觀望的路人也終于愿意進來品嘗。 海鷗食堂漸漸有了顧客,經(jīng)營也步入了正軌,簡單美好而有趣的故事正在圍繞這家餐廳慢慢展開…… 芬蘭是最接近日本的歐洲國家,坐飛機只需要十個小時。她整體給人的感覺與大多數(shù)北歐城市一樣,舒服、悠閑、緩慢,有點冷。 赫爾辛基作為芬蘭的首都,建在一個丘陵起伏的半島上,兩岸是美麗如畫的海港,并且被幾十個島嶼環(huán)繞著。 因為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緩慢的生活節(jié)奏,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城市之一。
赫爾辛基毗鄰波羅的海,同時融合了古典美與現(xiàn)代文明兩種元素。 市內(nèi)的湖泊星羅棋布,隨處可見蒼翠的樹木和如茵的草坪,景色十分迷人,是一座都市建筑與自然風(fēng)光巧妙結(jié)合在一起的花園城。 在大海的襯托下,無論夏日海碧天藍,還是冬季流冰遍浮,這座港口城市總是顯得美麗潔凈,被世人贊美為“波羅的海的女兒”。 在赫爾辛基的海港市場上,有一尊名叫“波羅的海的女兒”的銅像,是赫爾辛基的象征。 赫爾辛基地處高緯度,夏季光照時間長達20個小時,因此赫爾辛基被稱為“太陽不落的都城”。 因為市內(nèi)建筑多用淺色花崗巖建成,所以又有“北方潔白城市”之稱。 赫爾辛基大教堂 Helsingin tuomiokirkko 赫爾辛基大教堂建于1852年,又稱白教堂。矗立于議會廣場中心,教堂所在的高地高出海平面80多米。 大教堂上綠色圓拱鐘樓,從海上望之,一眼便能見到如此傾心的綠色,使之成為赫爾辛基的地標(biāo)性建筑,堪稱芬蘭建筑藝術(shù)上的精華。 從議會廣場到赫爾辛基大教堂,需要登百級石階,卻也正是這百級臺階,盡顯教堂與俗世的不同,使赫爾辛基大教堂的美和神圣深留于游客心中。 每年,赫爾辛基大學(xué)的神學(xué)院都會在赫爾辛基教堂舉行傳統(tǒng)而又隆重的畢業(yè)典禮。 除此之外,赫爾辛基大教堂還是芬蘭最受歡迎的結(jié)婚場所之一,為了能在這里舉行婚禮,新人們需要提前一年半預(yù)約。 巖石教堂 Temppeliaukion Kirkko 巖石教堂建于1969年,又名坦佩利奧基奧教堂,位于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巖石廣場。 這座聞名歐洲的“巖石教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巖石中的教堂,利用位于住宅街的巖石高地建造而成。 為了不損及自然景觀,將巖石部分往下挖掘,教堂就建造在天然巖石中。整體如同著陸的飛碟一般,趣味獨具。 教堂屋頂采圓頂設(shè)計,有一百條放射狀的梁柱支撐,同時鑲上透明玻璃,采光極佳。 金碧輝煌的玻璃屋頂與圣壇的燭光交相輝映,盡顯教堂神圣。 水滴從巖縫中滲出,順著巖壁流入地下水道,增強了教堂內(nèi)的音響效果。 頂部的墻體是用炸碎的巖石堆砌而成,看似松散、雜亂,好像隨時可能掉下來,但實際上,每一塊石頭都是精心選砌的。 教堂內(nèi)壁是未經(jīng)任何修飾的巖石的本來面貌,原始的色調(diào)給教堂增添了回歸自然的感覺。 芬蘭人崇尚自然古樸的審美情感在此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西貝柳斯公園 Sibelius Park 西貝柳斯公園隱沒在叢林深處,為紀(jì)念芬蘭的大音樂家西貝柳斯而建,并以這位音樂家的名字命名。 公園中央,西貝柳斯紀(jì)念碑以鐵管組合成超現(xiàn)實意象表現(xiàn)的造型,洋溢著濃厚的現(xiàn)代氣息。 公園內(nèi)鮮花怒放碧草如茵,是市民休憩的好地方。 每年6月都有'西貝柳斯節(jié)',即以這座公園為中心,舉辦7-10天的各種音樂會。 |
|
來自: cxag > 《美食地圖遊記采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