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絡 編輯/小艾 春季為“百草發(fā)芽,百病發(fā)作”的季節(jié)。 肝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的器官(肝臟在人體的排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營養(yǎng)配制,可以提升肝臟的排毒能力)。 肝臟具有調節(jié)氣血,幫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的功能以及調暢情志、疏理氣機的作用。春季養(yǎng)肝得法,將帶來整年的健康安壽。 不過,有個問題需要大家特別注意一下: 春節(jié)養(yǎng)肝,千萬要留心食物的口味。因為有一種口味可以養(yǎng)肝,還有一種口味,吃多了反而傷肝! 1 一種口味傷肝,一種口味養(yǎng)肝 中醫(yī)名著《千金要方》載,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 “省酸增甘”“減酸宜甘”,說白了就是:春季養(yǎng)肝,應該少吃點酸味食物,多吃點甘味食物。 《黃帝內經》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人體攝入酸味食物,入肝后有收斂之效,可以制約肝氣,以防止其過度升散,從而保證肝血得以潛藏,所以中醫(yī)素來有“酸補肝”一說。 但問題是,春季肝臟本就活躍,是肝旺之時,肝氣本該順應自然而生發(fā)。 這時如果吃太多酸味食物,則會導致肝氣收斂太過、肝火偏亢,從而影響肝氣生發(fā)、筋脈暢達,并損傷脾胃。 相反,如果多吃點甘味,則有利于養(yǎng)肝護肝。 第一,甘味食物向來滋補和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和因“肝苦急”所致的急躁易怒、脈絡拘急、不暢。 第二,在中醫(yī)看來,脾胃是后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壯,人可延年益壽。 所以,要養(yǎng)肝,護好脾胃也很重要。甘味食物可入脾養(yǎng)胃,有助于氣血生化,從而保護肝臟功能。 注意:減酸不等于禁酸,而是要少吃。 建議: 平時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富含優(yōu)質蛋白、糖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紅棗、蜂蜜、山藥、扁豆、新鮮黃綠色蔬菜以及水果等,以養(yǎng)陽斂陰,養(yǎng)肝護脾。 2 一茶一湯,養(yǎng)好你的肝 1. 一茶:養(yǎng)肝護眼茶 原料:貢菊6朵,桑葚5克,黑豆10克,核桃仁5枚,羅漢果少許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養(yǎng)生壺或砂鍋,加水1800毫升,大火煮開,小火慢煎15分鐘,即可飲用。 營養(yǎng)點評:貢菊質地輕、氣味清,可清肝明目。羅漢果入肺,可潤肺平燥熱。 肝臟在春天容易脾氣火暴,最需要溫柔安撫。而想要讓肝火回歸,不僅要滋陰養(yǎng)血,還要補腎,讓保守的腎臟拉暴躁的肝臟一把。 這時,配上桑葚、黑豆、核桃仁,可取其補腎、養(yǎng)血、滋陰的功效。再加上羅漢果,平燥熱可謂一絕。 2. 一湯:枸杞黃精湯 原料:枸杞15克,黃精10克,豬肉100克,生姜、蔥、食鹽、料酒少量。 做法:枸杞、黃精洗凈,加水浸泡10~15分鐘。鍋內放水,燒開后加入整塊豬肉燒開10分鐘轉小火,30分鐘燉熟,加蔥花、食鹽、料酒。撈肉切碎片,喝湯。 溫馨提醒:此湯要分體質喝。 “ 氣虛的人體虛乏力,氣短懶言,易出虛汗,不耐寒熱,可多食幾碗; 血虛的人面色蒼白,皮膚干燥,失眠多夢,大便燥結,小便不利,此方中黃精可增加少許; 陰虛的人消瘦怕熱,手足心熱,性情急躁,失眠多夢,此湯可多食; ” 3 養(yǎng)肝首選太沖穴 “太沖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厘米處,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 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 所以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郁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 “太沖穴”很好找,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向腳腕脖子方向推,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沖穴。 按揉方法就是仔細找到最痛的點,然后從“太沖穴”向揉到“行間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將肝火基本上泄發(fā)出去了。 |
|
來自: 昵稱37375912 > 《五臟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