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康定元年,包拯由安徽天長知縣調(diào)到肇慶知端州。他在肇慶倡導開鑿水井、興建星巖書院、愛護百姓嚴懲貪官污吏等,被當?shù)孛癖妭黜灐?/p> 聞名遐邇的“文房四寶”之一端硯就產(chǎn)自肇慶。在宋代,端硯是朝廷欽定的貢品,當時的權貴、大臣、學士們都以家中存有幾方端硯為榮。因此,歷任知府為巴結(jié)權貴、討好上峰,都要向民間工匠和作坊無償索取比進貢數(shù)量多幾倍的硯石,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包拯到任后,翻閱前任文卷,發(fā)現(xiàn)上任知州額外征收端硯太多。按朝廷進貢的要求,每年要供奉八塊??蛇^去的登記中,寫的都是“三十又六方”。高出朝廷要求數(shù)倍。于是包拯下令:按朝廷規(guī)定,進貢之端硯每年只做八塊。包拯令出必行,歷年來為制硯不堪其苦的硯工們和老百姓高興了。 包拯在肇慶知端州三年,政績彪炳,深得民心。端州人民在城內(nèi)建包公祠紀念他。 包公在端州任內(nèi)寫有一首言志詩,刻于包公祠內(nèi)。詩曰:“清心為治本,有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食充燕雀喜,草盡兔狐愁。往哲有遺訓,無貽來者羞?!?/p> 其意是:廉潔奉公是治理國家的根本,嚴守正道是自身的要求。道德品質(zhì)優(yōu)秀的人,終究要成為國家的棟梁。要剛毅正直堅貞不屈,像鋼鐵那樣直而不鉤。要糧倉充實民康物阜,燕雀喜啾啾。要開荒修渠擴耕地,讓狐兔無處而發(fā)愁。歷代圣哲給我留下了寶貴的訓示,我決不會給后人留下愧與羞! 包拯在端州確實做到了兩袖清風。離任時,就連他平時在公堂上用過的端硯,也造冊上交了。 包拯任期滿離肇慶時,船出羚羊峽,突然波浪翻騰,狂風驟起。包公立即查問手下人。原來是端州硯工為了表達他們對包公體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來了一方用黃布裹著的端硯。手下人見是一方石硯,并非金銀珠寶,于是便收下了。這塊端硯,外包黃布袱,硯身雕龍刻鳳,鴝鵒(qú yù)眼碧綠晶瑩,果然是方好硯。但包公一拿到手,連看也沒看一眼,隨手將端硯拋到江里。剎時,風平浪靜。說也奇怪,硯一落江,頓時風平浪靜,云開日出。船開行不久,就在端硯下沉的地方隆起一片沙洲。包裹端硯的黃布,掉進水里,順流而下,一片黃光,后來也成為沙灘。據(jù)說現(xiàn)在肇慶廣利鎮(zhèn)的“硯洲”和沙浦鎮(zhèn)的“黃布沙”就是這樣形成。 硯洲村民根據(jù)此傳說,在硯洲島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猶存,香火不斷。這就是西江著名景觀“硯渚清風”。 肇溪文化 |
|
來自: 我的天堂111 > 《名句詩聯(lián)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