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似平靜的海面下,有一些海底的河流在涌動,它們對跨海通訊是一大威脅。 在今土耳其境內(nèi),連接黑海和馬爾馬拉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底下,流淌著一條神秘的河流。它有河岸,有激流,在有的地方,河面寬達1000米。如果它在地面上穿行,每秒的流量可使它成為繼亞馬孫河、剛果河、恒河、奧里諾科河和長江之后的世界第6大河。然而,定期往返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船員,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它在海平面下70米深處的海床上,從馬爾馬拉海靜靜地流向黑海,在大陸架上由淺到深,然后消失在黑海深處。 這條河沒有名字,但并非絕無僅有。地球上還有大量縱橫交錯的水下之河在海底流淌,其中有一些長達數(shù)千千米,寬數(shù)十千米,深度也有數(shù)百米。它們是地球的動脈,是它們攜帶氧氣和養(yǎng)料,將沉積物帶到大海深處,哺育了深海的生物。此外,它們還在地球的碳循環(huán)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海底的河流威脅著跨海通訊 如果將海洋的水抽干,你會發(fā)現(xiàn),海床上分布著一條條迷宮似的溝渠,它們就是水下之河流淌的“河道”。深溝的兩側(cè)則可看作是它們的“岸”。當然,雖名為水下之河,其實跟海水是連為一體的,只是因流速或者密度與周圍海水不同,我們可把它看作自成一體的一條河流。今天的通訊公司,在鋪設(shè)海底纜線時,都要事先勘察海床,以便避開這些水下之河,因為它們對于通信纜線是一大威脅。 我們并非一開始就知道這些河流的存在,通訊公司也并非一開始就知道它們的危害。在第一條橫跨大西洋的電纜鋪設(shè)成功之后近半個多世紀,一直都平安無事。直到一場地震,才讓人猛然驚醒。 1929年11月18日下午,加拿大紐芬蘭島南部海域發(fā)生了一次7.2級的強震。這場地震震斷了12條洋底電纜,使得加拿大沿海的通信一度中斷。繼之而來的海嘯還造成了28人遇難。 起初,人們把電纜的斷裂歸罪于地震本身。一直到20年后,研究者才找到真正的元兇。兩位美國地質(zhì)學家分析了那次地震的數(shù)據(jù),為我們還原了事情的起因和經(jīng)過:在震中,地震使大約200立方千米的海底沉積物沿著一道海底斜坡塌陷下來,泥水混合物以每小時100千米的速度狂奔,在海床上犁出一條很深的溝渠;正是這股威力迅猛的海底濁流,而不是地震本身,將沿途的纜線一根根沖斷的。 到了今天,這些由地震制造的水下之河,仍然在威脅著跨海的電纜、光纜。2006年,我國臺灣南部海域的一場地震,就雪崩式地觸發(fā)了一條海底的濁流,沖斷了至少16條通訊纜線,使得大陸通往臺灣、北美、歐洲和東南亞的互聯(lián)網(wǎng)大面積癱瘓。 即使在濁流過后,這些由濁流沖出來的深溝里也不會平靜。根據(jù)流體力學,水在狹窄處,比在寬敞處,總要流動得快些。所以,深溝里的水與上面寬敞洋面上的水相比,存在一個相對速度。這意味著,深溝里依然有水在流動。這些水流沖擊著橫跨的纜線,讓它們不停地擺動,使它們磨損折壽。 更要命的是,濁流可能還會再來。當然,這需要借助強大的外力。這個外力可以是一次地震,也可以是堆積在兩“岸”,因承受不起自身的重量而崩塌下來的沉積物。 外力還可以是一條流進大海的陸上河流。以剛果河為例,在流入大西洋時,它的河水中已富含沉積物,量之大,足可在流經(jīng)的海床上刻出一條深溝,并由此制造出一條深入大洋的水下之河。同樣的道理,黃河在沖入小浪底水庫時,由于河水攜帶著大量泥沙,密度比水庫的水更大,在水庫底下,也制造出了這樣一條水道。如果你在水庫中央坐一條船,透過清澈的庫水,就能俯瞰到底下渾濁的黃河。 科里奧利力的影響顯現(xiàn) 這些水下之河既然如此重要,當然就值得我們研究。但遺憾的是,迅猛的濁流還很狡猾,拒絕被研究。任何儀器放置其中,都會被它一股腦兒摧毀。 不過,有一條河比同類友善,那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下方的那條巨流。它不像大多數(shù)水下之河,裹挾的不是泥沙,而是咸水,密度比周圍的海水大,從而使它沉到了海床上。這條河的構(gòu)成雖和一般的海底濁流不同,但兩者在動力學上并無二致。 2013年,英國地質(zhì)學家皮卡爾率領(lǐng)的考察隊,利用潛艇,第一次記錄下了這條水下之河的詳細數(shù)據(jù)。他們?yōu)樽约旱陌l(fā)現(xiàn)驚訝不已:首先,這條水道不是直的,而是如同一條響尾蛇一般扭來扭去。當然,陸上的河流也會根據(jù)地貌的不同扭來扭去,但是水下之河有這樣的表現(xiàn),則出于不同的原因。其幕后的操縱者不是地貌,而是科里奧利力。 從一個旋轉(zhuǎn)的光滑圓盤中心(光滑意味著摩擦力可以不計),以一個初速度沿著徑向滑出一物體。如果設(shè)想圓盤中心是靜止的。站在圓盤外面的人看來,物體從一個靜止的點出發(fā)運動,因沒有摩擦力,所受合力又處處為零,所以它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其軌跡是一條直線。但在一個站在圓盤邊緣,跟著盤子一起轉(zhuǎn)動的人看來,其軌跡則是一條曲線。比方說,起初物體在你的前方運動,等圓盤轉(zhuǎn)到另一個新的位置時,物體又在你的后方了。如果此人意識不到這是自己在轉(zhuǎn)動的緣故,就會想:“這個物體在做曲線運動,可見一定受到什么力吧?”可是在他看來,這個力既不是摩擦力(摩擦力為0),也不是重力(重力只在垂直方向),他就只好假定一個無形的力來為物體的曲線運動負責。這個力就叫“科里奧利力”??评飱W利力的大小和方向跟旋轉(zhuǎn)的角速度以及運動物體的速度有關(guān)。 因為地球以24小時一圈的速度在自轉(zhuǎn),我們自己又跟著地球一起在自轉(zhuǎn),所以,我們就像站在轉(zhuǎn)動圓盤上的那位觀察者:在我們看來,地表運動的物體都會受到科里奧利力的作用。對于在陸上運動的物體,比如汽車或者陸上的河流,因為相比重力,科里奧利力要小得多,可以不予考慮。但對于水下的河流來說,由于它們所受的周圍海水的浮力,極大地抵消了其自身的重力,科里奧利力的影響就開始顯現(xiàn)出來。 水下之河與地面河流的比較 為了研究水下之河的行為,皮卡爾在實驗室做了一個模擬實驗。他將一只2米長的水箱安放在旋轉(zhuǎn)臺上,并在水箱中灌滿了水。在其底部,放置了一些海底沉積物,以模擬海床,注入一股高密度的鹽水,以模仿泥濘的海底濁流。然后,以不同的速度旋轉(zhuǎn)水箱,來模仿地球在不同緯度的自轉(zhuǎn),并觀測這股鹽水在“海床”中的流動情況。 他發(fā)現(xiàn),當轉(zhuǎn)速慢時,鹽水還能保持直線流動,因此沖出的“河道”是直的;一旦轉(zhuǎn)速加快,“河道”就開始扭曲了。正如我們預料的,通過受力分析,他證明這個現(xiàn)象的確可用科里奧利力來解釋。由于在地球上,越接近赤道的地方,自轉(zhuǎn)速度越快,所以,赤道附近的地下之河,比高緯度地區(qū)的水下之河,河道應(yīng)該扭曲得厲害些。這一點被后來的調(diào)查所證實。 水下之河攜帶著從陸地來的有機物質(zhì),源源不絕地流向深海,在地球的碳循環(huán)中還扮演著重要角色。盡管這些有機物質(zhì)一部分會被海床上的生物吃掉,但是其他部分卻會被掩埋在海底,永遠不會再進入大氣——它們正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來源。這為維護地球氣溫的穩(wěn)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