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娘墳位于昌平區(qū)北部。東北有長陵鄉(xiāng)昭陵村,西南是悼陵監(jiān)。村以墳得名,成村于清代,因村中有明代萬氏皇妃墓而得名。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憲宗貴妃萬氏葬于該地。 萬氏,山東諸城人,是明憲宗朱見深為皇太子時的侍從宮人,朱見深即位后封妃。明成化二年(1466年)進封為皇貴妃。萬氏年長憲宗十七歲,后暴病死,謚“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該墓三十年代末被盜,現(xiàn)存園寢的圍墻、門樓、無家石碑等。該村原名萬娘娘墳,后簡稱今名。 布局 萬娘墳位于蘇山東麓,坐西北朝東南,整體布局為前方后圓。方形院落面寬197.8米,進深138.5米,園寢圍墻用綠色琉璃筒瓦,黃色琉璃滴水。正中為硬山式琉璃構件的園寢門,兩側各有一座隨墻角門。門內為兩進院落,第二進院落正中有享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兩廂配殿各三間。 享殿后有門,可進入半圓形的寢園,中軸線上由前至后設照壁、石碣(即圓頂?shù)谋⑹┌负湍冠?。明代設官軍守衛(wèi),有官員管理。清代改為墳戶看守后,看墳人及家眷即住在園寢的第一進院落內,經世代繁衍,形成村落。后因院內狹小,清末民初就將民居擴建到園寢院外,形成現(xiàn)在的村落格局。 歷史與現(xiàn)狀 萬娘墳作為明十三陵的文物古跡之一,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由于清朝中期、晚期失修,園寢內的享殿、配殿在清末已傾毀,現(xiàn)僅存圍墻、碣石、供案等古跡。1937年秋天,長陵園的程彥斌率眾將萬娘墳的墓室盜掘,隨葬器物大部分流失。解放以后,由于人民政府重視文物保護工作,現(xiàn)有文物得到保護。園寢東門外有1棵古槐,墓園內有2棵古柏,均被列為北京市一級保護古樹,現(xiàn)已受到政府與村民的妥善管護。 墓主萬氏 萬娘墳的墓主萬氏,系山東諸城(今山東省東南部、濰河上游)人,4歲被選入憲宗朱見深的祖母孫太后宮中作宮女,長大后即在東宮服侍太子朱見深。成化元年(1465年),年僅16歲的朱見深即位當了皇帝,萬氏雖已35歲了,卻處處表現(xiàn)機警,事事迎合帝意,皇帝每次外出,她皆身披戎裝作為前驅,因而備受寵幸。成化二年正月,萬氏為朱見深生下了第一個皇子,朱見深大喜,封萬氏為貴妃。 不久,皇子病死,萬氏此后不復生育;她為了不在皇帝面前失寵,平時竭力限制后妃接近皇帝,并在宮中廣布耳目,知道后妃中有懷孕者,設法用藥使其墮胎,所用手段陰險殘忍。女史紀氏被憲宗私幸懷孕后,萬貴妃指使宮婢暗中下藥,想使紀氏墮胎,但沒有成功,宮女撒謊說紀氏不是懷孕,而是腹中長了痞積,被安置在靜樂堂養(yǎng)病,不久就生下了孝宗朱祐樘。 萬貴妃又密令太監(jiān)張敏將嬰兒抱出淹死,張敏心存善念,假報已將嬰兒淹死,暗中仍放在靜樂堂撫養(yǎng)。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祐樘長到6歲時,憲宗方知隱情,將朱祐樘接到太后宮中撫養(yǎng),將紀氏移居永壽宮。同年六月二十八日(7月30日),紀氏突然死去,宮中傳說萬貴妃借憲宗召見紀氏時,在酒中下毒,致使紀氏中毒身亡。萬氏為人陰險狠毒由此可見一斑。 萬氏見憲宗已有皇子,而且又加害不成,她為了逃避罪責,轉移眾人視線,方允許皇帝到其他后妃宮中過夜。隨著太子朱祐樘的成長,萬氏怕日后太子登基會治自己的罪,同導妃一起在皇帝面前屢進讒言,勸朱見深易儲;當時恰逢泰山發(fā)生地震,占卜者謂應在東宮,朱見深心存恐懼,將另立太子的事情壓了下來。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天,萬貴妃突患暴疾病死,憲宗為其輟朝7天,謚號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同年三月初六(3月30日)葬在天壽山陵區(qū)內的蘇山腳下。 弘治初年,御史曹璘請求孝宗朱祐樘削去萬貴妃的謚號;魚臺縣(今山東省西南部、鄰接江蘇?。┴┬祉溦埱蟠稙樾⒆谀赣H紀太后(紀氏死時初謚“恭恪莊僖淑妃”,葬在京西金山,孝宗即位后,追謚為“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圣皇太后”,遷葬茂陵)醫(yī)病致死的太醫(yī)們,逮捕萬貴妃家屬,究問紀太后死時的情況;孝宗以有違先帝之意而未予追究。 陪葬墓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共有8座,其中7座妃子(太子)墓,1座太監(jiān)墓。 分別是:東井、西井:一說是明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說是明成祖昭獻貴妃王氏和昭順賢妃喻氏的陪葬墓。 萬娘墳:即“萬貴妃墓”,葬明憲宗皇貴妃萬氏。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稱大宮。葬明世宗的皇貴妃沈氏、文貴妃、盧靖妃。 世宗賢妃墓:即“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葬明世宗的鄭賢妃、皇貴妃閻氏、皇貴妃王氏、周貴妃、楊榮妃、馬貞妃、哀沖太子、莊敬太子。 鄭貴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貴妃鄭氏。 神宗四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貴妃李氏(即李敬妃)、李順妃、周端妃、劉昭妃(即宣懿太妃)。 王承恩墓:葬明思宗崇禎皇帝的心腹太監(jiān)王承恩。 內容來自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