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位于我國華東沿海北端,地處黃河下游,不僅是黃河入海之地,也是“五岳之尊”泰山所在地,自古為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山東,最早指的是崤山、太行山以東,僅為一個地理名詞,金時曾有山東東、西路,明初正式設(shè)省。 元朝是我國行省制度的開端,但山東、河北、山西及京津等地當(dāng)時為元朝中書省直轄,稱為“腹里”,明朝建立后才設(shè)山東、山西兩省。山東設(shè)省于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洪武九年朱元璋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山東行省改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但仍通稱山東省、山東行省,山東行政中心也于此時由青州遷到濟南。山東設(shè)省初,行政區(qū)劃變化較為頻繁,到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兗州升為兗州府后,山東一直維持六個府的格局直至滅亡。 明朝山東六府分別為西三府濟南府、東昌府、兗州府,東三府青州府、萊州府、登州府,兗州府為這六府中設(shè)立最晚的一個,其轄區(qū)原為濟寧府,1385年濟寧府降為散州,原為濟寧府所轄散州兗州升為兗州府,濟寧州為其所轄。兗州府是明朝山東大府,共轄有4州23縣,在明代山東六府中轄縣僅次于濟南府(有4州26縣)。 兗州為“古九州”之一,最早也為地理區(qū)域劃分,“河濟”之間為兗州,“河”為黃河,“濟”為濟水,又稱兗水,均為古代“四瀆”之一,古黃河、古濟水之間的今山東西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區(qū)就稱為兗州。西漢漢武帝時將全國分為十三刺史部,多以古代州為名,因此又稱十三“州部”,兗州就為其一,南北朝時兗州開始治瑕丘(今兗州)。 元朝時,兗州為濟寧路所轄散州,明初改濟寧路為濟寧府,兗州仍為其所轄,洪武十八年兗州升為兗州府,轄原濟寧府之地,府治嵫陽。明代兗州府共有4州23縣,其中嵫陽(滋陽)、曲阜、寧陽、鄒、滕、嶧、泗水、金鄉(xiāng)、魚臺、單、城武等11縣為兗州府直領(lǐng),另12縣為濟寧州、曹州、東平州及沂州所轄。 濟寧州,明初為濟寧府,洪武十八年降為兗州府所轄散州,領(lǐng)本轄(原府治任城縣)及嘉祥、巨野、鄆城三縣。東平州,元為東平路,明初為東平府,洪武七年降為濟寧府所轄散州,后屬兗州府,領(lǐng)本轄(原府治須城縣)及陽谷、東阿、平陰、壽張、汶上等五縣。 清朝兗州府、濟寧直隸州 曹州元朝時為直隸州,明初省州治濟陰縣,后遷州治于今曹縣,又降州為曹縣,成化年間復(fù)設(shè)曹州,領(lǐng)本轄及曹、定陶兩縣。沂州元朝時為益都路所轄散州,明初省州治臨沂縣并改設(shè)濟寧府,后先后為濟南府、青州府所轄,兗州府成立后屬之,到明末領(lǐng)本轄及郯城、費兩縣。 明朝兗州府之地現(xiàn)分屬數(shù)個市,包括今菏澤、濟寧、棗莊三市及臨沂、泰安、濟南、聊城等市一部,其中兗州府所轄四個散州中濟寧州、曹州、沂州現(xiàn)在分別為濟寧市、菏澤市及臨沂市,而東平州現(xiàn)為泰安市轄縣東平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