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周楷書藝術特征探析 文/閆冬雪 黃道周楷書主要學習鐘繇, 因此他的用筆既吸收了鐘繇以隸入真的用筆方法, 但又不像鐘繇的用筆那樣圓渾,而是用筆中還吸收了王羲之楷書的筆法, 尤其是方折用得較多, 故比起鐘繇楷書的古拙厚重, 他的楷書則更顯清秀、 飄逸。 另外從點畫特征方面分析, 黃道周小楷用筆同樣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 以其小楷代表作 《孝經(jīng)》 為例, 他對于鐘 (繇) 字中隸意較為明顯的橫劃收筆處作夸張性的上挑, 并多取右上斜勢, 如 “圭”、 “三” 等字; 上點和短豎多取右斜勢轉(zhuǎn)而迅速下挑, 如 “亢”、 “丘” 等字; 折筆處多重按向左下逆行, 棱角方整, 顯得冷峻清剛。 如 “德”、 “媼” 等字; 勾法多至豎的末端稍頓而迅速向左上挑出, 既簡潔又明快, 如 “頂”、 “孝” 等字;有時則順勢平出, 如 “子”、 “乎” 等字; 捺畫取隸書中上挑的 “波磔” 用筆, 有時舒展勁挺, 如 “夫”、 “又”等字; 有時化捺為點, 變化多姿, 如 “東”、 “不” 等字。 此外黃道周用筆還常常中、 側(cè)鋒并用, 方圓兼?zhèn)洌?/span>中鋒行筆能使點畫充實圓滿, 側(cè)鋒則使字生姿妍, 故他的小楷給人以渾融含蓄而又不失姿妍的美感特征, 這恰恰也符合他 “以遒媚為宗, 加之渾深” 的審美主張。 黃道周《自作詩六首詩冊》 黃道周小楷的結(jié)體主要繼承了鐘繇的結(jié)體方法, 字形多呈扁方, 偏旁部首的安排也不死守平均, 而是因字賦形, 筆畫大小參差不同, 與唐楷筆畫勻稱、 大小一致的特點迥然不同。 黃道周《丙子秋送省試諸友作詩扇》 當然黃道周楷書與鐘書的結(jié)體也有不同之處。 鐘體楷書雖欹側(cè)但總體呈平勢, 而黃體楷書則是左低右高, 向右上傾斜; 鐘體楷書左右伸展, 上松下緊, 結(jié)字較散落, 而黃體楷書則中宮收緊, 左右收斂, 結(jié)字更顯緊結(jié)。 此外黃道周小楷結(jié)體的另一顯著特征就是上寬下窄, 細觀之如高山墜石, 奇崛而險勁。 黃道周的小楷以手札、 冊頁居多, 章法上也主要受鐘繇楷書的影響, 采用橫無列, 豎有行的形式, 字與字間隔較大, 且拉開了行與行之間的距離, 通篇布局顯得十分疏朗。 單看其豎行, 整體顯得較為寬列, 上字與下字之間隨形就矩, 因勢生姿, 與唐楷整飭秀麗的風格相比顯得較為率意。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 黃道周楷書 (小楷) 在風格上具有遒媚、 古拙、 率意的美感特征, 形式上則既有對鐘繇小楷的繼承, 又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 尤其是獨具魅力的 “折筆” 的運用, 使其楷書更具勁峭之勢。 黃道周楷書中的這些審美特征, 實際上在其行、 草書中也表現(xiàn)得較為明顯, 不僅遒媚樸拙的風格與其楷書較為相近, 行筆的轉(zhuǎn)折方健, 結(jié)字的欹側(cè)多姿, 行與行間的寬闊距離, 以及向右上傾斜的體勢也大略其楷書。 可以說黃道周行、 草書風格特征的形成是受其楷書的影響, 并且與其楷書共同成為黃道周書法名于后世的代表。 黃道周《孝經(jīng)定本冊》 本文選自 《書法賞評》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各位師友您認為呢? 聲明:本公眾號內(nèi)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wǎng)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zhèn)鞑?,?span>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lián)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 |
|
來自: 尋夢向天歌 > 《轉(zhuǎn)載:書法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