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烹調訣竅:熱菜麻辣味調制技巧 熱菜麻辣味的調制,亦分為煎炒、水煮、干煸、香辣、熗辣、蒸燒及其它。 1.水煮菜的辣麻味 水煮,源于川菜傳統(tǒng)名菜水煮牛肉,是川味麻辣熱菜的經(jīng)典代表,故而形成為一種風味系列,包括水煮牛肉、水煮肉片、水煮魚等菜式。水煮菜式麻辣風味的關鍵在于收尾之杰作。即在菜品烹制成熟裝入碗缽后,撒上經(jīng)熱油炒香剁碎的干辣椒、花椒,稱之為刀口辣椒,再淋上滾燙的熱油,在一串動聽而誘人食欲的滋滋聲中,隨之一股濃烈的熗辣香麻味道四溢。像:水煮魚、沸騰魚、水煮泥鰍、牛蛙等。 2.小煎小炒菜的辣麻味 小煎小炒即急火短炒,不過油、不換鍋、臨時兌汁、一鍋成菜的特點,俗話說的熱炒熱賣。這類菜式在川菜中多如牛毛,當然更少不了麻辣風味。小煎小炒菜式中麻辣味常用干辣椒、花椒先下熱油鍋熗炒出味,也有用辣椒面、花椒面。像宮保雞丁、辣子雞丁、肝腰合炒、花椒雞丁、陳皮兔丁等。 3.干煸菜的辣麻味 川菜中干煸菜式有咸鮮味、家常味、麻辣味等。單就麻辣味而言,用少量熱油,把主料煸干水汽至香,把干辣椒節(jié)或辣椒絲、花椒煸炒香,使麻辣味道熗入主料內,再輔以其它調味料,其中宜賓芽菜不可或缺。如干煸鱔片、干煸牛肉絲等。 4.香辣菜式辣麻味 多以大量干辣椒節(jié)、花椒粒與主料一起煸炒,炒制中還可加進香辣醬、刀口辣椒或糍粑辣椒、花椒油等,再輔以姜、蔥、蒜等其它調味料,使麻辣風味更加濃郁,富有味感層次。像香辣蟹、香辣蝦、辣子雞、香辣田螺、香辣鵝唇等。 5.燒菜辣麻味 多用郫縣豆瓣、香辣醬、辣椒面、花椒面、豆豉、先下油鍋炒出紅色和香辣味,再加鮮湯,放入主料,調入醬油、白糖、醪糟汁、味精等調料,燒至入味,收汁起鍋后再撒上花椒面。像: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毛血旺、燒肥腸、家常牛肉、麻辣魚等。有的燒菜,用郫縣豆瓣必需剁細,放能充分發(fā)揮其味道;有的不必剁細,只取其味,則需在摻湯熬煮后打去渣料。 6.河鮮菜肴麻辣味 最關鍵的麻辣調味料是“三泡打先鋒”和“花椒三劍客”,即泡椒、泡姜、泡青菜;紅花椒、青花椒、藤椒。主要用于烹燒酸菜魚、水煮魚、沸騰魚、香水魚、水煮黃辣丁、三角峰、石爬子等河鮮;其中的關鍵調味料是泡辣椒與泡青菜的品質,這是烹燒出正宗風味的關鍵。 泡辣椒需色澤紅艷、辣而不燥、咸鮮微酸;泡青菜酸甜怡口、去腥解油,開胃助餐,朵頤大快;泡姜辛香味濃,除異味、避油膩,其間再輔以青花椒,清香幽麻開胃健脾、提神醒腦等,如此用以烹制川味魚肴自然是美味可口,香美怡人,深為南北食客厚愛。而豆瓣魚之類這需要以郫縣豆瓣或紅油豆瓣為主料,熗鍋魚、干燒魚也以豆瓣和糍粑海椒、刀口海椒為主要調味料。 其它還有蒸菜類的麻辣味,像小籠蒸牛肉、粉蒸排骨、荷葉蒸肉、粉蒸蹄花等。麻辣味更為廣泛地用于麻辣火鍋、串串香、麻辣香鍋、麻辣干鍋、缽缽雞、冒菜等,以及小吃酸辣粉、張涼粉、擔擔面、麻辣兔頭、涼面、麻辣牛肉干等。 下圖為:辣子雞丁 水煮牛肉 香辣蟹 干煸牛肉絲 麻辣冒菜 麻辣酸湯魚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圖文原創(chuàng)·江湖饕客 向東 2019.10.9 成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