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在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的,包括我們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一切事物也都是在不斷地在變化,我們所熟悉的組成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各要素,包括氣候、地形、生物、土壤和水文都在不停的變化之中。比如說地表的地形地貌,我們生活在某一個地方可能在你的一生中,看起來地表形態(tài)都沒有發(fā)生變化,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尺度拉長到幾百年、上千年,乃至上萬年的時間來看,那么就會發(fā)生“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了。 同樣道理,地球上的氣候雖然是指一個地區(qū)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但是實際上氣候也是在不停的變化之中的,在較短的時間內比如十幾年、幾十年,氣候的變化還是不太明顯,但是如果是上百年、幾百年的時間尺度,氣候變化還是十分明顯的,如果時間尺度放大到以千年為單位,那么氣候變化就會更加明顯了。事實上,在排除人類因素對于氣候的影響,地球氣候也是在“冷暖干濕”不停地變化之中的,而且變化幅度還非常大。 從地質時期的角度來看,地球氣候一直處在“冷暖干濕相互交替,波動變化中”,而且氣候變化還十分劇烈,通過研究人類發(fā)現地質時期地球大概經歷了三次大的“冰期”,分別是震旦紀大冰期、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這些冰期的時間尺度都是以10萬年以上為單位的。在兩個冰期之間則是相對溫暖的“間冰期”,比如恐龍生活的侏羅紀時期地球氣候就十分溫暖是一個“間冰期”。至于,為什么地球氣候會發(fā)生大規(guī)模大范圍的變化,科學家推測可能和太陽輻射能量周期性的變化有關。人類這個物種的出現比較晚,沒有經歷前兩次大冰期,但是第四紀大冰期,人類是經歷過的,第四紀大冰期大約開始于距今二三百萬年前,而結束于距今一萬年左右。 第四紀冰期冰川覆蓋示意圖 那么,近一萬年以來地球氣候有沒有變化呢?從歷史時期的角度來看,地球氣候也在波動變化,最明顯的是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溫暖期和15世紀以來的寒冷期,冷暖干濕變化也十分明顯。目前人類進入到了工業(yè)文明時期,人類的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但是還是不能抗拒自然條件下全球氣候的變化。不過,我們目前所說的“全球變暖”主要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那么如果人類改變了人為的影響因素,比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保護植被等,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全球變暖的。但是,如果目前的全球變暖還疊加了自然的因素,地球本身就在進入到一個溫暖期,那么人類還是難以阻止的。 全球變暖 |
|
來自: 地理沙龍 > 《環(huán)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