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 · 3小時前說一千道一萬,關鍵在于行動
編者按:2020年就要來了,你2019年年初定的計劃和目標完成了多少呢?你是不是還在拖延?作者在文中提供了4中能夠提高效率的辦法,但關鍵在于行動。因此,在這里提前祝大家在2020年順利完成2019年發(fā)誓要完成的2018年沒完成的2017年說一定要完成的2016年的事。本文譯自medium,文章作者Jari Roomer,原文標題4 Ways To Be 10x More Productive In 2020。 圖片來源: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高效是取得成功的核心技能。效率的高低是區(qū)分一個人績效高低最重要的標準。 然而,大多數(shù)人都在努力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自己手頭要忙的事情似乎永遠不會結束,每天仿佛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所有的事情。 幸運的是,變得高效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難。接下來,我將在本文中和讀者們探討把效率提升10倍的四種方法。 1: 停止瞎忙活大多數(shù)人都很忙,但并不是真正有效率。他們把太多的時間花在“忙碌的工作”——或者說瞎忙活——上,而把太少的時間花在真正能改變現(xiàn)狀提升效率的事情上。這就像在兜圈子,你很活躍也很忙,但到頭來卻一事無成。 圖片來源:Tim Gouw on Unsplash 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把那些對你的目標沒有太大幫助的任務剔除、委派或者外包出去。 通過這種方式,你可以節(jié)省寶貴的資源——時間、精力和注意力——這些資源可以用來完成那些對你的目標有重大影響的任務和項目。 記住,在現(xiàn)實中,只有少數(shù)任務是真正重要的。 根據(jù)二八法則,只有大約20%的任務可以產生80%的預期結果。正是那20%的任務創(chuàng)造了最大的價值,帶來了最有意義的結果。剩下的80%的任務只貢獻了20%的結果,把時間耗費在那80%的任務上,就是我們所說的“瞎忙活”。 (顯然,二八法則并不總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有可能變成三七法則,甚至是一九法則。但關鍵的結論是,投入的少,產出的多。) 圖片來源:Nik MacMillan on Unsplash 為了讓未來的一年成為你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年,你必須把更多的資源放在最重要的任務上,而不是那些“忙碌”的活動上。 這聽起來似乎沒什么難度——我們都有這樣的直覺——但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當你從未清楚地確定哪些任務是關鍵任務而哪些不是時,你就很容易被“瞎忙活”的事情分心。 因此,我建議你先列出1-5件最重要的任務和最耗時、耗精力的“瞎忙活”的任務。 然后把你的大部分時間、精力和注意力放在這些關鍵任務上(而不是瞎忙活),這樣一來你會取得更快的進展,獲得比你想象中更有意義的成果。 2: 專心工作只有那些能夠專注于最重要的工作的人——不會每隔幾分鐘就分心——才能快速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事實上,他們是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遙遙領先的人。
分心是我們集中注意力的頭號敵人。尤其是來自智能手機、社交媒體、電子郵件和新聞網站的干擾,以及來自內心的喋喋不休或來自同事的打擾。 圖片來源:ROBIN WORRALL on Unsplash 問題是,通常情況下,這些讓人分心的事情比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更有趣,更刺激,更令人興奮。而在現(xiàn)代科技的加持下,它們也比以前更容易獲得。這正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難以抗拒干擾的原因。 尋求最簡單、最快捷的方式來獲得最大的刺激是人類的天性。我們傾向于尋找阻力最小的路徑。然而,順從天性會損害你的績效——因為它會降低你的效率。 如果你想在新的一年里取得真正的成果,你需要抵制分心的誘惑。 特別是當你處理最重要的任務時,你需要排除一切可能的干擾。正如作家Cal Newport所說,你需要進入“深度工作”模式。這是最有效率的狀態(tài),你正式在這種狀態(tài)下才有了最好的創(chuàng)造。 圖片來源:Simon Abrams on Unsplash 當你全神貫注地在一項重要任務上工作至少兩個小時的時候——前提是沒有任何事情會分散你的注意力——奇跡就會發(fā)生。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項任務上一段時間,你就會驚訝于自己居然能夠取得這么大的成就。 不幸的是,在如今這個誘惑無處不在又唾手可得的社會里,大多數(shù)人從來沒有體驗過他們的大腦在長時間內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感覺。 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建議你每個工作日都給自己想辦法安排2小時的深度工作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你可以專注于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不受任何干擾。我可以保證這會有效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3: 更多地投資自己你可以嘗試世界上任何一種提高效率的方法,但沒有什么能與投資自己所獲得的效果相媲美。你變得越好,就越容易得到更有意義的結果。 換句話說,你才是你最大的財富。
通過獲得更多的知識,學習高價值的技能,投資于你的健康和精力,你將成為一個有能力從事和實現(xiàn)非凡工作的人。你不僅能夠更有效率地執(zhí)行任務和完成項目,而且它的質量也會更高。 總而言之,當你善于并能夠投資于自己時,你將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好的結果——在我看來,這就是效率的定義。 4: 遵循系統(tǒng)性方式來實現(xiàn)你的目標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但只有少數(shù)人有一個能讓他們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系統(tǒng)和方法。然而,正是這種系統(tǒng)性方式給他們帶來了成功。它能幫助你每天朝著你的目標取得一定的進步。 圖片來源:Isaac Smith on Unsplash 正如Pablo Picasso所說的那樣:
不遵循系統(tǒng)性方式的問題在于,你更容易陷入“瞎忙活”的陷阱之中,因為你抓不住重點。而長期目標太過艱巨,你可能會不清楚下一步該采取什么行動最為合適。 因此,大多數(shù)人會拖延或被其他想法、項目或不太重要的目標分散注意力。 然而,通過遵循系統(tǒng)性方式,你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現(xiàn)在——今天——需要做什么,才能朝著你的長期目標取得有重點的進展。這種成竹在胸和對整體規(guī)劃的了解會讓你非常高效。 圖片來源:Isaac Smith on Unsplash 就我個人而言,我就正在使用這一方法,它將我宏大而雄心勃勃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又一個小目標。這樣,我就不會再被終極目標的大小嚇倒或壓垮。 此外,我非常清楚今天或本周需要做什么才能使我更接近自己的目標。這樣的經歷和能力帶來的高效使得我成為了規(guī)則改變者。 正如Don Lancaster所說的那樣:
我建議你做的是把你的大目標分解成以下幾點:
不要被目標的大小所嚇倒,你所要做的就是到達每個設定的小目標,然后繼續(xù)采取行動就行。你只需要專注于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利用好就行,因為它會產生連鎖反應——多米諾骨牌效應——因為你的日常行動與你的長期目標是完全一致的。 正如Brian P. Moran所說的:
現(xiàn)在就按我說的去做吧。 要想真正有所改變,僅僅知道自己應該改變是不夠的,真正的改變是在你知道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行動。因此,在讀完本篇文章之后,你需要把自己學到的東西立刻付諸實踐。 最近的研究表明,92%的人在新的一年里沒能實現(xiàn)他們在年初制定的目標。所以我覺得,是時候真正做出點兒改變了。 譯者:喜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