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倒是被父親逼著練了幾天毛筆字,實在談不上什么書法。自從大學(xué)畢業(yè)之后,俗事纏身,我再也沒有興趣拿起毛筆寫字。而畫畫更是沒有一點基礎(chǔ)。鄉(xiāng)村小學(xué)圖畫課涂鴉很難算是啟蒙,那時根本沒有正規(guī)的圖畫老師,是數(shù)學(xué)老師或者語文老師甚至是體育老師兼的,反正不考試,應(yīng)付一下就算了。初中之后開始為了考試而奮斗,就不再有圖畫課了。 如今學(xué)書畫比之以前的條件,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方便太多了?;ヂ?lián)網(wǎng)上什么碑貼畫作都有,可謂眼花繚亂,可以隨心所好選擇臨摹。不過,對于學(xué)書法,還是覺得多了解漢字演變和書法歷史,對學(xué)書法大有裨益,學(xué)畫也一樣。所以我把學(xué)習(xí)書法史的心得記錄,以及收藏的各種碑帖擇其優(yōu)者發(fā)到網(wǎng)上,與網(wǎng)友共享。從文字起源到秦碑漢碑,以后還陸續(xù)有來。為什么學(xué)書畫,心中所好而已,至于能有什么成就,隨意就好。 我常以黃公望自勉,雖然黃公望我連仰望都難?。∷摹陡淮荷骄訄D》太有名了。但是據(jù)說他五十歲才開始學(xué)畫,我早年為了生計奔波,也是如今奔五之后才開始重新拿起毛筆的。 黃公望(1269-?),字子久,號一峰、大癡道人等,元代畫家。自稱浙東平陽人。陶宗儀《輟耕錄》稱其“本姓陸”,出繼溫州平陽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關(guān)于他的生平非常神秘,連生卒年都沒有確切記載,與他的名氣嚴(yán)重不符。他可是名列“元四家”(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王蒙)之首啊。 據(jù)說黃公望曾為中臺察院掾吏,一度入獄。后入全真教,往來杭州、松江等地賣卜。工書法,通音律,能散曲。擅畫山水,得趙孟頫指授,宗法董源、巨然。水墨、淺絳俱作,以草籀奇字法入畫,氣勢雄秀,筆簡而神完,自成一家,得“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評。他的傳世作品并不多,有《富春山居圖》《水閣清幽圖》《天池石壁圖》《九峰雪霽圖》等,著有《寫山水訣》。 百度說他在元大德三年(1299年)開始學(xué)畫,曾師從趙孟頫。有黃公望在趙孟頫書《千字文》后題詩為證:“當(dāng)年親見公揮酒,松雪齋中小學(xué)生?!倍w孟頫號松雪道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黃氏《天池石壁圖》上有翰林待制柳貫長題詩,其中一句是:“吳興室內(nèi)大弟子,幾人斲輪無血指?!币苍S黃公望真的得到過趙孟頫的指點,但如此說來,他三十歲就開始學(xué)畫了。 我更愿意相信他五十歲才開始學(xué)畫的版本,因為這樣的故事才更適合成為我的心靈雞湯。 這一說法,說他在至元(1335—1340年)中被浙西廉訪徐瑛辟為書吏,被誣入獄。出獄后師事金月巖,加入全真道,并與張三豐、莫月、冷謙等道友交往,隱居在常熟小山頭(今虞山西麓)。曾住持萬壽宮,提點開元宮。后往來松江、杭州等地,賣卜為生。 黃公望入道之后,更加看破紅塵。由于長期浪跡山川,開始對江河山川發(fā)生了興趣。為了領(lǐng)略山川的情韻,他居常熟虞山時,經(jīng)常觀察虞山的朝暮變幻的奇麗景色,得之于心,運之于筆。他的一些山水畫素材,就來自于這些山林勝處。他居松江時,觀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有時終日在山中靜坐,廢寢忘食。黃公望居富春江時,身上總是帶著皮囊,內(nèi)置畫具,每見山中勝景,必取具展紙,摹寫下來。富春江北有大嶺山,黃公望晚年曾隱居于此,他以大嶺山為師,因而作《富春山居圖》,時斷時續(xù),歷經(jīng)數(shù)年。至正十年,黃公望已八十三歲高齡,為此圖作題時,尚未最后竣稿。此圖描繪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巒深秀,筆墨紛披,蒼茫簡遠,是黃公望水墨山水畫中的杰作。當(dāng)時社會上摹本就有十余種之多。但后來被燒成兩段,后人分別名之為《剩山圖》和《無用師卷》?,F(xiàn)《無用師卷》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剩山圖》藏于浙江博物館。其道學(xué)成就有《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訣》一卷,闡述全真派內(nèi)丹原理和功法??梢哉f黃公望以畫入道或以道入畫。 說黃公望五十學(xué)畫,應(yīng)該是在他丟官入獄之后。黃公望從小讀遍四書五經(jīng),考科舉,到了45歲,才在浙西廉訪司當(dāng)了一名書吏。官還沒做幾天,他的上司張閭,因貪污舞弊、掠奪田產(chǎn)逼死了九條人命,朝廷抓了張閭,順道把黃公望也抓了。等黃公望出獄時,已經(jīng)過了五十歲。 在那個時代,50歲已是人生暮年,“知天命”了。所謂“知天命”,就是認(rèn)命,想想這一生,也快走到了盡頭,該發(fā)達的早發(fā)達了,發(fā)不了達的也就這么回事了,還想怎樣?黃公望因此看破紅塵,再不求做官,而是留連山林訪道去也。 傳說有一天黃公望正在屋里寫字,有位做官的朋友來了,對他說:“去我府上做書吏吧。” 黃公望笑道:“做官?不去了,不去了,你趕緊清回吧,我也要出門了?!?/p> 那朋友問:“你要去哪兒啊?” 黃公望答:“當(dāng)?shù)朗咳グ !?/p> 黃公望真的當(dāng)了道士,而其實還有一件事就是學(xué)畫。當(dāng)時大畫家王蒙棄官隱居于浙江余杭的黃鶴山,他是趙孟頫的外甥。黃公望慕名來到王蒙那里,說明學(xué)畫的意圖。王蒙一看黃公望都年過半百了。就擺手說:“你都五十了,還學(xué)什么呢?太晚了,回去吧?!?/p> 雖然碰了釘子,黃公望并不在意,悶頭就學(xué)。他帶著紙筆墨,每天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對著山川樹木看,一看就是數(shù)小時,腦海里變幻著山水構(gòu)圖,有了感覺就畫下來。 幾個月過后,黃公望畫畫大有長進。他把畫給王蒙看。王蒙很是吃驚和不解,就悄悄跟在他身后去看,每次都看到黃公望坐在大石頭上紋絲不動,像個死人。后來實在忍不住了王蒙就問他:“你整天都坐在大石頭上做什么呢?”黃公望道:“我在看山看水啊,觀察鶯飛草長,江流潺潺,漁人晚歸?!蓖趺牲c頭道:“那你繼續(xù)看吧!”至于之后王蒙有沒有指點他就不得而知了。 之后黃公望走遍名山大川,行蹤飄忽,走到哪兒畫到哪兒。 到了至正七年秋天,黃公望79歲,和師弟無用從松江游歷到浙江富陽,只見富春江面,江面如練、漁歌唱晚。黃公望被這里的景色迷住了,就對無用道:“我不走了,我要留下來畫畫?!?/p> 無用不放心:“你自己留下來,沒有人照顧你怎么辦?” 黃公望堅決留下來,不管無用師弟如何勸他,他也不為所動。無用師弟只好獨自離開,云游去了。從此黃公望在富陽住下,每天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到富春江邊看山看水。 一天中午,黃公望來到城東面的鸛山磯頭,坐在富春江邊的礁石上,拿出紙筆,對著江岸開始作畫。突然背后有人一把將他推入江中。 推他的人是黃公望以前的上司張閭的外甥汪其達。當(dāng)年黃公望在監(jiān)獄里供出了張閭的罪行,汪其達對其懷恨在心,這一恨便是30年。這得多大的仇恨啊!當(dāng)汪其達查到黃公望的行蹤后,就偷偷下了毒手,要致黃公望于死地。 黃公望掉進江里差點被淹死,好在有一個樵夫路過,才把黃公望救了起來。這樵夫古道熱腸,了解情況后對他說:“既然有人要害你,你這么大年齡了,又不能自保,我家住在江邊的山上,不如你就住我家吧!” 于是黃公望跟著樵夫踏上了沿江而下的驛道,走了不到十里路,來到一個叫廟山塢的山溝里。當(dāng)?shù)巧弦坏郎搅?,眼前出現(xiàn)了一片凸起的平地,零星住著七八戶人家。 此處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江,酷似一只筲箕。黃公望舉目四望,此處山巒起伏,林木蔥籠,江水如練,整個富春江盡收眼底,景致奇美。黃公望大喜,就此住下,一住就是四年。在這四年里,天一亮,黃公望就戴著竹笠,穿著芒鞋出門,沿江行走數(shù)十里,風(fēng)雨無阻。遇到好的景色就停下來畫,身隨緣走,心隨念走。 有一次,他見樵夫家中拮據(jù),心中不忍。于是拿出一幅畫,提了落款“大癡道人”,讓樵夫帶到城里去賣,并囑咐他沒有十兩銀子不要出手。 樵夫一聽,這張皺巴巴的紙要賣十兩銀子,覺得這老人準(zhǔn)是想錢想瘋了。但當(dāng)時也沒有辦法,只好帶著畫將信將疑來到集市。當(dāng)他把畫鋪開,立馬有買家過來,掏出十兩銀子,買了就走。 樵夫很吃驚,自己就是砍一年的柴,也掙不到十兩銀子啊。 從此以后,黃公望隔三差五就讓樵夫去賣一幅畫,賣畫所得全部接濟村民。這個村就因黃公望賣畫成了小康之村。這就是如今杭州市富陽區(qū)東洲街道黃公望村的由來。 黃公望80歲那年,正式開始作《富春山居圖》。富春江的四面有十座山峰,峰峰形狀不同,幾百棵樹木,棵棵姿態(tài)迥異。黃公望經(jīng)常背著畫卷帶著干糧,踏遍了富春江兩岸。 四年之后,黃公望84歲,被后世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全部完成。此圖描繪了富春山的雄偉和秀美,畫以起伏的山巒開始,樹木蔥綠,層林盡染,村舍星星點點散布其間。遠處是一片廣闊平靜的湖泊,成群的飛鳥在空中盤旋;岸邊,停泊著漁家的舟船;然后又是層巒疊嶂的高山,山變得越來越陡峭,山峰突兀、林木稠密,一股清泉從幽深的山谷中飛流直下;群山過后,又見彎曲的河道和停泊的舟船;然后此畫以近處茂密的樹林,遠處壁立的山峰結(jié)束。黃公望還在畫里藏了8個人,一般人卻只能找到5個。在黃公望看來,人隱于山水之中,不需要被別人看到。 作《富春山居圖》的這些年,他的師弟無用到處找他,公元1353年,無用師弟終于跟著賣畫的樵夫找到了黃公望。當(dāng)他看到《富春山居圖》時,不禁被此畫的精美所震撼得熱淚盈眶。而黃公望悄然在畫卷上題字,將自己用了全部生命完成的《富春山居圖》贈予無用師弟。一年后,黃公望壽終而逝。 到了明代,《富春山居圖》輾轉(zhuǎn)到了沈周手中。他最推崇黃公望了,對《富春山居圖》更是鐘愛有加。有一次,沈周將此畫拿去請人題跋時,那人的兒子心起貪念,偷偷藏匿,卻對沈周說此畫遺失了。沈周悲痛萬分,但因為人寬厚,也不愿再去追究。不久,畫作卻出現(xiàn)在了市場,但沈周卻因資金不足買不回來,無奈只能仰天長嘆。 為一解思念,六十多歲的沈周憑著記憶,在八米多的長卷上默摹了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即《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因為是在不看原圖的情況下,靠記憶畫出的,所以同原畫之間存在一定的出入,他也在畫上題“ 思之不忘,乃以意貌之,物遠失真,臨紙偶然”。他將此畫送給朋友樊舜舉,此人也從此開始留意《富春山居圖》的下落。終于他得到機會,重金買下了《富春山居圖》并謹(jǐn)慎保管著。后來,樊舜舉邀請沈周來家中做客,將兩幅畫擺在一起比較。沈周感慨萬千,在畫上題下這段與《富春山居圖》的奇妙經(jīng)歷。 董其昌、王翚、王原祁也都臨過《富春山居圖》。 到了明末,此畫傳到了著名的收藏家吳洪裕手上,他把這副畫看得比命還重。去世前,跟家里人說:“這幅畫我得帶走,你們把它燒了吧?!?/p> 家人其實并不想燒了《富春山居圖》給他陪葬,但看著吳洪裕死前最后一口氣都咽不下去,只好當(dāng)他的面開始燒畫,吳洪裕也終于閉上了雙眼。此時其侄子吳靜庵趕到,一把將畫從火盆里奪出。但此畫已燒成兩截,從此前半截被稱為《剩山圖》,后半截被稱為《無用師卷》。 1938年,《剩山圖》進入浙江博物館,1948年,《無用師卷》輾轉(zhuǎn)到達臺灣。從此《富春山居圖》前后兩截分隔兩地海峽兩岸。 黃公望畫像 《富春山居圖》: 沈周《仿富春山居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