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歐洲近代哲學,德意志的哲學天空可謂群星燦爛,對整個西方思想的影響可謂巨大。那么,這個產(chǎn)生了路德、康德、歌德的國家,何以能夠走上了缺德的法西斯之路呢?這個思想的演進史,是怎樣的呢? 對此,一些保守主義者將這一肇因歸于“理性”。他們認為,暴烈的法國大革命是由于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造成的(即使這一點也仍然值得商榷),而同時代“理性”哲學的光輝一樣曾照耀過德意志。既然“理性主義”在法國釀成了集權與磚痣的災難,那么德國的法西斯災難也一定與之密切相關(如康德哲學)。實際上,這種看法與史實嚴重不符,基本屬于想當然。 本文嘗試從思想史的角度對德國的納粹思想之源進行梳理。 就其結論而言,德國的納粹化非但不是源自理性主義哲學,反而卻在于其對立面----– 保守主義。 01. 第三帝國 -- 青年保守派的呼喚 對于魏瑪共和國何以會被納粹取代,近年常見保守主義者的聲音:魏瑪共和國過于軟弱而無法保護自由,因此被納粹奪了權;卻絲毫不顧這樣的事實– 納粹本身就是德國保守主義的極端延續(xù)。 隨著德國在一戰(zhàn)中的失敗,德國的政局發(fā)生了巨大變化。1918年11月28日,普魯士的末代國王、霍亨索倫王朝的末代皇帝,威廉二世,詔諭天下,宣布退位。從此,德意志第二帝國退出了歷史舞臺,德國進入魏瑪共和國時代。 魏瑪共和國在世人眼中可謂毀譽參半,盡管這個zf是按照英式的憲政模式建立的,以自由主義為訴求,有著標準的國會-zf-司法分立的結構。但它卻是一個軟弱的zf。它的軟弱,實際上是由于其政治家主要來自舊的帝國時代的文人,而這些人并沒有多少實際政治經(jīng)驗。但在保守派看來,其軟弱性卻是來自英式的政治制度及其所視為圭臬的自由主義觀念。如斯賓格勒就認為,資本主義、自由主義、議會多黨制等概念, 不過是英國的一套把戲, 根本就不能適用于德國。 因此,當時的德國保守主義者就要求,從根本上否定魏瑪共和國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用行動主義和行動信仰取代純粹的理論, 用權威和紀律取代軟弱和萎縮, 用英雄的信念取代重商主義的信念。因此,他們主張摒棄價值中立的自由主義政治原則,希望在卡里斯瑪式的領袖統(tǒng)帥下,建立起一個奠定在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態(tài)基礎上的權威國家,甚至不是普通的“國家”,而是超越國家的“帝國”,建立起愷撒式的政治統(tǒng)治。 魏瑪時期聲勢最大的保守主義者就是“青年保守派”,其中的主要人物也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容格、范登布魯克、施密特、斯賓格勒。 榮格 他認為魏瑪共和國時期的政治精英和政治制度是下等人的統(tǒng)治, 不僅魏瑪共和國需要加以批判和推翻, 魏瑪共和國所體現(xiàn)的政治理念和價值觀念也需要徹底予以否定。他認為, 應當用一種新的帝國政體來代替共和議會制, 其榜樣是中世紀的帝國與條頓國家觀念。 范登布魯克 此人可以說是德國在這一時期的“保守主義革命”的精神領袖。他不但明確了保守主義的自我理解—“所謂保守, 就是創(chuàng)造值得捍衛(wèi)的一切” , 而且還闡明了保守主義的革命對象----社會主義和自由主義。1923 年, 范登布魯克發(fā)表了代表作《第三帝國》, 系統(tǒng)地闡明了他的政治觀念: 反對議會制和多黨制。他大力批判啟蒙政治理論的個體主義和自由主義, 主張用權威主義取代自由主義, 用領袖原則取代民主原則, 最終建立起一個在精英統(tǒng)治基礎上的封閉的民族共同體。 注意,日后納粹德國所號稱的“第三帝國”,其稱號就來自范登布魯克的這著作。 施米特 當時保守主義者的中流砥柱,20世紀最聰明也最偉大的政治哲學家之一,其制度主義的決定論法學體系和政治哲學體系堪稱經(jīng)典。他的理論傾向于共同體的建構,貢獻了“決斷論”、“制憲權”等概念,這些詞匯如今因姨學的泛濫而被國人熟知。 納粹上臺之后,施被封為“桂冠法學家”,但并不能簡單地將他的理論與納粹進行絕對的關聯(lián),但其以“區(qū)分敵我”作為的共同體構建原則的政治思路,不僅與納粹相連,也與極左的法西斯思想相通。 斯賓格勒 “納粹”一詞是“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d”的縮寫,其中的“民族社會主義”正是來自斯賓格勒。20、30年前斯賓格勒曾在果內相當火爆,不過人們一般是因為他的《西方的沒落》一書而認識他,但這是一部史學著作;而他的政治觀念則主要在于另一部著作《普魯士人民和社會主義》。斯氏堅決反對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認為馬克思的社會主義不是地道的德國式的東西,而帶著明顯的英國式的唯物主義色彩;而他所推崇的是德國式的社會主義。所謂德國式其實就是“普魯士式”。德國式與英國式的政治觀念相區(qū)別, 他認為德式觀念偏向于共同體,他的社會主義實際上是一種“共同體主義”;而英國的政治著重于個體的獨立, 個人權利的??梢?,從傳統(tǒng)的德式觀念出發(fā),“共同體主義”與“集體主義”是非常接近的。 盡管魏瑪共和國時代的這些保守主義者并不贊同希特勒個人的獨裁政治,但德國青年保守派的威權主義、共同體主義、民族主義也確實是德國納粹化的土壤,在這些方面納粹只是更為極端,而與保守派的主張并無質的差別。甚至,如果說英國伯克式的保守主義有著相當程度的自由主義底色的話,那么德國保守主義的上述特征才是更純正,因為它們確實是從保守主義的內在理路延伸而來。 反對代議制民主制度 代議制與民主之間并不存在天然或必然的聯(lián)系, 自由主義的民主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議會中無休無止的爭吵和謾罵。德國需要的是一種有機民主。所謂有機民主,其基礎在于“種族歸宿”,在于“血溶于水”的文化認同。因此,在德國的民主體制中,必須用“認同” 代替“代表”( representation)。 施密特在其(憲法學) 中對此有過專論: 所謂民主,就是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之間的認同,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認同,命令者與服從者之間的認同, … 這種認同原則的基礎在于:沒有民族,就沒有國家;因此,民族作為現(xiàn)成的尺度,在現(xiàn)實中必須永遠處于在場狀態(tài)。相對的原則(指自由主義原則)則認為,民族作為政治統(tǒng)一體本身不可能一直都成為人們的實際認同對象,因此,個人必須由別人來代表。一切國家形式的區(qū)別…都可以還原為認同與代表這樣一對基本的矛盾。 反對個人自由 魏瑪共和國時代的保守主義者,崇尚“共同體”而反對原子論的個體主義。他們認為, 個體主義不能保障人權, 不能落實人性, 不能實現(xiàn)平等, 更不能建立民主。“ (個體主義的) 自由主義埋葬了文化, 消滅了宗教, 摧毀了祖國,是人性的自殺。” 反對多元 自由主義所提倡的個體自由必然導致多元的社會圖景;保守主義反對這一圖景,他們認為多元化只能給社會帶來動蕩和混亂,使社會陷于一盤散沙的狀態(tài),因而無法很好地解決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更不能建立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 共同體;而沒有穩(wěn)固的共同體也就無法保障個體自由。他們主張建立一個權威國家,其基礎是民族認同和愷撤式的獨裁統(tǒng)治。于是,在“保守主義”的理論體系中就出現(xiàn)了一種非常有趣的悖論:議會制是反民主的,而獨裁恰恰是民主的體現(xiàn)。施密特在其《議會制批判》中就明確斷言: 沒有議會制,同樣可能存在民主;沒有民主,也同樣可能有議會制;獨裁與民主之間并非水火不容----布爾什維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盡管都反對自由,但并不反對民主。 小結: 德國保守主義者認為,自由主義的民主將導致一系列惡果,魏瑪共和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政府任聽國會擺布, 致使政治處于盲目的狀態(tài), 社會處于崩潰的邊緣。所以,“強國家,弱社會”才是德國的出路。而所謂“強國家”, 是一個三位一體的概念, 包括政治上的權威主義、組織上的精英原則以及領導上的領袖思想。這些理論為納粹法西斯以及希特勒的獨裁統(tǒng)治提供了理論支撐。 02. 德國早期保守主義 – 德意志浪漫主義 被譽為美國西塞羅的拉塞爾·柯克自承是一個“哥特式的浪漫主義者”,或“波西米亞式的托利黨人”,從這個聲明中可以看出,柯克盡管是現(xiàn)代的美國學者,但骨子里卻并非美國傳統(tǒng)上的保守主義者,而是歐洲大陸式的保守主義者,也與伯克式的以自由為目標的保守主義決然不同;伯克本身就是哈耶克所謂的“死不悔改的老輝格黨”人,而柯克卻自認是“托利黨”。此兩黨有什么不同呢?---- 老輝格黨堅守自由,而老托利黨卻是?;庶h。 德意志浪漫主義 ----早期德國保守主義。 歐洲的浪漫主義最初源自對啟蒙運動的“反動”。啟蒙思想家們強調理性和邏輯;浪漫主義則強調直覺、感性與宗教。尤其是法國大革命之后,啟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國”以及“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的幻滅,更推動了浪漫主義的興起。 浪漫主義在歐洲各國的表現(xiàn)并不相同,在歐洲的很多國家,浪漫主義與進步主義相結合;而在德國,則是保守主義的一種表現(xiàn)。 法國大革命之后,英國思想家艾德蒙·伯克出版了《法國革命論》一書,對大革命與啟蒙運動、理性主義等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伯克的這種思想奠定了英國保守的自由主義政治的基礎,同時也深深地影響了德國(實際上伯克對德國浪漫主義的影響并不僅僅在政治理論上,也在于美學方面,1757年,伯克發(fā)表的《論崇高與美的兩種觀念的起源》對德國浪漫主義影響很大,同時也影響了康德的美學思想)。啟蒙時代的德國同樣受到理性主義的深刻波及,但在法國大革命之后,卻深受伯克影響,轉向對理性主義、啟蒙運動的批判。 浪漫主義對于理性主義的批判,與康德之于理性主義的批判不同;康德的批判針對的是“理性的濫用”,因而以理性來反思其自身,為理性的效用劃定合理的邊界,防范濫用;而浪漫主義則反對理性的一切意義,否棄理性在一切領域的作用,走向另一個極端,因而訴諸于情感、感性、直覺,尤其是強烈地、狂熱地維護他們的基督教傳統(tǒng),如在諾瓦利斯那里,中世紀的基督教世界就是美好的黃金時代,而他的政治觀就是宗教化原則 --- 只有基督教才能拯救歐洲。 反對個人自由 伯克將“社會”理解為一個“有機體”,德國的浪漫主義則將社會與國家理解為“有機共同體”,因而反對“個體主義”。這一思想一直延續(xù)到到魏瑪共和國時代的保守主義者那里。 浪漫主義的民族主義特征 另一位深刻影響了德國浪漫主義的,是另一個英國人揚格(詩人)。揚格在1759年發(fā)表的《試論獨創(chuàng)性作品》一文,在德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兩年內,被翻譯了兩遍)。揚格說,對創(chuàng)作和對生活一樣寶貴的是, 第一要知道你自己;第二要尊重你自己。要尊重自己, 寧可要自己頭腦的土產(chǎn)品, 而不要最華貴的舶來品, 借來的財富使我們貧困, 而自尊的人很快就看到人們跟著尊重他。這對于當時急需尋找“民族魂”的德國人來說,是極為珍貴的見解。 以賽亞·伯林在談論民族主義時指出, 德國的民族主義是浪漫主義反叛的派生物。(【英】伯林《反潮流觀念史論文集》, 馮克利譯, 譯林出版社, 年版, 第422頁。)被稱為德國浪漫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之父的赫爾德,正是在伯克與楊格的鼓舞下成長起來的。 浪漫主義的反智傾向 德國浪漫主義和啟蒙時代理性主義的區(qū)別在于: “浪漫主義就是對非歷史的推理即理性主義的形式邏輯的反抗, 是感情和想象對純理智主義的反抗, 感情對形式的反抗, 個人主義對體制專橫的反抗, 是為富于同情的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呼吁, 反對只講形式和內容的作法”(【美】J·W ·湯普森《歷史著作史》下卷第三分冊, 孫秉瑩謝德風譯, 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第180-181頁) 如果說伯克對理性主義的批判是沿著英國式的經(jīng)驗主義進行的,經(jīng)驗主義并不等于否定理性;那么德意志浪漫主義顯然走的更遠,他們從對理性主義的批判轉向了對理性本身的絕對否定,從而走向了理性的對立面---- 感性(情感、直覺與宗教信仰)。 英國的經(jīng)驗主義式的保守主義政治并不排斥理性,每一個具體的法案、改革措施、司法案例,都是理性活動的結果,但這些具體的理性成果是不是近于“真理”,則需要訴諸于經(jīng)驗性的社會政治實踐,以觀后效 --- 這就與“一步到位、一刀切”的歐陸理性主義不同;但德意志浪漫主義的政治思想?yún)s既不同于歐陸理性主義,也不同于英國的經(jīng)驗主義思路;它們并不僅僅是反對“理性主義”,而根本上是反對“理性”在政治上的運用,政治不允許訴諸于理性,則要訴諸于理性的對立面--- 感性。感性的學問,就是藝術。因而,他們認為,人的價值觀既然是不可以用理性來厘定,那么“善惡”就要用藝術的激發(fā)來引導,所以特別注重審美。 如果說柏拉圖的理想國的統(tǒng)治者是一個理性主義的哲學家、哲人王的話;那么德國浪漫主義理想中的國王就是一位詩人,藝術家。100年后,藝術家在德國果然做了元首,他就是希特勒。希特勒簡直就是浪漫主義理想的統(tǒng)治者,除了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偉大”情懷之外,他還有著宗教式的狂熱和藝術家的氣質。據(jù)說希特勒的繪畫水平非常高,早年希望去維也納藝術學院學習繪畫,但很不幸沒有被錄取,否則這個世界就會多一個藝術家而不是戰(zhàn)爭狂了。希特勒的那種藝術家的氣質、神經(jīng)兮兮的風格、還有那種宗教式的狂熱,都十分符合早期德國保守派浪漫主義的希望。 以至于以賽亞·柏林說,納粹與存在主義,是德意志浪漫主義的兩個繼承者(伯林,《浪漫主義的根源》)。 總結 綜上所述,將納粹歸結于德國歷史上康德式的理性啟蒙,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誤解。如果歷史果真按照康德式理性主義演進,頂多是走向法國大革命那樣的左之路徑,而不是民族主義式的右翼路徑。對于這個問題,伯林看的十分清楚: 20世紀的極權主義乃是浪漫主義等反啟蒙思潮“最野蠻最病態(tài)的形式”([ 英] 伯林.反潮流:觀念史論文集[ M] .馮克利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 2002 :28.) 人們熟知極左的烏托邦,卻不知其實極右也可以烏托邦。浪漫民族主義之為浪漫, 本就帶有理想主義或烏托邦的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