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俗語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傳承至今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每每讀起這些俗語老話,心中難免浮想起先輩們的生活點滴,字里行間皆是真情流露。這些充滿歲月痕跡的語言,雖然看似樸實無華,但卻非常貼合現實生活,且易于運用,所謂“大智若愚”,或許正是如此。 從古至今,人們都非常注重宗族親情,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觀念,即使橫跨數千年歲月時光,依然未曾改變,并隨之印入我們的生活認知。然而,不論家族大小與否,都避免不了人情交往,而人性往往錯綜復雜,想要統(tǒng)籌協(xié)調絕非易事,尤其在物欲橫流的當下,一旦涉及諸多利益關系,親情更是脆弱不堪,說是“人情比紙薄”也是不爭的事實。 或許正基于此,老祖宗為了讓我們明白處世之道,便總結了這句飽含深意的俗語:“親戚再好,也有三不交”,那么,是哪三種呢?早知道少吃虧! 一、不交唯利是圖的親戚。 “利益”向來是人之所好,但若凡事金錢至上,總想著攫取別人利益,而又不去為之付出,可見這種親戚不交也罷。當你落魄了,有事求他,他卻百般推脫,盡是敷衍。反之,當你富貴了,他便極力討好,百般奉承,以圖他日能幫他一把。所以,這種人壓根不講親情,只曉得唯利是圖,即使大家同為親戚,別人有錢了,而你卻貧窮,二者對待絕對千差萬別,一個媚態(tài)橫生,極盡殷勤,對你卻是刻薄相待,冷嘲熱諷,生怕你這窮親戚占他丁點便宜。 總之,如果平日中有這樣親戚,還是少來往為好,省的見著鬧心,此外,自己也需奮發(fā)圖強,努力拼搏,爭取闖出一片天地,這個當年的窮親戚,也有一天會讓他高攀不起,后悔不迭。 二、不交挑撥離間的親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喜歡挑撥離間的人,想必非常讓人生憤。然而,工作中也就罷了,如果是自己的親戚,那樣絕對是件惡心的事情。比如有的親戚,就看不得別人好,表面對你笑臉相迎,實際人前一套,背后一套,閑來無事還會在你背后說三道四,甚至暗中作梗,陷你眾矢之地。倘若東窗事發(fā),他們還會兩面當好人,弄得自己像個受害者。所以說,對于這類不省心的親戚,唯有遠離之,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三、把借錢當本分的不交。 老話常說,借錢是情分,不借錢是本分。不過,有些親戚實在一言難盡。話說,人這一生起起伏伏,難免遇到一時困難,彼此幫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若依靠親情這層關系,屢次上門借錢,還一口一個理所應當,弄得別人都欠他似的,我想這種事任誰都受不了。不借吧,礙于親戚情面過不去,借了吧,還錢是個問題,總之遇事就想著別人幫他度過難關,自己卻不思上進,好吃懶惰,況且人家的錢來之不易,都是省吃儉用攢下的,平白無故借給你,等到還錢還百般推脫,確實讓人非常氣憤。所以,這種把借錢當本分的親戚,壓根不要搭理,搞不好錢沒還,親戚也沒得做了。因此,遇到此類親戚,就要多加小心了,總之少來往就是了。 其實,人際關系的復雜性由來已久,不論親戚也好,朋友也罷,“人心”向來都無法直視,當然也沒必要過于較真,畢竟大多數親戚還是不錯的,只要懂得用心去維系感情,哪怕發(fā)生一些不愉快,也會轉眼即逝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