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 之前的官方宣傳。 “歷史正劇”。 加上一眾演技擔當?shù)睦蠎蚬牵?/span>王學圻、梁冠華等參演,給觀眾錯覺: 完全復刻史書,1比1展現(xiàn)曾經的大明盛世。 但,很多人忽視了—— 對歷史正劇的定義,每個人的解釋不盡相同。 如果僅因期待落空,就忽視掉這部劇的亮點。 Sir覺得,大虧。 圍繞《大明風華》的爭論,正是當下一個典型。 反映出我們對待當下國產文娛劇目時,糾結的心態(tài): 在看慣浮躁離地的國產劇后,我們期待轉變,甚至急切到產生某種偏見。 而《大明風華》要做的。 正是重塑。 重塑人物 拋掉正劇的包袱,《大明風華》是一部正兒八經的古裝群像劇。 可能很多年輕人會嗑湯唯+朱亞文這對男女主演的CP愛情。 但,在《大明風華》里,率先出圈的。 是男人戲。 朱家五子,一度占據(jù)熱搜。 老戲骨,以明成祖朱棣(王學圻 飾),和太子朱高熾(梁冠華 飾)為代表。 中生代,有漢王朱高煦(俞灝明 飾),趙王朱高燧(欒元暉 飾)。 年輕人,朱瞻基(朱亞文 飾)。 放在明朝永樂年間,這五個天潢貴胄,可謂全天下最有權勢的男團。 《大明風華》真實地讓觀眾開了眼。 按傳統(tǒng),君臣父子,最是無情帝王家。 說遠的。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的故事,每年都會來來回回講幾遍。 諸皇子明爭暗斗,只為博皇帝一笑。 宗法,禮制,把父子之間調教得都不會說句人話。 說近的。 高分劇《瑯琊榜》,梅長蘇精心謀劃幾十集,步步為營…… 為啥? 不過為了讓他皇帝老舅說句真心話。 就連最近大熱的《慶余年》也一樣。 太多這樣壓抑的細節(jié): 慶帝稍稍一大喘氣,長公主、太子、二皇子…… 無不是突發(fā)心臟病般,跪地認錯。 這哪是父子? 當然,他們都沒有錯。 在皇室這個修羅場,父與子,就是最嚴苛、最微妙的競爭關系。 但。 有沒有第二種可能? Sir敢說,從來沒有歷史劇像《大明風華》那么拍。 好玩。 先看人設。 嚴厲的父親,懦弱的大兒子,兩個調皮搗蛋的小兒子,以及一個古靈精怪的小孫子。 五個大男人,湊成一桌熱鬧戲。 要Sir說,這就是大明朝版本的《我愛我家》啊。 劇中一切的斗爭都可以弱化。 比如核心的太子之位爭奪,往大了看,各種波詭云譎的盤外招。 是太子裝傻裝天真也好,漢王充楞性子直也罷,為了討歡心,以謀定儲君之位,這是我們熟悉的。 但往小了看。 不過是一家兄弟之間日常斗嘴,整日互損,父親夾在中間難以抉擇的家庭劇目,這是最小白的觀眾也能看明白的。 說一個寶藏人物。 太子朱高熾。 歷史上,長得極胖,身體有殘疾,但為人寬和,頗有能力。 劇中,讓曾經口若懸河的狄大人飾演,長的胖,行動遲緩,說話結巴,時常連腦子也不夠靈光。 在父親面前,每一次都嚇的連完整話都說不出來,只能靠著兒子出面幫著解圍。 但這樣一個真實歷史人物的趣味性重現(xiàn),卻貢獻了朱家五子中最高的吸粉能力。 面對父親,緊張結巴,之后大喘氣。 好一個憨憨。 當父親要檢查作業(yè)(監(jiān)國成績)時…… Sir更是看到了曾經在學校里的自己。 惴惴不安,可憐兮兮。 問天不靈,問地也不靈。 在父親的強大氣場下,朱高熾被反復摩擦,感覺隨時會崩潰的樣子,忍不住讓人想摸頭安慰。 在皇上面前是這樣,私下更好玩。 佛系地心寬體胖,卻又笨拙地追求精致。 比如,為了減肥,大早上起來練劍,一晚上少吃四碗飯…… 再看臺詞。 滿滿的生活化。 比如,劇中放棄了文言文的之乎者也,放棄了傳統(tǒng)的父皇、兒臣等自帶氣場的叫法。 兄長,就直呼老大。 因為對于朱瞻基來說,從小長在皇宮,這有啥大不了的故事? 不就是你爹和你二叔三叔之間的斗嘴,然后每次都氣壞你爺爺?shù)娜粘!?/strong> 事情,都是可以放在明面上來談的。 朱棣在孫子面前,說兒子的不成器。 朱瞻基,在父親和叔叔們面前,聽他們編排老爺子。 當然,也有出岔子的時候。 前幾集中最有笑點的地方,是朱瞻基當著父親的面,編排二叔。 二叔的腦袋滿地滾 大家不都踏實了嗎 結果? 二叔從父親龐大的身軀后,優(yōu)雅閃現(xiàn)。 再來一個不失禮貌的微笑—— 說 得 好 啊 ~ 哈哈哈。 一瞬間尷尬到空氣突然安靜,在線打臉。 除了在稱呼上,還有日常的口語。 比如“臟話”。 與文官講話,朱棣總保持體面。 但在武將面前,討論戰(zhàn)術時,當即換了一種氣氛—— 叉著腰,“飆臟話”。 語氣馬上轉換成糙老爺們,與武將們瞬間打成一片。 什么是雄才大略? 不用跌宕的劇情襯托,不用浩大的場面硬撐。 巧妙的日常,即可。 誠然,《大明風華》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正劇”。 但。 它也絕不是為了趣味,在瞎編、胡編。 相反,它試圖以日常的角度,打破我們對皇室的固有印象。 這就是我們對《大明風華》理解偏差的地方。 也是Sir認為的,它的亮點之一: 扒掉皇權的外衣,打碎我們對權力的想象。 從人物設計、演員表演,到臺詞表達…… 都在消解刻板的人物,以填充真實的人味兒。 只有當觀眾接受了他們是真實的人。 所有君臣、父子、朝堂、黨爭,才顯得可信可感。 重塑宮廷 古裝劇,通俗點說,一般分為兩大類。 一種女人打架,后宮之爭,如《甄嬛傳》; 一種男人打架,朝堂爭斗,如《大明王朝1566》。 受眾,也涇渭分明。 唯獨《大明風華》,嘗試打破這種邊界。 用亦莊亦諧的風格,去試圖糅合差異。 先看男人打架。 劇中再現(xiàn)了一個永樂盛世的模樣。 鄭和下西洋后萬國來朝。 天朝上國,之于周邊諸國的朝貢與保護政策。 以及永樂朝堂內部,對于建文帝舊黨的警惕引發(fā)的一系列動蕩。 這朝野戲,一點不兒戲。 家庭的煙火氣雖說了很多,但帝王家的無情一點沒少。 到處是手段。 萬國來朝之后,皇帝遭到刺殺。 不論有沒有,是不是,先奪權—— 廢掉太子監(jiān)國權柄。 奪權不夠,再徹查—— 讓老二老三帶人帶兵,把京城查個底朝天。 漢王趙王想作亂,朱棣按兵不動,發(fā)兵設下陷阱,看他們態(tài)度。 雖是父子,亦是君臣。 一旦有動作,立刻誅殺無誤。 即便是最萌的太子朱高熾,他總在父親面前裝傻充愣。 是真的嗎? 可能是,也可以是演戲。 當然,父子倆都對此心知肚明。 這些斗法,藏在日常家庭爭吵之間。 偶爾講透,能讓權力這個詞,更顯猙獰。 再看女人戲。 湯唯的風情自不必談,朱亞文在劇中的角色,在歷史上就是大明早期第一高富帥。 文能提筆繪丹青,武能上陣砍人頭的典范。 撩妹功夫,Sir甘拜下風。 面對女主,大明王朝第一高富帥的霸道總裁范兒。 帶她吃飯,騎馬,射箭,逛詔獄,然后見家長。 但面對家中的長輩們,又是一副乖巧的機靈鬼模樣,安心充當他爺爺?shù)姆稚砗蛡髟捦病?/span> 故事才剛剛開始,朱瞻基就已經靠個人魅力,牢固地鎖住了不少受眾。 但這還只是《大明風華》在打破壁壘的一個嘗試。 更難得的,是它在努力灌溉人味兒的同時,盡力逼出角色的人性。 去神性,說人話。 舉個例子,朱棣。 之前有關朱元璋的造型問題,引發(fā)爭議。 特效制作的朱元璋,陰森恐怖。 但。 很多人忽略掉了,這發(fā)生在朱棣的夢中。 那個站在朝堂上的人不是朱元璋,而是朱棣自己心中所有恐懼的具象。 很少有人能拍出皇帝的心病和恐懼來源。 這場戲Sir特別喜歡。 夢中,朱棣提著刀,穿過一條陰森的走廊,卻來到了上朝的大殿之中。 金鑾殿上,站著父親朱元璋,身邊還有失蹤已久的建文帝。 自己做錯事被抓住的窘迫,得不到父親認可的憤恨,對父親的崇敬與恐懼…… 五味雜陳。 這場戲,才是對劇中朱棣所有謹慎與冷血的解釋: 當皇帝,就像走夜路,拔劍四顧,四處尋敵而不得。 他北伐建功立業(yè),一代人做幾代人的事,不過是為了超過父親,不落人口實,讓自己心安。 他不喜歡太子的仁弱,但又懼怕手足相殘的悲劇在自己家發(fā)生。 他希望家庭和睦,但又知道權力傳承中必須下狠心。 所以他設局,他考驗,是在放縱皇子們自找死路,給他一個結束比賽的機會。 這些糾結,才是這個老頭子最大的夢魘。 不僅是他。 內心的彷徨,也將出現(xiàn)在未來作亂的朱高煦,手刃叔叔的朱瞻基身上。 △ 立下flag的朱瞻基后來果然英年早逝,僅38歲 這是遠超Sir對這部劇期待的驚艷—— 一部所謂的古裝群像劇,居然看到了如此微觀透徹的君王剖析。 雖然直白,但足夠細膩。 這也是《大明風華》的第二個亮點: 難得地捅破了君王的自我保護偽裝,展示他們與普通人無異的恐懼憤怒,更展示出這些情緒背后,都有成長中最深刻的源頭。 重塑“真實” Sir不是要為《大明風華》做無意義的吹捧。 從各種角度,的確能找出它的不合理。 比如,服裝。 設計是張叔平,國內影視劇服裝設計的扛鼎人物之一,9次金馬,11座金像,操刀過《花樣年華》《東邪西毒》《讓子彈飛》《金陵十三釵》等等影壇大作。 劇中,主角們的明代服裝,雍容華麗,大氣十足。 可一經播出,很多人指出,有著不少的歷史錯誤。 有人因此就直接給出差評。 但,這劇真的差到天怒人怨么? Sir先不做評判。 就在前天,于正評價《大明風華》的微博,上了熱搜。 引出了一個問題:什么是對待一部作品的正確態(tài)度? 很多人業(yè)內人士下場討論,比如汪海林。 創(chuàng)作者的文化趣味或有差異,但喜歡作品的觀眾不應該因此被劃分出高低。 說這話,也是因為許多中國觀眾內心,有著對“歷史正劇”的一種偏執(zhí): 即使做不到一比一還原,也應對歷史俯首稱臣地“尊重”。 但真的是這樣嗎? 該這樣嗎? 先說一比一還原,可行性幾乎為零。 Sir讀歷史的時候,曾有過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把二十四史按照歷史記載,一板一眼地拍攝重現(xiàn)一遍。 多震撼??? 呵呵。 當Sir了解到影視工業(yè)的巨大成本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既不可能,也無必要。 在這個評判的維度上,所謂戲劇,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在這個標準下,請同樣,給《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訪記》等等打差評。 對還原歷史的刻薄要求,于藝術創(chuàng)作,無疑是最重的枷鎖,是對藝術創(chuàng)作本身最嚴重的踐踏。 再說“尊重”。 怎么樣才算尊重歷史? 在Sir理解:不言之鑿鑿,不故意造謠。 在此基礎上,應該留有藝術發(fā)揮的余地。 但如果以“歷史”為名,吹毛求疵,全盤否定,Sir認為這是對歷史的綁架。 古裝劇,本是普通人了解歷史的文藝作品。 不應該被一小撮人的優(yōu)越感裹挾,成為學者們才能解釋的專利。 在采訪中,導演張挺也闡述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
說到底,歷史之于我們是什么? 我們總提起那句話: 讀史,以明智。 歷史之于現(xiàn)代的我們,應該是一面鏡子。 以曾經的教訓,警惕我們不墮入深溝;以曾經的智慧,指引我們追求光明。 但當我們要求這面鏡子,選擇性地反射。 只看它的嚴肅,詭秘,高深…… 這不是一張明鏡。 而是被我們控制的,一張魔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