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就是說君子與普通人一樣,對于金錢財富也是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的,只是無論多么向往這份財富,對于金錢的獲得方式依然會非常謹慎,會通過很正當?shù)姆绞饺カ@得錢財,而不是那一些不正當?shù)氖侄危皇蔷唧w什么才是正當?shù)姆绞侥兀?/p> 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對于古人的生平研究,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而這也正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真諦所在。晚清被譽為“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他的人生便是非常典型的由貧而富的過程,而根據(jù)他在家書中對于親人們所說的話,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來的就是,哪怕當下再窮,只要愿意在這3方面花錢,那么最終還是能夠發(fā)財。 第1個方面就是愿意為自己的頭腦花錢,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學須靜也,才須學也”,學習需要靜下心來,而才華的獲得則是需要付出大量的學習,但是學習卻并不僅僅是靜下心來就可以了,它有的時候還需要付出金錢,比如說曾國藩在1836年的時候,因為參加會試失敗,所以決定回去湖南老家。 那一個年代交通很不發(fā)達,所以曾國藩是走的京杭大運河先到了江蘇南京,然后再轉(zhuǎn)道湘江回的湖南,也正是在南京的時候,他看到一套《二十四史》,很喜歡但是很貴,最終他將自己的衣服給賣了買下這套書,每天都至少讀二十頁,于是學業(yè)大進,最終得以成功考中進士。 第2個方面就是愿意為自己的朋友,尤其是那一種對自己有恩的朋友花錢,有句話叫做“朋友多了路好走”,愿意幫助自己的朋友,這樣自己的人生道路自然就能夠越走越寬闊,而對那一些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朋友花錢,那就是一種更為直觀的情緒表達,體現(xiàn)出來的是自己具有基本的感恩修養(yǎng),在未來必要的時候,可以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幫助。 曾國藩在1838年考中進士以后,很長時間都在京城里擔任比較“清貴”的官員,所謂清貴就是說官職地位很重要,但同時工資不是很高,也就是說曾國藩在京城很長一段時間里收入都不是很高,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為自己的湖南老鄉(xiāng)、同榜進士們花了很多錢,甚至為此而專門寫信回家借了一百兩銀子,讓那一些朋友可以度過艱難的日子,后來這些人也大多成為了湘軍中的骨干成員。 第3個方面就是愿意為自己的家人花錢,曾國藩哪怕是在自己也極其艱難的時候,依然不忘囑咐自己的父親與祖父,每年按時給自己宗族中的那一些親人長輩發(fā)錢(這個錢當然是他自己出),而對于自己家中的兄弟子侄那更是盡心盡力地花了很多錢,幫弟弟請老師、給其提供住所飲食等等。 也正是由于曾國藩對于家人極其重視,在自己進步的同時也帶動著家人一起進步,所以最終才有了曾家綿延百年的福澤,而他自己也正是在多位兄弟的幫助下,才成就了湘軍的功業(y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