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人們開始注重原生家庭對于自我的影響,顯然這是對的,也是解開心結的開始。 電影《被遺棄的松子的一生》,看似講述了一個女人悲慘凄涼的故事,實則這一切應該歸結于原生家庭的影響。 松子在自己短暫的人生中,一直尋找真愛,這期間她當過別人的情婦,被別人利用過,更殺害過別人。她一直在尋找一個愛自己的人,可是命運看似如此的不公平。 在一段段的情感關系里,松子一直是那個付出最多的女人,她似乎總是在討好對方,渴求用自己的付出換取另一半的愛。 所以即便她在面對家暴時,也從不反抗。松子之所以會在感情關系里如此卑微,原因在于兒時父親的影響。 兒時的她在家里也是不受父親待見的,即便她努力地討好父親,父親眼里也沒有松子。 她從小感覺不到家的關懷,她渴求被愛,可是等來的卻是失望。與其說松子的一生如此荒唐可憐,不如說一開始原生家庭的影響就操控著她的一生。 很多時候,在我們遭遇了困難,遭受了生活了重創(chuàng)時,我們就會把那些歸結為命。實則不懂得,那其實是你的原生家庭操縱著你的婚姻和人生。 心理學家弗里曼提出了五項原生家庭的重要角色,讓我們更加了解了原生家庭對于夫妻關系的影響。 一、原生家庭塑造著一個人的性格在兒時,我們完全依附于父母之下長大,在這個過程中恰恰是自我開始塑造性格的時候。 一個總是被父母辱罵的孩子,他的性格多是懦弱的自卑的,同時又是渴望被愛、渴望自由的。 所以他們在長大之后,往往畏懼于社交關系,甚至不敢邁出第一步。一個在父母關愛下生長的孩子,他的性格就相對來說更加的積極健康。 一個人的性格具有穩(wěn)定性,這也是由原生家庭所決定的。只有后期,我們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也恰恰是開始做出改變的時候。 在很多的案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原生家庭對于孩子童年造成的心理陰影,可以延續(xù)于他成年。 二、我們的需求其實是在原生家庭的需求兒時如果我們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的話,那么在未來我們也渴望得到另一半的肯定。 兒時在原生家庭里,我們有過什么未被滿足的需求,那么在潛意識里這種需求會一直存在下去。 那么在兩性關系里,我們就會期盼著自己的這些需求得以滿足。 所以我們大多數(shù)人其實都想要在新的婚姻關系里尋求一種可以自我掌控的愛和需求。 在原生家庭中,一直是父母操控著我們,那么在新的關系里,我們就渴望自由,同時也擁有了自我決定權,就會去完成兒時未被完成的夢想。 無論是你的擇偶觀,還是處理事情的態(tài)度,都會或多或少的受當時父母的影響。 比如你兒時缺愛,所以你容易沒有安全感,那么在新的關系里,你就更加渴望踏實,同時也容易患得患失,缺乏自信。 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或是影響著你自己,或是投射給別人。 三、關系上的問題來源于原生家庭如果父母本身是個內向的人,那么孩子以后也會一直延續(xù)父母的交際方式。 因為在原生家庭中,兒時的我們看慣了父母的那一套人際交往模式,所以就無形中認可且適應了這種 方式。他們的價值觀里,也會認同這種存在。 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關系上的問題都是來源于原生家庭未被打開的心結。你在原生家庭里受過什么挫折,那么你就越害怕這件事,這種恐懼是隨著我們長大逐漸產生的,在腦海里根深蒂固。 人們總是從一開始的家庭中積累經驗,然后以這些經驗來指導生活。 在未來的關系里,為了讓自己生活得簡單些,不被一些消極的情緒所困擾和控制的話,我們就要意識到原生家庭影響的存在。 總之,我們應當主動地去正視原生家庭對于我們所產生的一些消極的影響,不要逃避問題,而是應該正視當前的問題。 尋找所有問題的源頭,從一開始解決,那么未來我們無論是對于一段關系,還是對于其他的事,都會有一個相對自由舒適的處理方式,而不是被原生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解開原生家庭的心結,解決原生家庭的痛。 參考資料:《原生家庭》、《認識領悟療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