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 《丹溪心法》 左金茱連六一丸,肝經(jīng)火郁吐吞酸。 再加芍藥名戊己,熱瀉熱痢服之安。 【歌訣總括】 左金丸由吳茱萸、黃連組成,可治療肝郁化火、肝火犯胃的嘈雜吞酸、嘔吐口苦之證。方中加入芍藥,為戊己丸,治療肝脾不和之熱瀉熱痢。 【歌訣詳解】 左金丸所治之證為肝火犯胃證,證候包括肝郁化火和肝火犯胃兩個方面。肝經(jīng)循行布胸脅,肝郁化熱化火可致脅肋疼痛,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肝火橫逆犯胃可致胃失和降,而見嘈雜吞酸、嘔吐口苦。所以左金丸證是以肝郁化火的脅痛口苦和肝火犯胃的嘈雜吞酸、胃氣上逆的嘔吐為主要表現(xiàn),是肝胃同病。針對上述病機,治以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方中黃連擅長于清胃熱,也能清心火,在這里主要是清胃熱作用。本證為肝火犯胃,因此同時要清肝火。此方將大劑量黃連與小劑量吳茱萸相配,可借吳茱萸引藥入肝之性,引黃連入肝經(jīng)而清肝火。吳茱萸在此方中的作用有四個方面:一是疏肝作用。肝經(jīng)有熱、化火,用苦寒的黃連清熱容易涼遏,使肝的氣機郁滯,肝臟喜調(diào)達、惡抑郁,所以用吳茱萸有疏肝的作用。二是制約作用,可以制約黃連過于苦寒。三是降逆作用,針對肝胃不和所致的胃氣上逆,可以和胃降逆。四是引經(jīng)作用,可引領(lǐng)黃連入肝經(jīng)。在用量方面,為了保證這個方是以清肝火為主,所以吳茱萸和黃連的比例是1:6。 總之,本方黃連和吳茱萸相配,辛開苦降,肝胃同治,使肝火得清,胃氣得降,則諸癥自愈。本方加入芍藥后名戊己丸,芍藥可斂陰緩急而止腹痛,合吳茱萸疏肝柔肝,剛?cè)岵倥c清熱燥濕治痢的黃連相配,可治療肝脾不和所致腹痛瀉痢。 【應(yīng)用點睛】 本方可用于急慢性胃炎、胃潰瘍、食管炎、痢疾等屬于肝火犯胃者。臨床應(yīng)用時,本方常作為藥對與他藥配合使用,口苦和噯氣吞酸為本方的應(yīng)用指征。 【名言名句】《醫(yī)方集解》:“此足厥陰藥也。肝實則作痛,心者肝之子,實則瀉其子,故用黃連瀉心清火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則肝平矣;吳茱萸辛熱,能入厥陰肝,行氣解郁,又能引熱下行,故以為反佐。一寒一熱,寒者正治,熱者從治?!?/p> 左金丸 《丹溪心法》 【組成】黃連六兩(180g) 吳茱萸一兩(30g) 【用法】上藥為末,水丸或蒸餅為丸,白湯下五十丸(60g)(現(xiàn)代用法:為末,水泛為丸,每服2~3g,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用量參才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主治】肝火犯胃證。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方解】本方證是由肝郁化火,橫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經(jīng)脈布于脅肋,肝經(jīng)自病則脅肋脹痛;犯胃則胃失和降,故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象弦數(shù)乃肝經(jīng)火郁之候?!端貑枴ぶ琳嬉笳摗氛f:“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火熱當清,氣逆當降,故治宜清瀉肝火為主,兼以降逆止嘔。方中重用黃連為君,清瀉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橫逆犯胃;黃連亦善清瀉胃熱,胃火降則其氣自和,一藥而兩清肝胃,標本兼顧。然氣郁化火之證,純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結(jié)不開,又慮折傷中陽,故又少佐辛熱之吳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氣條達,郁結(jié)得開;一者反佐以制黃連之寒,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氣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領(lǐng)黃連入肝經(jīng)。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為佐使。二藥合用,共收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辛開苦降,肝胃同治,瀉火而不至涼遏,降逆而不礙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氣得降,則諸癥自愈。 本方一名回令丸,《醫(yī)方集解》又名萸連丸。 左金丸與龍膽瀉肝湯,皆用于肝經(jīng)實火,脅痛口苦等證。但左金丸主要用于肝經(jīng)郁火犯胃之嘔吐吞酸等證,有降逆和胃之功,而無清利濕熱作用,瀉火作用較弱;龍膽瀉肝湯主要用于肝經(jīng)實火上攻之目赤耳聾,或濕熱下注之淋濁陰癢等癥,有清利濕熱之功,而無和胃降逆作用,瀉火之力較強。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證的常用方。臨床應(yīng)用以嘔吐吞酸,脅痛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黃連與吳茱萸用量比例為6:1。吞酸重者,加烏賊骨、煅瓦楞以制酸止痛;脅肋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強疏肝和胃之功。 3.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 【附方】 1.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黃連 吳茱萸 白芍各五兩(各10g) 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6g),濃煎米飲下,空心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亦可作湯劑,水煎服)。功用:疏肝理脾,清熱和胃。主治:肝脾不和證。胃痛吞酸,腹痛泄瀉。 2.香連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黃連 吳茱萸 二味同炒,去吳茱萸,加木香。功用:清熱化濕,行氣化滯。主治:濕熱痢疾。下痢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左金丸、戊己丸、香連丸同具苦降辛開的配伍方法。不同點在于:左金丸黃連六倍于吳茱萸,重在清肝瀉,火和胃降逆,主治脅肋脹痛、嘔吐吞酸的肝火犯胃證;戊己丸連、萸等量,即清熱與開郁并重,加白芍以和中緩急,主治胃痛吞酸、腹痛泄瀉的肝脾(胃)不和證;香連丸連、萸同炒后去吳茱萸,意在清熱燥濕為主,加木香以行氣止痛,主治濕熱痢疾,膿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丹溪心法》卷1:“肝火脅痛。” 2.方論選錄 吳謙,等《醫(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卷4:“左金丸獨用黃連為君,從實則瀉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勢;吳茱萸從類相求,引熱下行,并以辛燥開其肝郁,懲其捍格,故以為佐。然本氣實而土不虛者,庶可相宜?!?/p> 注意警示:本文內(nèi)容僅為普及中醫(yī)知識,僅供參考,不做為處方,不構(gòu)成任何之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辯證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