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劇吐 妊娠后由于機體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可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癥狀,可有頭暈、倦怠、擇食、食欲不振,輕度惡心及輕度嘔吐等相關癥狀,這些統(tǒng)稱為早孕反應。這些輕微的癥狀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規(guī)律,但是有些患者表現(xiàn)非常明顯,早孕反應嚴重,惡心嘔吐頻繁,不能進食,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狀況,這種情況稱為妊娠劇吐,在中醫(yī)學中稱為“妊娠惡阻”。 由于妊娠后屬于特殊群體,不能隨便亂用藥,在歷史上藥物為此曾留下的悲劇還記憶猶新,治療妊娠反應的藥物反應停在歷史上留下了沉痛的悲劇,1961 年“海豹兒”出現(xiàn),從1962 年5 月至1963 年3 月,僅10 個月中在西德就有5500 名“海豹兒”出生,還有相當多的孕婦出現(xiàn)流產、早產和死產,在英國發(fā)現(xiàn)了8000多例。一直在警醒著人們,為醫(yī)藥史上沉痛之教訓!針灸治療本病既無副作用,又有很好的療效,故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一、辨證分型 1. 脾胃虛弱型 患者妊娠早期出現(xiàn)惡心,嘔吐,甚則食入即吐,口淡,嘔吐清涎或食物,脘腹脹悶,頭暈身疲,倦怠嗜睡。舌質淡,苔白,脈沉滑無力。 2. 肝胃不和型 患者妊娠早期出現(xiàn)嘔吐,可見吐酸水或苦水,胸脅脹滿,不思飲食,噯氣嘆息,煩渴口苦。舌淡紅,苔薄黃,脈弦滑。 二、治療 1. 基本處方 足三里、內關、公孫、中脘。 2. 配穴 脾胃虛弱者配脾俞、胃俞;肝胃不和者配太沖、陽陵泉。 3. 操作 用平補平瀉法,不宜用瀉法也不宜用補法。補則宜致胃氣上逆,瀉則宜傷胎氣,因此補不宜太強,瀉而不可過,所以宜用平補平瀉法。針刺時宜用細針,手法不可過強,針刺不宜過深,尤其是腹部中脘穴,在妊娠3 個月之前可以針刺,3個月之后禁針。留針30 分鐘,每日或隔日1 次。 【探討】中脘是胃之募穴、腑之會,有通調腑氣、和胃降逆的作用;足三里是胃腑之下合穴,有降胃氣、健脾胃的作用;內關為心包經(jīng)之絡穴,通于三焦,有宣上導下的作用,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于陰維脈,“陰維為病苦心痛”(《難經(jīng)·二十九難》),故是治療嘔吐之要穴;公孫也是絡穴之一,通于胃,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通于沖脈,“沖脈為病,逆氣里急”(《素問·骨空論篇》),內關、公孫合用是八脈交會穴之配用,諸穴配用,則和胃平?jīng)_,降逆止嘔。針刺治療本病有較好的作用,筆者曾以本法治療多例患者,針刺療效均較滿意,一般經(jīng)3~5 次的治療即能有效改善其癥狀。但是孕婦是特殊群體,對于懼針、習慣性流產的孕婦慎針,對于嘔吐劇烈,持續(xù)時間較長的患者,應排除葡萄胎、病毒性肝炎等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