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天之功》 介子推是春秋時期晉國的賢臣,又名介之推,后人尊稱他為“介子”。 晉獻公寵幸驪姬[lí jī],想廢掉太子申生,改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太子,于是引發(fā)內(nèi)亂。太子申生被驪姫陷害致死,晉獻公的另外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感到害怕,于是出逃了。跟隨重耳避難的賢士主要有五人,即狐偃[yǎn]、趙衰[cuī]、魏武子、司空季子和介子推。 重耳逃亡時,經(jīng)常吃不飽飯、睡不好覺。有一年逃到衛(wèi)國,一個隨從偷光了重耳一行人的錢糧,逃入了深山。重耳一行人沒有了糧食,饑餓難當,只好向農(nóng)夫乞討,可他們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nóng)夫戲弄了一番。為了讓重耳吃上飯,介子推到山溝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與采摘來的野菜一同煮成湯給重耳喝,當重耳知道湯里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要好好報答介子推。 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到晉國,成為了晉文公。之后,重耳封賞這些隨他逃亡的近臣,對他們賜官封地。可是,介子推并沒有跟著回來,他說:“我忠于國君不是為了當官,也不是為了受封。您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到晉國,可以當一國之君了,那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我要回家服待我母親。”就這樣,介子推回家奉養(yǎng)母親去了。 他的母親知道兒子這些年來一直跟著重耳,現(xiàn)在重耳成了國君,兒子反而回來了,很不理解,說:“重耳當了國君,跟你一起的那些大臣都在受封領賞,你怎么就回家了?”介子推說:“我已經(jīng)盡完忠了,現(xiàn)在該盡孝了。我不追求賞賜,也不需要賞賜,更不需要當官。”他的母親說:“你跟了他這么多年,你也有功勞哇。因為有你保護他,所以他最后才成了國君。”介子推謙虛地說:“不對,他成為晉國國君,不是哪一個人的力量,而是上天的力量,是上天讓他當上國君的。我決不能貪天之功,把上天的功勞歸于自己?!?/span> 釋義:貪:貪圖。天:上天。把上天的功勞歸于自己。后泛指把別人的功勞算到自己的賬上。 啟示: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視之為迂腐,然則體現(xiàn)了正道之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無數(shù)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構(gòu)成中華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奸偽欺罔、人世謬舉的憤懣,他“割股食君”實乃“食國”,正是中華民族正道愛國傳統(tǒng)美德的體現(xiàn);在介子推身上蘊涵著對祖國的深沉赤誠的愛戀之情。晉獻公嬖[bì]驪姬,殺申生,昏于家,亂于國,而重耳則成為振興晉國的希望。介子推的行為是他篤信愛晉國須愛重耳的自然表露。反義詞:功成不居 ▲成語故事內(nèi)容源自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成語故事》
▲齊白石作品《海棠蜜蜂》1942年作;圖片源自中國書畫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