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家潘公凱 跨界有好處 沒什么壞處 對于一位現(xiàn)代畫家來說,畫出貌似古人的畫并不難,難的是畫出現(xiàn)代感,卻又不奇險偏狹。潘公凱的畫,脫去了傳統(tǒng)文人畫常具有的小趣味,而具有大氣磅礴之感。現(xiàn)代人的宏大視野,現(xiàn)代生活的動感,都在畫作中得到了集中的體現(xiàn)。 晨露 | 立軸 | 水墨紙本 | 66×57cm 潘公凱生于1947年,其父親潘天壽一直在美術學院教學,潘公凱從小在美術學院的院子中長大,耳濡目染之下,潘公凱卻沒有馬上走上美術之路。 潘小時候比較內(nèi)向,安靜,對科技的興趣特別大。小學三年級能自己制作電子管收音機,還參加了少年兒童科技博覽會。 荷花 | 鏡心 | 設色紙本 | 69×68cm 潘的大哥同樣也是對科技更為感興趣,他一直都沒畫過畫。潘公凱讀小學的時候,大哥已經(jīng)是學工科的大學生。哥弟倆“背離”家學淵源,父親潘天壽并不在意?!爱斃蠋煏r間長了就會明白,看一個人成功與否不能看一時。他對我和我大哥讀書很信任,幾乎從來不問你們在學什么,考了幾分?!迸斯珓P說。 花卉 | 四屏 | 設色紙本 | 136×34cm ×4 考高中時,潘公凱本來想學理科,但初中的美術老師覺得他畫畫有天分,就自作主張?zhí)嫠麍竺麉⒓诱忝栏街械娜雽W考試,結果潘公凱考了第一名。 “我父親并沒有教過我畫畫,但是在傳統(tǒng)文化方面對我是有引導的,比如希望我讀唐詩宋詞、練書法,他會幫我找一些字帖之類的向我建議,我自己下功夫?!?/span> 附中的美術系教的基本就是西洋繪畫的基本功,潘公凱大部分時間是在畫素描、水粉、色彩,偶爾會學中國繪畫基本功——白描,用毛筆很工整地畫人物。 江南春 | 鏡心 | 設色紙本 | 68×68cm 總歸有點不情愿,所以潘公凱在附中讀書時“不是很用功”,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課外。因為住校,做各種科技小玩意的材料沒法帶到學校去,他對科技的興趣就逐漸轉移到文學和哲學上。 潘公凱附中沒讀完,“文革”就開始了。后來工宣隊進駐,把學生分派出去工作。潘公凱主動提出要去浙江最窮的地方,之后去了浙江溫州旁邊的文成縣。他帶了一點油畫顏料下去,畫了不少寫實的宣傳畫,“用美術方式為農(nóng)民服務”。 夏趣 | 立軸 | 水墨紙本 | 69×45cm 潘公凱真正學國畫是在“文革”結束后?!盎A還在,也開始進入初步探索,畫過許多風格的?!彼钤缡菍W畫寫意人物,受李震堅、方增先影響,走浙派人物畫的路子。 之后他開始整理潘天壽的理論。潘天壽的觀點是“中西繪畫,要拉開距離”:“父親喜歡以山峰為喻,‘拉開距離’的策略,不是站在中國繪畫的高峰看西方繪畫的高峰,而是立足于更高更遠的戰(zhàn)略點上看中西繪畫兩座高峰。因此他反對將兩座高峰上的土搬下來填平兩峰間的山谷,否則就會失去各自峰頂?shù)臒o限風光。” 自1985年以后,潘公凱專注于水墨花卉,開始臨摹,研究吳昌碩“文人氣濃厚又有力度”筆墨風格。 文人畫系統(tǒng)發(fā)展到民國,發(fā)展到20世紀,最主要的代表人物的作品就是寫意花卉,潘公凱就從寫意花卉這里接起往下走。 新春 | 立軸 | 設色紙本 | 68×66cm 1980年代末,潘公凱提出“綠色繪畫”概念——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有機和諧為內(nèi)在意蘊的繪畫。在他看來,“回歸自然”既是傳統(tǒng)的,又是現(xiàn)代的,可以是中國傳統(tǒng)精神與世界未來潮流的匯合點。至今,潘公凱相信,正是在這個匯合點上,未來的中國繪畫可以站穩(wěn)腳跟,走向世界。 “不要在傳統(tǒng)與當代之間劃上一條割裂的鴻溝,跨界有好處,沒什么壞處?!薄斯珓P 鴛鴦 | 鏡心 | 設色紙本 | 136×68cm 如果只將潘公凱的身份局限于中國畫大師、美術學院院長,是不恰當?shù)?。后來由于工作和任務的需要,潘公凱開始研究美術史、美術理論、裝置藝術、建筑設計等,而這些主要都通過自學、自悟達到了一種境界: 出版論文集《限制與拓展》、專著《潘天壽評傳》、《潘天壽繪畫技法解析》;主編《潘天壽書畫集》(獲國家圖書獎)、《現(xiàn)代設計大系》;編撰《中國繪畫史》、《中國現(xiàn)代美術之路》;擔任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展陳總設計師;創(chuàng)作參加第五十四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裝置作品——一件結合了傳統(tǒng)水墨繪畫和現(xiàn)代科技表現(xiàn)的裝置作品…… 仲夏 | 鏡心 | 紙本設色 | 48×140cm 這些常人看來似乎沒有太多關聯(lián)的事情,幾大原本毫無必然邏輯聯(lián)系的專業(yè)領域竟非常自然和諧地同時并存在潘公凱這個特殊的藝術家個體身上不得不承認,跨界奇才這個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極佳的詮釋。 中國美術館新館方案設計 裝置作品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