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笑宇5小時前 “子午谷奇謀”是可行的。 在談論這個戰(zhàn)術計劃前首先是要在戰(zhàn)略上分析漢魏之間的態(tài)勢。 1.論綜合國力(在當時的生產(chǎn)力水平上就是人口和可耕地的多少)魏(曹)是占據(jù)壓倒性優(yōu)勢。漢(蜀)若不拼死一搏,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有死路一條。"不伐賊,王業(yè)亦亡。惟坐而待亡"這一點無論是當時還是后世是無爭論的。這也是為什么后諸葛亮時代漢內(nèi)部大多數(shù)主張投降。 2.論軍事力量漢最致命的還不是兵力比魏少,而是缺乏騎兵,缺乏戰(zhàn)場控制力和戰(zhàn)略、戰(zhàn)役機動能力。 3.論后勤能力受地理條件的限制補給損耗遠大于魏。曹操在世時劃定的關中防線,一直沿用到司馬懿。只要魏軍堅守住,不用出擊。漢軍自己就會因為糧食耗盡被迫撤退。諸葛亮幾次北伐均驗證了這一點。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若欲“興復漢室;克復中原”或者保證偏安割據(jù),漢只能也必須克復關中。無殽函之險未必不能保關中,關鍵是要能控制隴右,奪得隴右就能建立騎兵,有了騎兵就能爭奪關中平原(安史之亂時,唐控制了隴右雖丟了長安,最后也奪回了潼關天險)。而且控制了隴右對于關東來的魏國援軍來說,就面臨兩線作戰(zhàn)的態(tài)勢(類似國軍解放戰(zhàn)爭時在東北面臨解放軍北滿和南滿兩線作戰(zhàn)的態(tài)勢)。而無關中則西蜀必不保,這是被歷史一再證明的。而為達到這個目的鑒于魏漢軍事力量對比,漢必須以賭國運之決心傾全力一搏,一波流偷襲奪取長安。 為什么是長安? 一是長安不僅是關中重鎮(zhèn),更是西漢舊都、東漢陪都具有強烈的政治影響力。奪取它能鼓舞天下反曹魏集團政治勢力的士氣。東吳必趁火打劫,不管它能否北伐成功必牽制曹魏軍事有生力量,對魏形成東南兩線夾擊之勢,為漢爭取時間。 二是奪取長安能割斷隴右與關東的聯(lián)系。以政治手段鼓動羌人造反,以控制馬匹產(chǎn)地,許以重利直接以羌人組建騎兵集團,只要控制了隴右,即便長安得而復失亦不是問題。 偷襲是否可能成功呢?可能。 一是劉備死后,無論是魏還是吳都認為漢是茍延殘喘,就等著魏整理好內(nèi)部消滅它,沒有人想到漢能主動出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使天下震動,三縣(郡)叛魏。 二是當時中國政治結構是中央與地方門閥聯(lián)合統(tǒng)治,洛陽對地方的控制不像隋唐后那樣嚴密。而門閥只忠于自己家族的利益對中央的忠誠度是約等于零的。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快,目的不在于殲滅關中魏軍主力而是奪取長安。奪取長安后再尋求瓦解消滅關中魏軍主力。搶在關東魏軍援軍到達前誘使羌人叛魏。出子午谷是最可行的方案。風險是巨大的,收益也是誘人的。除此別無他法,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那么諸葛亮為什么沒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呢? 根本原因不在于戰(zhàn)術上的可行性,而是戰(zhàn)略上的目標不同。 魏延一以貫之是要“興復漢室、克復中原”,最后他也是死在這上面了。為了這個目標甘冒奇險,反正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萬一成功了,則是蓋世奇功,復漢元勛。不成功亦不過是漢早滅亡幾十年。諸葛亮則不同,名為北伐中原還于舊都,實為攻勢防御,諸葛亮對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信心不足。加之本錢小,保本思想嚴重,自是不敢冒險。所謂:“穩(wěn)住別浪”可是歷史一再教育我們,穩(wěn)扎穩(wěn)打僅適用于本錢厚的,越怕輸越輸。劉帥說的:“五行不定,輸個干干凈凈!”。 還是司馬懿最了解諸葛亮啊!“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假如,當然歷史不存在假如。 假如諸葛亮能揚長避短 (“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yōu)於將略”) 甘于效仿故漢丞相蕭何(或者劉禪能夠鎮(zhèn)住諸葛亮),坐鎮(zhèn)漢中,籌措輜重,謀劃西羌。魏延以大將軍統(tǒng)軍于外,歷史未必不能改寫。劉禪不是劉備,諸葛亮的性格也不是蕭何,魏延也不是韓信。漢(蜀)該著滅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