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禪修班的課前交流中,有一位居士修行非常精進,但是有一點非常困惑,說道: 五戒之中,不殺、不盜、不邪淫、不飲酒都能做到,唯有不妄語做不到! 那么,工作生活中全部是大實話,有時候不大現(xiàn)實怎么辦? 1、妄語第一惡 實語第一善 佛在《正法念處經(jīng)》中說: “實為第一善,妄語第一惡,舍過取功德,是人人中勝?!?/p> 說實語是第一善,說妄語是第一惡,拋棄妄語的過失而得到說實話的功德,這樣的人最勝。 2、說妄語有十罪 經(jīng)中說,妄語有十種罪業(yè)。 ①、??诔?/p> ②、善神遠離自己,非人反而得到便利。 ③、即使自己說實話的時候,人也不會相信。 ④、不能參與智者們的討論。 ⑤、經(jīng)常遭人誹謗,壞名聲傳遍天下。 ⑥、不被人尊敬,好心教人也無人相信。 ⑦、常有憂慮。 ⑧、種下了誹謗的因緣。 ⑨、臨終后入地獄,受地獄之苦。 ⑩、再轉為人道中常常被誹謗。 經(jīng)中還說,種妄語的因,得到輕賤的果報。受地獄重苦。迷法亂真都是由于妄語引起的。 3、不說妄語的十種功德 佛在經(jīng)中說,休息妄語獲十種功德。 ①、眾人擁戴,一言九鼎。 ②、任何地方,乃至天宮,說話中正。 ③、嘴里有像優(yōu)缽羅花一樣的香味。 ④、無論人間還是天上,自己信任度極高,乃至一人就能為他人作證或擔保。 ⑤、受人愛戴和尊敬,遠離各種疑惑。 ⑥、總說真實的話。 ⑦、心里清凈。 ⑧、永不說諂媚的話,說話卻到好處。 ⑨、時常歡喜。 ⑩、臨終后生到善道。 如果能用這樣的善根回向無上菩提的話,這樣的人不久就能得到無上智慧直到證得菩提之時。 4、妄語的種類 ①、上人法妄語 上人法是指賢圣所修所證的法。比如:三十七菩提分法以及種種的三昧法門;所證法,如所證得的三賢十圣的階位。 沒有證得而說已經(jīng)證得,這就是上人法大妄語。 出家人說此妄語破根本戒,居士說此妄語破五戒中的不妄語戒。 因此,即便修行人有一定的境界,也見到了一些景象,但也不能隨便說,說者與聽者難以真實領會。 ②、大妄語 佛經(jīng)中有一則公案說: 迦葉佛出世時,一位比丘尼破了根本戒,其他比丘尼將她從僧團中開除,于是她到處毀謗比丘尼眾,結果死后轉生為餓鬼。 這樣的刻意地誹謗佛法僧就屬于大妄語。 ③、中妄語 為了某個目的,說假話誘使他人。 中妄語的人非常之多,不經(jīng)意間就會犯此罪業(yè)。 比如,有的為了弘揚佛法就說,某某寺院燒香非常靈驗,看到菩薩頭上有光環(huán)啦...... ④、小妄語 本來見到而說沒有見到。本來是知道而說不知道。用妄語開玩笑等等,都屬于小妄語的范疇。 ⑤、方便妄語 如果目的是怕麻煩別人,沒吃飯卻說吃過了,沒有看到而說看到了之類,屬于方便妄語。 其目的既不是為了傷害、欺騙他人,也不是為了個人利益,通常是沒有妨礙的。 ⑥、有功德的妄語 如果為了眾生的利益而說假話,即使說了也沒有罪過。 據(jù)記載: 有一位老比丘在山里,一天一只獵人正在追趕一只鹿,鹿從比丘的身邊跑過去。當獵人過來詢問的時候,老比丘為了救鹿的性命,錯指了方向。 老比丘所以這么做完全是為了救助鹿而發(fā)的慈悲心。 即使是說了妄語,卻沒有罪過。 如果用菩薩戒恒量的話,這樣的妄語還有功德。 在菩薩戒中,為了眾生的利益,可以殺人、偷盜。但必須注意,前提是沒有絲毫的利己之心摻雜其中,不能為自己的貪欲而找借口。 如果不能完全確定自己的發(fā)心,決不能用這樣的妄語,輕易火中取栗!也必須要注意不能觸犯世間的法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