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子》(8)不為與不能 翁武俠 孟子講了一個“以牛易羊“的故事,贊揚了這個故事里的主人公齊宣王大有”仁慈“之心,說得聽者齊宣王泛出些許的喜悅之情,還想繼續(xù)地與孟子交談下去。 齊宣王很高興地對孟子說:“我想起《詩經(jīng)》里有這么一句話:別人有什麼心思,我能揣測出。這句話好像就是說的先生您吧。先生真的有先見之明 “ 齊宣王心情輕松了,不經(jīng)意間也引經(jīng)據(jù)典地夸獎了孟子兩句。 “我自己這樣做了,反過來想想為什麼要這樣做,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倒是您老人家這么一說,我的心便豁然開朗了?!?/p> 齊宣王繼續(xù)夸獎。 “但您說我的這種心態(tài)與用道德統(tǒng)一天下的王道相合又怎麼理解呢?” 齊宣王還是沒有弄懂孟子說的道理或邏輯關(guān)系,憑這一點所謂的仁心,道德和王道,就能統(tǒng)一天下了?兩者似乎還相差十萬八千里。 齊宣王高興,孟子也高興,齊宣王想交談,孟子也想交談,客隨主便,何樂而不可。齊宣王的提問,孟子是很愿意回答的。 兩種荒唐的說法,孟子用邏輯上的歸謬法清楚地闡明這等事理的不合理。 孟子便接著說:“如今大王您不忍殺害一條活生生的牛,大王的仁慈之心而顯見,這樣的恩惠能夠施及動物,可大王您卻偏偏不能夠施及老百姓,是為什麼呢?一根羽毛拿不起,而是不愿意用力氣拿的緣故;一車柴草看不見,是不愿意用眼睛看的緣故;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yè),是君王不愿意施恩惠的緣故。所以大王您沒有能夠用道德來統(tǒng)一天下,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p> 說了半天,齊宣王在孟子口中得到的有點“仁慈“的褒獎只是表現(xiàn)在對待動物的身上,而在對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卻”偏偏不能夠施及“。孟子此話話鋒轉(zhuǎn)得快,話境突變,則此到彼,全是指責(zé)和抱怨。大王,您就是那個荒唐事情里的荒唐人,能舉三千斤,拿不起一根羽毛,仁政之治,道德之規(guī),您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指著脊梁骨的指責(zé),孟子敢說,齊宣王敢聽,兩人都不簡單。 宣王說:“不愿意做和做不到有什麼區(qū)別呢?”他還想繼續(xù)探討下去。 兩個行為,兩個比喻,兩個道理,簡單明了。孟子明白,齊宣王應(yīng)施行仁政,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愿,齊宣王卻不大明白,不是不愿意施仁政,而是現(xiàn)在還做不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懊献拥赖乱?guī)范中仁政主張中的“親親”原則即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guān)系,在這里就表露無遺了。仁慈之心,仁義之舉,法先王,習(xí)德心,是可以由小到大,由表到里,由點到面,由己到人的。這么明白淺顯的道理,這么容易施行操作的事情,不明白大王為什么不能做? 孟子是信奉“人之初,性本善”的,認(rèn)為“仁、義、禮、智”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東西,作為一國之大王,是具有這些仁德之心的。有仁德之心,那么,使國家國安民豐,風(fēng)平浪靜,才是應(yīng)該做的事情。 推恩德,安定天下好,還是結(jié)仇怨,戰(zhàn)火紛飛好,這是大王要稱一稱量一量的事情 ,這是大王要考慮要比較的事情。孟子最后的陳述表明了態(tài)度和要求。 一個“不”字,否定了孟子的一切言語和努力。兩條道上行駛和車,沒有一點的交匯處,各想各的,各說各的,剩下的還是各自的明明白白或不明不白。 在孟子面前,事情是可為和能為的,齊宣王面對的,卻是不為和不能為。孟子多是理想的東西,宣王多是現(xiàn)實的考慮。你說他可為,他裝睡也要說不可為,最終是說不到一起去的。 孟子與齊宣王的這段對話,其中包含的人事道理也不少。不能的事情不去做,不為的思想要克服;自身自省,推己及人,做好自己先立人,才能達(dá)濟(jì)身邊和社會;對人對事應(yīng)權(quán)衡知輕重,度量知長短,明白自己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明白自己和周邊人際的差異,可知自己什么能行,什么又不能行。 2019年12月10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廣到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hù)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廣到愛護(hù)別人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