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陳巨來咱得先聊聊他的師父趙老師。 趙叔孺,幼名潤祥 ,字獻忱,號紉萇,字叔孺,以字行,浙江鄞縣人。生于四明望族,家學淵源,聰慧好學。 趙叔孺青年時在福建著名收藏家、岳父林穎叔家閉戶讀書3年,林氏收藏法書、名畫、璽印、金石、古器甚富。趙叔孺潛心研究三代吉金文字、唐宋元明古跡,識見甚廣。辛亥革命后,定居上海鬻藝自給30余年,以金石書畫馳名海內外。 陳巨來印稿 趙叔孺書工四體,行楷出入趙孟頫、趙之謙,尤工小篆,兼精篆刻。繪畫以畫馬及花鳥為著。篆刻初宗浙派,后承汪關的傳統(tǒng),亦吸收了一些趙之謙的方法,力攻漢鑄印與元朱文印。他的圓朱文印吸收了商周彝器金文、玉箸篆的結構特點,又參以鄧石如、趙之謙的新體,其印風嚴謹醇古、雍穆超逸,與吳昌碩雄冠印壇。 正如陳巨來在《安持精舍印話》中稱:“邇來印人能臻化境者,厥惟昌碩丈及吾師趙叔孺先生,稱一時瑜亮。然崇昌老者每不喜叔孺先生之工穩(wěn);推叔孺先生者輒惡昌老之破碎。吳趙之爭,迄于今日。余意,觀兩公所作,當先究其源。 安持精舍印存 昌老之印,乃由讓之上溯漢將軍印,朱文常參匋文,故所作多為雄渾一路。叔孺先生則自?叔以上窺漢鑄印,朱文則參以周秦小璽,旁及鏡銘,故其成就開整飭一派。取法既異,豈能就同。”趙叔孺的印作章法均稱,線體光潔挺勁,故其所作秀麗典雅、珠圓玉潤、雍容大方,對精工一路的細朱文發(fā)展有重要貢獻。 趙叔孺及室弟子數(shù)十人,卓然成家者有沙孟海、陳巨來、方介堪、葉潞淵等。趙氏精鑒別,金石書畫收藏甚富,且多精品,著有《二弩精舍印譜》、《漢印分韻補》、《趙叔孺畫冊》等。 金石書畫印 陳巨來(1905- 1984),字巨來,以字行,一般都是稱之為安持老人,齋號也就謂之安持精舍,是浙江平湖人。曾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文史館館員,以善刻圓朱文印而馳名于世,當代很多名畫家的印大多出自他手,例如張大千、吳湖帆、葉恭綽等人所使用的印章也都出其手。 巨來幼承家學,后來拜師趙叔孺門下,時年19歲,篆刻取法于秦漢古璽,以刀法細膩、章法工整見長。所作朱文印多用圓朱文,尤得玉箸小篆之妙,追求明快、勻靜、精細的線條美,具有出神入化的造型能力。 陳巨來的朱文 其印線條細若游絲而挺如曲鐵,章法疏密有致,于平整中秀出幾許淡逸。白文印多以漢鑄印出之,風格明快勻凈而精細,結篆凝重端莊,工而不板,線條方圓相濟,生動古拙。師傅趙叔孺評他的作品:“篆書醇雅,刻印渾厚,圓朱文為近代第一。”其圓朱文印創(chuàng)造出一種崇高的靜穆境界,有獨特成就,享譽印界。 圓朱文為近代第一 陳巨來為民國印壇中極有影響的篆刻家,一生刻印三萬余。所輯《安持精舍印存》,在世界的許多地區(qū)出版,流傳甚廣,還有《古印舉式》、《安持精舍印話》行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