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長恨歌》,堪稱千古絕唱。這首詩歌從選題、結(jié)構(gòu)、內(nèi)容,均堪稱完美,是享譽海內(nèi)外的唐詩代表性作品。 我從10多歲起,就非常喜歡這首詩歌,少年時達到全詩熟悉能誦的程度。之后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對此詩歌的喜歡程度可以說是有增無減。前幾年還買了好幾本《長恨歌》的學術研究著作進行研讀。 我一直期待聽到對《長恨歌》有水平的鑒賞和講解課程,結(jié)果不能如愿。 聽不到反而更好,我決定自己來做這個講解和鑒賞的工作。 本文大體根據(jù)2019年1月8日我的微信講座“《長恨歌》賞析”整理,有部分刪改。 一、創(chuàng)作背景 首先,介紹一下本詩的作者和創(chuàng)作的背景。 《長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白居易是唐朝李白、杜甫之后的詩壇領袖。白居易少年成名,16歲時初到長安,把詩作投贈詩人顧況。顧況看到詩稿封面上看到“白居易”三字,便幽默地說:“長安米貴,白居可不容易!”等到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句時,顧況驚為天人,感嘆說:“此子能寫出如此佳句,居住天下又有何難?我之前說的話只是開玩笑罷了。” 由于“意見領袖”顧況的推崇,少年白居易名動長安城。 在創(chuàng)作《長恨歌》時,白居易已經(jīng)35歲,應該說是處于人生的低潮期。原因有三:1、他當時還沒有成家。對于秉承“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觀念的古人來說,這可是很大的問題。沒有成家的原因,源于他有20年斬不斷的情絲。因為身份懸殊,他與農(nóng)家女子湘靈的戀情被白母堅決反對,剪不斷理還亂的相思,讓他心情很郁悶。第二、他的仕途并不如意。白居易28歲考中舉人,29歲考中進士,32歲才參加工作,35歲之時,還是個低級別的縣尉小官,想讓皇帝知道“白居易”這三個字,豈非千難萬難?第三,縣令對他無感。畢竟白居易29歲中進士,是當屆最年輕的,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容易招惹妒忌。 因此,當時白居易的基本情況就是事業(yè)不順,心情不好,公務不多,經(jīng)常借機到周邊地方游山玩水排解煩悶,也結(jié)識了一些相同嗜好的朋友。 下面是我在寫華清宮游記時介紹的《長恨歌》創(chuàng)作背景: 某日他和友人陳鴻、王質(zhì)夫同游仙游寺。此寺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與蕭史的愛情故事發(fā)生在這里,稱仙游。 好友夜話之時,改變大唐國運的安史之亂已經(jīng)過去半個世紀,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的愛情故事卻依然膾炙人口。在仙游之地,個人20年無果戀情的苦澀。天才橫溢,16歲就名動京師的白居易,他的文思需要宣泄,他的苦悶需要傾訴,他的才華需要揮灑,他在這里遇到了最好的創(chuàng)作題材! 這樣的背景下,千古絕唱《長恨歌》渾然天成,一揮而就。 白居易再一次名震京城,《長恨歌》一時廣為流傳,甚至直達天聽,驚動了皇帝。 當憲宗皇帝打開《長恨歌》,就難以釋卷,張口誦出“漢皇重色思傾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一直讀到最后“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不禁為之黯然。良久,開金口曰:宣白居易,授翰林學士……。 被皇帝召見并升官后,白居易頓時成為全長安城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半年后,白居易升了官,娶了白富美,以“長恨歌主”之雅號永垂文學史,真正的達到人生巔峰。很大程度是因為寫了這篇《長恨歌》。 《長恨歌》之所以經(jīng)久不衰,在于詩歌里寫透了人生的春夏秋冬、悲歡離合。 下面,我們以一年四季為基本結(jié)構(gòu),和大家一起品鑒這首千古絕唱。 二、春——愛的萌發(fā) 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jié),空氣中都是情侶的味道。(張楚的歌詞)
我們首先來看全詩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這是全詩的開篇詞。但本詩明明講的是唐明皇李隆基的故事,為什么開篇說“漢皇”呢?這主要基于兩點原因:其一,避諱的需要。其二,對比的需要。唐朝以前,能夠與李隆基開創(chuàng)的開元盛世相媲美的,唯有漢武帝劉徹的時期。當然,漢武帝也是一個“好色之徒”。有這樣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長公主問4歲的劉徹,是不是愿意娶陳阿嬌為妻。劉徹說,如果能娶到阿嬌,就用金子做一個屋子,把阿嬌藏在里面。小小年紀,劉徹就是“金屋藏嬌”這個成語的創(chuàng)始人,可見英雄本色,可見英雄出少年。 “ 御宇多年“是多少年,李隆基27歲登基,楊玉環(huán)18歲入宮,他比楊玉環(huán)大34歲,當時52歲,已經(jīng)在位24年,直到安史之亂被迫退位為止,他總共在位44年。 李隆基應該說是中國歷史還算是有作為的皇帝,他在位的“開元盛世”時期,是大唐的巔峰。同時他本人,也是一位多才多藝、充滿魅力的皇帝。 陜西西安碑林進門他書丹的《石臺孝經(jīng)》,堪稱碑林的鎮(zhèn)館之寶。他是天才的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霓裳羽衣曲代表唐朝音樂最高成就。他是中國戲劇的創(chuàng)始人,曾經(jīng)和楊玉環(huán)一起組織了3000人的“梨園”演出隊伍。 他善待讀書人,比如親手給李白喂醒酒湯、讓高力士給李白脫鞋,楊國忠給李白磨墨等的舉動,他是一個讓讀書人倍感親切的皇帝。同時,安史之亂雖然重創(chuàng)大唐,卻并非滅亡了大唐。 所以,掌握著筆桿子的讀書人,雖然安史之亂中吃了很大的苦頭,也善待了李隆基,沒有把他罵成無道昏君。 這算是人生的因果吧。 下面請大家將視角轉(zhuǎn)換到女主角楊玉環(huán)?!皸罴矣信蹰L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仨恍Π倜纳鶎m粉黛無顏色”,這里詩人對女主角的情況稍微做了一點藝術化的加工處理。楊玉環(huán)她出生于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她在四川長大,算是川妹子。她18歲入宮,的確是“初長成”的年齡,然而,她一開始并不是李隆基的愛妃,而是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也就是兒媳婦,被李隆基看上后受令出家當了道士,27歲時被唐玄宗李隆基接進宮后冊封為貴妃。 整體說來,李唐以武力起家,對婚姻問題甚至性的問題是比較開放的。對比女皇武則天公然年輕面首無數(shù)的事跡,當時已經(jīng)當了三十多年皇帝、權(quán)力穩(wěn)固的李隆基讓楊玉環(huán)出家后又冊封貴妃的舉動,已經(jīng)算是顧及顏面的精心安排了。 當然,楊玉環(huán)的受寵,不僅是她有著驚人的美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她也是一位一流的舞蹈家,能最好地演繹出霓裳羽衣曲的精彩出來,這讓其他人望塵莫及,李隆基把她視為知音。 同時,作為四川妹子,她撒嬌的本事相信也會讓60來歲的李隆基神魂顛倒,這不,“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動用國家機器來給楊玉環(huán)送荔枝,還以為沒人曉得,其實杜牧都知道了! 春天是一個溫暖的季節(jié),也是萬福生長、動物思春的季節(jié)。 看看,這對男女在春天相遇的情況吧。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暖)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甜)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暖)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短) 不是初戀,卻勝過初戀,他們相遇后就如膠似漆,不能分開了。 三、夏——愛的火焰 我的熱情,好像一把火,燃燒了整個沙漠。(庾澄慶歌詞)
在炙熱的盛夏,他們在瘋狂的熱愛中逐漸迷失了自己,盛夏的果實是安史之亂,最終傾頹了大唐,想必這是男方和女方都是始料未及的吧。 背景資料:華清池的現(xiàn)場游記 自從唐玄宗得到楊玉環(huán)后,成天縱情聲色,不理朝政。他每天要寫字、編舞、排練戲曲,酒宴一臺接著一臺,實在太忙了。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楊玉環(huán)得到專寵,每天和皇帝在一起,濃情蜜意,一不小心,還留下了“貴妃醉酒”的表演。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因為楊玉環(huán)的受寵,她的兄弟姐妹,都被封高管厚爵,她的三個姐妹被封為秦國夫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堂兄楊國忠為丞相。 楊家得勢,這也改變了社會的風氣和審美觀念,讓天下的父母,期待能生個漂亮的女孩出來,以求顯達。 由于社會承平已久,唐朝初年的尚武精神,已經(jīng)被歌舞升平的酒筵消磨殆盡。 整個社會都沉浸在強盛大唐的榮光之下,忘乎所以。 只有一個叫杜甫的低級別官員,在冷眼旁觀中,他看到了危險,他用犀利的詩句,記錄下了承平社會背后的巨大危險。 延伸閱讀:杜甫安史之亂后的成都生活 他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他說,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麗人行) 可惜,上至皇帝,達官顯貴,下至普通百姓,都沉迷于醉人的音樂之中。當整個社會都沉醉于“緩歌曼舞”之中時,他無法叫醒這些渾渾噩噩的正在做美夢的人群。 他只是一個看守門房的小吏,沒有這么大的能量把這些人都喚醒。 他不行,有人做得到。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安祿山率領著二十萬鐵騎,從河北殺出,攻城略地,所有人如夢方醒。 緩歌曼舞的霓裳羽衣舞表演,被隆隆戰(zhàn)鼓聲,擊得粉碎。 戰(zhàn)鼓也讓炙熱的盛夏愛火煙消云散。 童話里,王子和公主最后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遠永遠。 現(xiàn)實中,皇帝和他最愛的貴妃,只能永遠分離。 “漁陽鼙鼓動地來”之時,全詩由暖變冷,直到無盡的寒冬。 這是全詩的轉(zhuǎn)折點,真是太突然,太華麗的神來之筆了! 四、秋——愛的追憶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后主詞)
安祿山大軍殺到,玄宗皇帝李隆基率眾匆忙西逃。 然而,走出城門百多里,士兵嘩變! 楊國忠已經(jīng)被亂軍殺死,士兵仍然不滿意。 大軍有一致的意見。 楊玉環(huán)必須死! 是的,出了問題,總是要有人承擔責任,紅顏禍水,就是最好的理由。 士兵有充分的理由認為,是楊玉環(huán)引來了安祿山的兵馬。 1000年前,也是在華清宮背后的驪山上,美女褒姒讓西周滅亡。 延伸鏈接:漢中美女褒姒滅亡西周 安祿山是楊玉環(huán)的“義子”,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 更何況,幕后有黑手在瘋狂煽動楊玉環(huán)是罪魁禍首的言論。 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 悲劇是將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是魯迅先生的名言。 楊玉環(huán)之死,是全詩的最高潮。 最美的女人,最慘的死法。 死是楊玉環(huán)必然的結(jié)果,37歲,死在她最美好的年齡,死在愛她和她愛的人面前。 同時,當李隆基連他心愛的女人也保護不了的時候,他還能保護誰呢? 他威望已失,他大勢已去。 太子是最大受益者,很快登基做皇帝,是為唐肅宗,留在北方,組織兵馬反擊。 玄宗西行后,被迫做了太上皇。 原本約定一起來四川,結(jié)果楊玉環(huán)死在他跟前,只有他一個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來到她的家鄉(xiāng)。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M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一路都是觸景傷情,叫我如何不想她? 一樣的月色,一樣的夜雨,一樣的玲聲,卻再也沒有一起歡笑的那個佳人。 安史之亂最終平定,路過馬嵬坡,他心如刀割。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回家應該是很快樂的事,叛亂被平定了,生活安定了,可是,時間再也回不去了。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還是熟悉的環(huán)境,還是熟悉的風景,卻再也沒有從前的心情,反而是更加觸景傷情。 一切,都因為那個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已經(jīng)不在了。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還是觸景傷情)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只能是愛在深秋的回憶) 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請對比春景的熱鬧)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對比3000人的梨園熱烈,冷清)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對比“春宵苦短”的激情,孤獨)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對比,承歡侍宴的忙碌,好閑)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對比芙蓉仗的溫暖感覺,好冷)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她為什么不來夢里找我?) 以上皆為男方視界。 五、冬——愛的灰燼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詩)
最后一部分,是從女方視界來講述思念。只是不知楊玉環(huán)此時是在人間還是天上,抑或只是在夢境之中。 在玄宗的使臣眼中,楊玉環(huán)還是她最美時候的樣子。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呼應全詩的轉(zhuǎn)折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最后是金句結(jié)尾: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關于楊貴妃是不是在馬嵬坡兵變中死亡,歷史書言之鑿鑿地說是。然而也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持楊貴妃是逃走而沒有死亡的學者的觀點認為,當時死者另有其人,楊貴妃當時被喬裝打扮,逃到了扶桑國。 現(xiàn)在在日本,還有兩座楊貴妃的墳墓,也有當年楊貴妃幫助天皇平定叛亂的傳說。 日本的楊貴妃墓址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解讀第四部分的詩,似乎也說得通:玄宗的使臣到日本看到楊玉環(huán),楊玉環(huán)帶話并送信物回來。 楊玉環(huán)到底死沒死于馬嵬坡兵變,已經(jīng)是眾說紛紜,也將是永遠的謎團。 不管是楊玉環(huán)到是否死于馬嵬坡,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今生已經(jīng)不能見面,這是可以確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