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魯沂山脈 【位置】:是山東中部泰山,魯山,沂山統(tǒng)稱。 【支脈】:泰山是泰魯沂山脈西段,位于山東省中部,綿亙于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東西走向;魯山是泰魯沂山脈中段,地跨淄博市博山與沂源之間,綿延萊蕪、沂源、臨朐、博山諸縣,東北西南走向;沂山位于山東濰坊市臨朐縣和臨沂地區(qū)的沂水縣,東北西南走向。 【數(shù)據(jù)】:泰山長度約200千米,寬度約50千米;魯山長180公里,面積26.7平方公里;沂山面積148平方公里。 【最高峰】: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長”、“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魯山主峰是位于博山區(qū)池上鎮(zhèn)境內(nèi)的大圣峰,海拔1108.3米,為山東第四高峰;沂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032米,被譽為“魯中仙山”。 【其他】: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泰山是山東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脈;魯山在春秋時期, 是齊魯兩國分界,山南為魯國, 故稱魯山;沂山為中國東海向內(nèi)陸的第一座高山,有“大海東來第一山”之說,素享“泰山為五岳之尊,沂山為五鎮(zhèn)之首”的盛名,古代十朝16位皇帝登封于此,從而留下名垂青史的“東鎮(zhèn)碑林”,其留存的御碑數(shù)量為世界之最。 2.蒙山 【位置】: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西北東南走向。 【數(shù)據(jù)】: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 【最高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 【其他】:蒙山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是祭山文化的發(fā)祥地,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西周時期顓臾王曾主祭蒙山,這里留下了孔子、莊周、老萊子、鬼谷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蘇軾、康熙、乾隆等帝王圣賢足跡。 3.嶗山 【位置】:位于青島市東部,古代又曾稱牢山、勞山、鰲山等,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 【數(shù)據(jù)】:山區(qū)面積446平方公里,嶗山東南兩面臨海,繞山海岸線長87.3公里。 【最高峰】:嶗山的最高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海拔1132.7米,峰頂面積約1.5平方公里,為嶗山的主峰,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當?shù)赜幸痪涔耪Z說:“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嶗”。 4.昆崳山 【位置】:地處膠東半島東端,橫亙山東省煙臺、威海兩地。 【數(shù)據(jù)】:東西13公里,南北14公里,在文登境內(nèi)、市區(qū)西北20余公里處。 【最高峰】:主峰泰礴頂海拔923米,相對高差800余米,是膠東半島最高峰。 5.云臺山 【位置】:主要位于連云港市區(qū)東北部的山嶺,在連云港市區(qū)范圍內(nèi),東北西南走向。 【最高峰】:花果山中的玉女峰海拔624米,為江蘇省最高峰。 【其他】:花果山風景區(qū)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區(qū)。花果山位于連云港市南云臺山中麓,被譽為:“海內(nèi)四大名靈”之一。 6.張八嶺 【位置】:分布于肥東、定遠、滁州、明光、盱眙等縣,東北西南走向。 【分界】:為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 【最高峰】:最高峰為皇甫山的北將軍,海拔399米,設有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qū)境內(nèi),處在南京、蚌埠、合肥三市之間,是皖東丘陵的“屋脊”。 【其他】:為大別山脈向江淮東部的延伸部分。 7.九華山 【位置】: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nèi),近南北走向,九華山北俯長江,南望黃山,東臨太平湖,西接池州。 【數(shù)據(jù)】:綿亙一百余公里,區(qū)域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最高峰】: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 【其他】: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傳說因唐朝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為“九華山”,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與人文勝景為特色的山岳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8.黃山 【位置】:主要分布于旌德縣、績溪縣、石臺縣、歙縣,黟縣和黃山市之間,東北西南走向,東接皖浙交界的天目山,西南蜿蜓至江西境內(nèi),北與九華山相連,南至屯溪盆地。 【分界】:是長江下游與錢塘江的分水嶺。 【數(shù)據(jù)】:綿亙150公里,總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 【最高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 【其他】:黃山是安徽旅游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岳風光。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贊嘆:“薄海內(nèi)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后人引申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9.天目山——白際山系 【位置】:天目山-白際山系是皖南三大山最南部,和浙江接壤。 【支脈】:天目山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臨安區(qū)境內(nèi),浙皖兩省交界處,東北西南走向;白際山之主體部分位于黃山市東南的皖浙交界處,是皖浙兩省的界山,東北西南走向,北接天目山脈,南連懷玉山脈,東起黃山市歙縣竹鋪鄉(xiāng),與清涼峰毗鄰,于威風嶺一帶入境,西至黃山市休寧縣嶺南鄉(xiāng)與五龍山脈相接。 【分界】:天目山是太湖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 【數(shù)據(jù)】:天目山長度200公里,寬度60公里;白際山全長105公里,寬約10公里。 【最高峰】:天目山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最高峰清涼峰海拔1787米;主峰擱船尖(歙縣金川鄉(xiāng)境內(nèi))海拔1481米外。 【其他】:是黑白徽州的起源地。古徽州有三分之二的人都靠山吃山,居住此間。所以白際山也稱之為徽州的母親山。 10.龍門山和千里崗山 【位置】:龍門山脈位處浙江中西部,綿亙于建德、浦江、桐廬、諸暨、富陽、蕭山之間,東隔諸暨盆地與會稽山脈相望,南臨金衢盆地,西南接千里崗山脈,西臨天目山脈與白際山脈,東北西南走向;千里崗坐落在衢州北部與建德、淳安交界處。西南跨越常山境內(nèi),橫穿衢州開化、常山、衢江區(qū)上方、仙洞、灰坪、洞口、七里等鄉(xiāng),東北西南走向。 【分界】:龍門山是富春江和浦陽江的分水嶺;千里崗是衢江與新安江的分水嶺。 【數(shù)據(jù)】:千里崗長約54公里。 【最高峰】:主峰梅杏尖1067M,是富陽境內(nèi)第一高峰;千里崗主峰磨心尖坐落在淳安境內(nèi),次峰白石尖坐落在開化境內(nèi),主峰海拔1523米,次峰海拔 1453.7米。 11.仙霞嶺 【位置】:位于浙江省西部,東北西南走向,東起衢州、金華、麗水三市交界處,西延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交界處。 【數(shù)據(jù)】:長約100余千米。 【最高峰】:主峰大龍崗海拔1503米,九龍山位于遂昌西南部,主峰1724.2米,是仙霞嶺山脈最高峰,也為浙江省第四高峰。 12.會稽山 【位置】:位于浙江紹興縣南部、諸暨東部、嵊縣西北部,東北西南走向。 【分界】:為浦陽江和曹娥江的分水嶺。 【最高峰】:主峰東白山在諸暨、嵊縣、東陽三縣交界處,為紹興市最高峰,海拔1194米。 【其他】:會稽山脈是中國歷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山脈之一,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跡中的四件大事:封禪、娶親、計功、歸葬都發(fā)生在會稽山。 13.天臺山 【位置】:位于浙江省中東部,地處寧波、紹興、金華、溫州四市的交接地帶,東北西南走向,西南連仙霞嶺,東北遙接舟山群島。 【數(shù)據(jù)】:平均海拔500米以上, 【最高峰】:主峰華頂山海拔1098米,在天臺縣東北。 【其他】:天臺山屬仙霞嶺分支。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譽海內(nèi)外。 多懸?guī)r、峭壁、瀑布,以石梁瀑布最有名。 14.括蒼山 【位置】:位居浙地處浙東中南部,位于麗水、青田、縉云、仙居、永嘉、臨海、黃巖諸縣(市、區(qū))之間,東北西南走向,南呼雁蕩,北應天臺,西鄰仙都,東瞰大海。 【分界】:為靈江水系與甌江水系分水嶺。 【最高峰】:在臨海市與仙居縣交界處蟠結成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4米,位于張家渡鎮(zhèn)西(現(xiàn)改為括蒼鎮(zhèn)),為浙東第一高峰。 【其他】: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之地。 15.雁蕩山 【位置】:主體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臺州市溫嶺南境,東北西南走向。 【數(shù)據(jù)】:海拔一般500到600米。 【最高峰】:最高峰百崗尖海拔1056.5米。 【其他】: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雁蕩山以甌江自然斷裂,分北雁蕩山和南雁蕩山。 16.洞宮山 【位置】:位于浙江省南部、浙閩邊境,東北西南走向。 【分界】:甌江干流大溪與支流小溪的分水嶺。 【數(shù)據(jù)】:東西長約100公里,南北寬約30公里,脈總體山勢較高,大部分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 【最高峰】:主峰在慶元縣境內(nèi)的百山祖,海拔1856.7米;在龍泉市龍淵鎮(zhèn)東南20公里處的黃茅尖,是洞宮山脈的最高峰,海拔達1929米。也是浙江省境內(nèi)的第一高峰。 【其他】:為武夷山余脈。 17.懷玉山 【位置】:浙江邊境向西南蜿蜒玉山、上饒、德興、弋陽、萬年、貴溪和余江等縣間,東北西南走向,東起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德興市與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交界處,西延至鄱陽湖平原。 【分界】:信江與樂安江分水嶺,為信江源地,鄱陽湖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 【數(shù)據(jù)】:長百余千米。 【最高峰】:主峰玉京峰位于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北境,海拔1819.9米,玉京峰與玉虛峰、玉華峰三峰峻拔,猶如道教所奉三位天尊列坐其巔故稱三清山。 18.于山 【位置】:位于江西省東部,盤踞在贛州市的寧都、于都、興國、會昌、安遠、贛縣等縣的部分地方,東北西南走向,大致南北向列于武夷山西。 【數(shù)據(jù)】:面積7125.98平方千米 【最高峰】:最高峰軍峰山,位于宜黃縣境內(nèi),海拔1760.9米,號稱“贛東屋脊”。 19.廬山 【位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nèi),近南北走向,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 【數(shù)據(jù)】:南北長29千米,東西寬約16千米,山體面積302平方千米,廬山各處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 【最高峰】: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 【其他】: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中華十大名山,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美句。 20.武夷山 【位置】:位于中國江西省、福建省兩省邊境,東北西南走向,北接仙霞嶺,南接九連山。 【分界】:是贛江、撫河、信江與閩江的分水嶺,位于東南沿海丘陵與江南丘陵之間。 【數(shù)據(jù)】:長約550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 【最高峰】: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位于江西省鉛山縣與福建省武夷山市交界處,為中國大陸東南部最高峰。 【其他】:“北引皖浙,東 鎮(zhèn)八閩,南附五嶺之背,西控贛域半壁”。長達550公里,為江西最長的山地,福建省最高的山脈。 21.戴云山 【位置】:位于福建省中部,屬閩中山地,包括永泰、大田、德化全部,仙游、永春、安溪的大部和閩侯、閩清、尤溪、南平、沙縣、三明、永安、漳平、華安、同安、南安、莆田、福清等縣(市)的一部,東北西南走向,北隔閩江中游,與鷲峰山區(qū)丘陵、河谷平原區(qū)相望;西隔閩江上游沙溪與閩西武夷山區(qū)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區(qū)毗鄰;南隔九龍江,與博平嶺、九龍江中游丘陵、河谷平原區(qū)相接;東鄰閩東沿海丘陵、臺地、平原島嶼區(qū)。 【分界】:西部一支是沙溪和尤溪的分水嶺。主支北段為尤溪和梅溪、大樟溪的分水嶺和發(fā)源地,南部是晉江的發(fā)源地,也是晉江與九龍江的分水嶺。東支則為大樟溪與木蘭溪、龍江的分水嶺。 【數(shù)據(jù)】:南北最長處約20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180公里,面積約18608.5平方公里。 【最高峰】: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米。 22.鷲(jiu)峰山 【位置】:位于福建省寧德市境內(nèi)西部與南平市交界處,東北西南走向,北接由浙江延伸至壽寧的洞宮山余脈、南隔閩江與戴云山相望。 【分界】:為建溪、古田溪、鰲江、霍童溪、交溪的分水嶺。 【數(shù)據(jù)】:長約100公里,一般海拔700-1000米。 【最高峰】:最高峰仁山(辰山),海拔1882米,位于建甌縣東北部。 23.太姥山 【位置】: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分布于寧德市東北部交溪以東-東海之間的一系列山地,東北西南走向,北接南雁蕩山,南抵三沙灣,西與鷲峰山脈隔溪相望,東止于海濱。 【分界】:交溪與福鼎、霞浦兩縣所有獨流入海的溪流的分水嶺。 【數(shù)據(jù)】:長度約80公里,寬度約60公里,一般海拔400-700米。 【最高峰】:主峰覆鼎峰,海拔917米,位于福鼎市南部,最高峰東山頂,海拔1479米,位于柘榮縣東部。 24.博平嶺 【位置】:位于漳平市、新羅區(qū)、永定區(qū)、華安縣、南靖縣、平和縣六縣(市、區(qū))境內(nèi),是閩西和閩南的分界線,東北西南走向, 【分界】:九龍江西溪和北溪、汀江的分水嶺。 【數(shù)據(jù)】:長近200千米,寬約100千米,海拔多在800-1500米之間。 【最高峰】:主峰苦筍林尖位于漳平市境內(nèi),海拔1666米。 【其他】: 25.玳瑁山 【位置】: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居武夷山脈南段東南坡與戴云山脈-博平嶺之間,連城縣中東部為玳瑁山脈主體,永定區(qū)西部系玳瑁山脈南段,上杭縣舊縣河以東屬玳瑁山脈主體,東部西南走向,南起汀江上游北岸,北至沙溪南岸。 【最高峰】:結構上包括兩大主支:西北支的主峰紫云洞山,海拔1634米;東南支的主峰黃連孟,海拔1807米。 26.阿里山 【位置】:中國臺灣最西的一條山脈,位于玉山山脈的西面,平行于玉山山脈,北起濁水溪南岸的鼻頭角,南至高雄縣的鳳山,近南北走向。 【數(shù)據(jù)】:全長135公里,山勢較平緩,高度多在海拔1000-2500米,山頂猶如平臺。 【最高峰】:,最高峰阿里山,海拔2774米,位于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 【其他】:著名的風景區(qū)阿里山、日月潭即在其中,是風光迷人的旅游勝地。 27.玉山 【位置】:位于中央山脈南段之西側,阿里山山脈以東,北端與雪山山脈相連,南至屏東平原,近南北走向。 【數(shù)據(jù)】:長約180公里,是臺灣五大山脈中最短者。 【最高峰】: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臺灣第一高峰。 28.雪山 【位置】:位于中央山脈的西北方,東以蘭陽溪斷層谷與大甲溪上游縱谷(合稱皮亞南構造線)與中央山脈分界,近南北走向,北起三貂角(或鼻頭角),南迄南投縣名間鄉(xiāng)濁水溪北岸的濁水山。 【數(shù)據(jù)】:整個山脈長約260公里,寬約28公里。 【最高峰】:最高峰雪山,海拔3886米,全臺第二高峰,僅次玉山。 29.中央山脈 【位置】:位于中國臺灣省本島中部偏東,近南北走向,北起宜蘭縣蘇澳附近的東澳嶺,南抵臺灣島最南端的鵝鑾鼻,縱貫臺灣本島南北。 【數(shù)據(jù)】:長約320公里,寬約80公里。 【最高峰】:最高峰為玉山,海拔3952米。 【其他】:號稱“臺灣屋脊”。 30.海岸山脈 【位置】:位于臺灣本島之東緣,是臺灣最東面的一條山脈,近南北走向,北起花蓮,南迄臺東。 【數(shù)據(jù)】:長150公里,東西之平均寬度為10公里。 【最高峰】:一般以秀姑巒溪切穿而分成南北兩段,八里灣山是北段最高峰,但高度未及900米,南段較高,最高峰為高1680米的新港山。 |
|
來自: ldtsg1957 > 《天文/地理/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