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王國維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境界”說是《人間詞話》的核心,統(tǒng)領其他論點,又是全書的脈絡,溝通其全部主張。王國維不僅把它視為創(chuàng)作原則,也把它當作批評標準。論斷詩詞的演變,評價詞人的得失,作品的優(yōu)劣,詞品的高低,均從“境界”出發(fā)。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贝说谌骋?。 “燕子雙飛去、昨夜西風凋碧樹”,表明秋天來了,秋天是給離家的征人游子準備冬衣的時候,杜甫秋興八首寫過: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遠方的情人”山長水闊知何處?“連寄信都不知寄往何方。即使如此,思婦仍舊要”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望斷天涯路“,卻只看到”山長水闊“,但是人生無論處在多么困難的低谷, 心中也要有一個目標。人不能”做一條咸魚“就滿足了,王國維的”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第一重境界說的就是理想 。 柳永的《蝶戀花》,和晏殊詞相同之處都是登高懷遠,宋詞中的“伊”有男有女,這不重要。 ”望極春愁“之后,仍舊”無言誰會憑欄意“,不但等不到歸來的人,而且也沒有理解的人。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時刻,看不到前途與光明,也沒有知音同行,就如同《荒野獵人》中的小李子一樣,孤獨地前行在曠野之中。 即使如此,”衣帶漸寬終不悔“,仍然要”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么堅持能夠成功嗎?賀鑄有一首古詩《望夫石》,結尾寫道:玉質(zhì)委淵沙,悠悠復安在。也許很多人即使堅持到最后,化身為石,也等不到情人的歸來。 但是蘇軾說過:“古之成大事者,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屈原說過: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用許三多的話說,堅持的過程就是:不拋棄不放棄。堅持有兩個結果,有屈原的沉淪,也有許三多的成功。 眾里尋他千百度,是方向不對?是付出不夠?是時機未到?無論是什么,大多數(shù)人的成功必須經(jīng)過千辛萬苦的磨難,也只有經(jīng)歷過這種磨難,結果才越發(fā)的珍貴。 那個人也許一直在身邊,只是過去的你還沒有把她感動;這份事業(yè)原來就在你的身前,只是過去的你還不能駕馭。因此我們才會被感動,才會永遠忘不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美好時刻。 這三重境界說在哪里都可以用的。但是有一點,第一層境界起點就是很高的,而最后一層境界不過是真知或者說正確方向的起點,即便到達了這層境界,未來也不過才敞開大門。王國維的這三重境界只是人生、學問、事業(yè)中間一個比較關鍵的從博雜入專業(yè),從粗疏入精致的思想轉換過程,并不是整個人生。 圖文|來自網(wǎng)絡 編輯|楊新宇 |
|
來自: 火把360 > 《時節(jié)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