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建立漢朝初期,因為迫于諸將的功勞,曾經(jīng)封了八個異姓為王。這八個異姓王分別是:燕王臧荼、韓王信(與韓信同名,因為名氣不如韓信大,為了區(qū)別劃分兩人,這個韓信便被習慣叫成韓王信。)、 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盧綰(燕王臧荼被劉邦斬殺后,將盧綰封為燕王)、趙王張驁、長沙王吳芮。 01 那么這八個異姓王封王后的結(jié)果是什么?先來看看韓王信。劉邦懷疑韓王信與匈奴私通,便派人責備他。韓王信害怕劉邦是想找借口殺了他,為了活命,便真的投奔了匈奴。結(jié)果,在戰(zhàn)場上被漢將斬殺。 最開始的時候,劉邦封的趙王是張耳,張耳病亡之后,他的兒子張驁便承襲了王位。張驁是劉邦和呂后的女婿,魯元公主的丈夫。 因為劉邦對這個女婿的態(tài)度非常的傲慢,激怒了張驁的手下貫高和趙午。他們想殺死劉邦,張驁知道后竭力阻止。但是這件事情,到底讓劉邦知道了,劉邦便想把這個女婿除了,后來在貫高拼死保護下,保全了張驁的性命,但是劉邦將他改封為宣平侯。(感覺這張驁若不是娶了魯元公主,即便貫高拼死也不能保護主子。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魯元公主和呂后等人起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因為殺了張驁,女兒便成了寡婦,再者,張驁竭力阻止手下殺劉邦也是主要原因,因為他還沒有想造岳父反的意圖。) 楚王韓信被告謀反,被呂后和蕭何誘殺。韓信冤枉么,其實,他并不冤枉。當年劉邦追殺項羽,約韓信和彭越聯(lián)兵,這倆人答應的好好的,轉(zhuǎn)頭就給劉邦晾攤了,結(jié)果劉邦大敗,差點回到解放前。后來張良勸劉邦封彭越為王,把韓信的家鄉(xiāng)楚地封賞給韓信,這倆人才匆匆忙忙趕去與劉邦匯合。這是逼著劉邦封賞,劉邦能不記著這筆賬么?有人說,劉邦說彭越造反實在冤枉,梁子早在當年結(jié)下了,劉邦只是晚了幾年收拾他而已。彭越被以謀反罪誅殺,滅了三族。 韓信、彭越被殺后,嚇壞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淮南王英布。英布擔心劉邦對自己下手,便加強了防范。但是,正是他這個行動,卻坐實了他想要造反的事實。有人告發(fā)英布造反,劉邦親征平叛,殺死了英布。 燕王臧荼,因為劉邦捕殺項羽舊部,擔心自己被殺,起了欲反之心,結(jié)果反被劉邦殺死。盧綰本就跟匈奴私通,這也是多數(shù)人都說他是自作自受的原因。當他看到幾個異姓王被殺后,索性投奔匈奴,最后死在異鄉(xiāng)。 02 八王中,只有長沙王吳芮善終。那么,劉邦怎么會這么相信吳芮?其實,劉邦也曾經(jīng)對他屢屢試探。想找一個合理的借口,除掉他。但是,吳芮做事低調(diào),為了向劉邦示好,他不僅把自己大部分的領地都讓給了劉邦的子女。他還自己裁減兵力,將一部分精銳親兵分給荊王劉賈(劉邦堂哥)帳下,還安排自己的五兒子帶著一部分家眷回老家生活。 吳芮的做法,沒讓劉邦找到除掉他的借口。據(jù)說吳芮之所以這么做,源于好友張良的暗中授計,因為張良比任何人都清楚劉邦的為人。 除掉了異姓王以后,為了有助于威懾和消滅偏遠地的反抗力量,確保西漢王朝的穩(wěn)定,劉邦便開始分封掌握兵權(quán)的同姓諸侯為王。 劉邦這么做是為了劉氏江山的穩(wěn)固,但是多年過去,當同姓王們勢力越來越大,情況卻跟當年異姓王同工異曲,如果不削弱這些藩王的勢力,皇帝位子便坐不穩(wěn)了。 西漢景帝時,景帝聽從晁錯的建議削藩,結(jié)果遭到諸藩王抗拒,在吳王劉濞的聯(lián)合下,七國打著清君側(cè)殺晁錯的借口開始了叛亂。 袁盎與晁錯有關(guān)節(jié),他利用七國叛亂的機會,跟景帝說,只要殺了晁錯,七國藩王消氣,叛亂不用開仗就會平息?;艁y的景帝聽從了袁盎的建議,將晁錯和同族斬殺,但是卻沒有阻止七國叛亂的腳步。后在周亞夫統(tǒng)帥下,平息了叛亂。 那么七國叛亂真的是因為晁錯建議削藩造成的么?其實七國叛亂是早晚的事,只是晁錯建議削藩,動了藩王們的奶酪,讓叛亂提前了。七國打著清君側(cè)殺晁錯的旗號,也不過是為了給叛亂找一個合理的借口而已。 03 咱們來認識一下這七個藩王是誰:吳王劉濞,漢高祖劉邦哥哥劉仲的兒子,西漢宗室,諸侯王爺。楚王劉戊,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的孫子(侄孫),算是世襲楚王。趙王劉遂,劉邦兒子趙幽王劉友的兒子。膠西王劉卬,劉邦的孫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膠東王劉雄渠,劉邦的孫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淄川王劉賢,劉邦的孫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濟南王劉辟光,劉邦的孫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 這七個王侯都是劉姓藩王,除去劉邦的侄兒,就是侄孫,再就是他的孫子,全是劉邦的自家人。帝王之間有的多是君臣和利益,少有親情,兄弟叔侄之間關(guān)系融洽的并不多。這些人都覺得自己是劉氏宗親,本就都有做皇帝的份,當他們勢力達到一定程度時,便開始蠢蠢欲動。藩王們的動向,一直都在朝廷監(jiān)視之下,皇上焉能不知道他們的心思?所以,為了穩(wěn)固帝位,便有了削藩。 吳王劉濞性情極為剽悍勇猛,而且很有野心。因為作戰(zhàn)勇敢,二十歲被劉邦封為沛侯。劉邦顧忌吳郡與東越等國相鄰,擔心邊界不穩(wěn),便封剽悍劉濞為吳王鎮(zhèn)守。 劉邦封劉濞為吳王時,召見劉濞。他仔細端詳侄兒的面目,越看越覺得這個侄兒長了一張反叛的臉,當時他心里很后悔,但是帝王是金口玉言,已經(jīng)授印怎能輕易食言收回?劉邦對劉濞說:“皇侄的相貌有造反的氣色啊?!彼麚嶂鴦㈠ǖ暮蟊痴f:“觀天象,漢朝建立五十年后,東南方將會發(fā)生叛亂,難道就是皇侄你么?天下是咱劉姓的天下,希望皇侄做事謹慎,不要造反?!眲㈠ó敃r嚇得趕緊叩頭:“臣不敢?!?/p> 劉濞做了吳王以后,邊境確實安穩(wěn)了,但是在安穩(wěn)的表象下,吳王的野心卻在慢慢膨脹。劉濞在封地大肆筑錢、煮鹽、招納工商,任用有能耐的人,擴大自己的勢力。因為不納稅,吳國越來越富裕,勢力也越來越大,吳王逐漸變得驕縱起來,時常跟朝廷對著干。 04 漢文帝時,他早已感覺到同姓藩王的威脅,便聽從了大夫賈誼的建議,著手削弱藩王的勢力。但是,當時削藩的力度不大,藩王們的反應也不明顯。 漢景帝繼位后,采納了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直接來了個大手筆,削奪藩王封地。這一下引起諸藩王的抗爭。劉濞聯(lián)絡六王,打著清君側(cè)誅晁錯的旗號,公然叛亂,這就是史稱的吳楚七國叛亂。 漢景帝得知齊國叛亂非?;炭?,便問晁錯怎么辦。晁錯是一介文人,此時也慌亂無計。這時,竇嬰把曾經(jīng)任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引薦給漢景帝。這個袁盎跟晁錯有過節(jié),便對漢景帝說:七國藩王造反都是晁錯的錯,他們只是想誅殺晁錯,恢復被削減的土地,如果皇上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不用流血就可以平復叛亂。 漢景帝聽從袁盎建議,殺了晁錯,并誅了他的三族,拜袁盎為太長出使吳國,讓七國收兵。但是劉濞卻這樣回答:“我已是東帝,還需向誰跪拜呢?” 這樣的回復粉碎了漢景帝不流血就平叛的幻想,后來,他啟用周亞夫為主將,打敗了叛亂的七國。 晁錯被殺后,漢景帝曾經(jīng)這樣問過從前線回來匯報軍情的謁者仆射鄧公:晁錯已經(jīng)被處死了,吳楚有沒有退兵? 鄧公人非常正直,他這樣對景帝說:“吳王恨陛下削藩,所以用清君側(cè)為借口造反,這事其實跟晁錯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只是他造反的一個借口。晁錯擔心諸侯強大,難受朝廷制約,所以才建議削減他們的封地,穩(wěn)固朝廷的權(quán)威。但是計劃剛剛開始,就被殺了。陛下這樣的行為,對內(nèi)會導致忠臣不敢進言,對外是為諸侯們報仇,我認為這是陛下您做得不對。我擔心以后,天下人都不敢說真話了?!本暗勐犃肃嚬脑?,沉默半天,長嘆了一口氣說:“你說得對,我也正在后悔。” 05 其實漢景帝早在多年前就跟吳王結(jié)下了冤。當年,他還是太子時,吳王劉濞曾經(jīng)派自己的太子劉賢去長安覲見皇上。劉賢跟皇太子劉啟倆人一起喝酒、下棋,因為棋局倆人爭執(zhí)吵鬧,劉賢對劉啟的態(tài)度不夠恭敬,劉啟當時也是年少氣盛,一怒之下提起棋盤就砸向劉賢,結(jié)果就把他給砸死了。 劉啟砸死了劉賢后,漢文帝便派人將劉賢的尸體送回吳國安葬。自己的兒子就這樣被太子砸死,劉濞當然十分生氣,他借口:“天下同一家,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何必又送回吳國來安葬。”派人又將劉賢的尸體送回長安安葬。 殺子之仇,非一般過節(jié),劉濞能將此忘掉是不可能的。自此劉濞便對朝廷非常不滿,加之皇帝對藩王們的監(jiān)視和試探,使他們長期生活在恐懼之中,造反是必然的。剛好景帝又接受了晁錯的削減封地建議,諸藩王覺得不造反,早晚有一天也要被朝廷收拾,所以,借著清君側(cè)的借口揭竿而起。而這一借口,讓晁錯成了替死羊。 策劃:魚羊史記 監(jiān)制:魚公子 撰文:秋果 制作:吃硬盤吧、發(fā)達蚊 本作品版權(quán)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歡迎轉(zhuǎn)發(fā)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