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6 18:11 編輯:TF021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北方人不念兒化音有多難?北方人:說不上難,但是挺難受的…… 眾所周知,中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很大。除了氣溫、飲食、環(huán)境這些方面,語言方面也非常顯著。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方言,閩南話、粵語、長沙話、東北話……每一種都有著很鮮明的特征,也帶著濃濃的家鄉(xiāng)味。 而今天,咱們要說的是北方人說起來非常自然,而南方人說起來卻很別扭的——“兒化音”。 兒化音是中國普通話和部分方言中,個別字的韻母因卷舌動作而發(fā)生的音變現(xiàn)象,其特點是在韻母后面加上r。 除普通話外,兒化音多出現(xiàn)在北方方言中,以北京話、東北話和天津話為代表。川渝部分地區(qū)的方言中也有一些兒化現(xiàn)象。中華文化經(jīng)過漫長的發(fā)展和融合,兒化現(xiàn)象已經(jīng)成為了現(xiàn)代漢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天,#北方人不念兒化音有多難#登上微博熱搜,引發(fā)了眾多網(wǎng)友的討論。 微博截圖帶著一絲絲疑惑的小編點開了這個話題,什么還有能難倒我們北方人的話?直到我看到了這張圖↓↓↓ 微博截圖網(wǎng)友:不帶兒化音,我話都不會說了……“兒化音”在北方話中是很常見的,而一個北方人對于兒化音的執(zhí)著在于,打字也要把兒化音打出來。小編本人就是一個代表,不僅微信昵稱要加上兒化音,在平時聊天過程中,打字也經(jīng)常打出兒化音,比如:太省事兒了、小辮兒、聊會天兒、待會兒、好玩兒…… 當(dāng)我嘗試不帶兒化音去念這些詞語,結(jié)果很顯然,挑戰(zhàn)失敗。 我的舌頭,它不聽使喚了。 但是看到這么多網(wǎng)友都有點“難受”,我突然看開了…… @小小曠工:沒事兒讓我打成沒事對我來說都很難…… @不想禿頭就快給我睡覺:不行!我不行!不帶兒化音不行 @我搞我的:。。。我嘴抽筋了 @草莓姜黃: 按圖上的讀我好難受 @不能懟的Q:不帶兒化音不會說 @芋圓紅豆奶茶茶 :本北方人表示太南了!??!比如等會兒,出去玩兒,不加兒化音真的說不出來 而且我剛發(fā)現(xiàn)我平時讀微博也是微博兒 @線性規(guī)劃:何苦為難北方人 你等一hui嗷????不如鯊我 @Bo同學(xué)叫超超:哥們兒 去掉兒化音我是讀不出來了 當(dāng)然,有很多網(wǎng)友也表示:這有什么難的,我可以! @貢卡山神:本北方人表示兒化音可以控制,帶或者不帶都沒啥難受的 @小番茄醬:北方人表示可以,毫無壓力。 @X旭寶:都可以念啊 為什么不能評論語音! 那么,沒有兒化音,他們是怎么把這些詞念出來的? ——硬讀 @GengarTrainer:鄧一慧,新衍,拐豌,別真 @花知喵:等一毀,心演,拐灣,別真 ——換個說法 @Edwwin_:說心眼子不就得了 @奧利奧莉莉嗷嗷利:我可以讀等一下,拐個彎,心眼子 既然這樣,不如不帶“兒化音”念一下這些詞語: 塑料袋、水盆、作業(yè)本、涼皮、冰棍、蒜瓣、瓶蓋、藥膏、 劉海、面條、豆皮、心眼、餡餅 、跳繩、口味、玩意、窗臺、拐彎、手絹…… 當(dāng)北方人聽到?jīng)]有兒化音的詞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南北方人的相遇。當(dāng)北方人聽到南方人沒有“兒化音”的時候,他其實心里是拒絕的?!梆W兒餅”變成了“餡餅”、“快板兒”變成了“快板”、“冰棍兒”變成了“冰棍”……很多東西仿佛失去了靈魂。 @憶墨瞳:現(xiàn)在在南方~同事每次說吃餡餅~我聽了真的很難受~是餡兒餅 @醬醬:大一室友跟我說“關(guān)門”的時候,我都蒙了,不是關(guān)門兒嗎? @火鍋偏要自己游上岸:閨蜜給我發(fā)錄音,她被我?guī)У瞄L方形念成長方形兒…可是我一直覺得這就該讀長方形兒啊,自己試著讀了一下:長方形…啊,燙嘴! @不想叫Luna的二丫:超級難,我說藍(lán)莓味兒,廣東的室友說藍(lán)莓味,崩潰。這是沒有靈魂的藍(lán)莓味兒 @能夠遇見一等獎的der月?。?/strong>舍友:餡餅,韓范 我 :不是,餡兒餅,韓范兒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舍友太難了…… @打不死的小強(qiáng):你們知道我聽到“餅干”的時候有多難受嗎? @小李同學(xué):室友那天說了一個詞:快板 我一聽:啥?啥是快板?室友:就是那個天津的快板啊 我…害 快板兒啊 當(dāng)南方人開始學(xué)習(xí)兒化音而南方人一定會出于好奇去學(xué)習(xí)怎么說“兒化音”。這時候,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你永遠(yuǎn)猜不到,他會把兒化音放什么位置…… @你哪兒騰TT:我河北在南昌讀書,我教我朋友板兒磚,她們一直念成板磚兒 @月牙兒天:哈哈哈哈哈想起那個南方人剛學(xué)會兒化音用電腦下載東西 問他在干嘛他說在下崽兒哈哈哈哈 @尋夢師羽殤殤:我一上海的朋友,打車跟師傅說,師傅靠邊停兒吧。 @黃vivivivi:室友把餡兒餅,讀做 餡餅兒 @詩人高奶奶:我有一南方好友每次都跟我說,奶奶兒,好的兒,晚安兒 @駕駛我的車:我之前問過北方朋友,十年是不是這樣唱:如果那兩個字兒沒有顫抖。。。。。 @李咩啊-:以前老想學(xué)說不děi勁兒 但是說出來就變成 不得兒勁 @人生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你嘗嘗這個橘子,倍甜兒。??? @可樂氣泡piu:我說沒事兒 我的南方同學(xué)說沒兒事 @開心面館老板娘:我一廣州朋友:今個兒真高興 如果不帶“兒化音”說話, 你覺得難嗎? 延伸閱讀:趣談北京“兒化音”北京的“兒化音”,是老北京方言的一絕,甭說外地人,就說在北京生活時間短點兒的北京人一時也掌握不了,外國人學(xué)說起來,就更難為了。 北京的“兒化音”跟普通話的“后綴音”:“兒”、“子”、“頭”不一樣。這種后綴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如,對小物件兒,普通話一般加“兒”。如“小凳兒”、“小門兒”、“小本兒”、“小瓶兒”、“小孩兒”……這些“兒化”詞,表現(xiàn)出一種俏皮的親熱感。“子”的運(yùn)用則是名詞后面的一種輔助音,使口語化的名詞比較豐滿、順口,如“車子”、“牌子”、“鋪子”、“被子”、“勺子”等。至于“頭”的用法更簡單,一般表現(xiàn)的是塊狀的東西和方位的比較多,如“窩頭”、“饅頭”、“石頭”、“磚頭”、“南頭”、“北頭”等。方位性的“頭”還必須加“兒”化音,即為“南頭兒”、“北頭兒”、“東頭兒”、“西頭兒”,而“中”不加“頭兒”。 北京話的“兒化音”是很隨意的。有人試圖找它的規(guī)律,找來找去,也不能自圓其說。要說規(guī)律,有那么一點點兒。 先說地名。北京的地名,凡帶“口”字的,一般加“兒”。如“珠市口兒”、“菜市口兒”、“燈市口兒”、“鬧市口兒”、“磁器口兒”等。道理講不出來,不加“兒”,說起來別扭,聽起來更別扭。帶“門”字的就不一樣了,有的加“兒”,有的不加“兒”,如“西便門兒”、“東便門兒”、“廣渠門兒”等,都要加“兒”;很多“門”是不加“兒”的,如“前門”若加“兒”,就變成“前后門兒”的門了。德勝門、永定門、西直門、東直門、天安門、午門等,均不加“兒”。街道名,一般不加“兒”,如“米市大街”、“騾馬市大街”、“西外大街”、“長安街”等,不能加“兒”,加上“兒”,就說不出來了。但也有不同,像“南小街兒”、“寬街兒”、“南橫街兒”等,都必須加“兒”,不加“兒”的,不像北京話。 叫“橋”的地名,老橋名一般加“兒”,如“天橋兒”、“北新橋兒”、“六里橋兒”、“八里橋兒”等;可是新建的立交橋不能加“兒”,如“航天橋”、“健翔橋”、“三元橋”、“薊門橋”、“聯(lián)想橋”……什么道理呢,無理可講。 叫“廟”的地名,一般加“兒”。如“紅廟兒”、“白廟兒”等;若專指寺廟,就不能加“兒”,像“土地廟”、“城隍廟”等。 對各種物件,蔬菜加“兒”,也是北京話的一個特點。如“三輪兒”,不能說“三輪”;“風(fēng)車兒”,不能說“風(fēng)車”,否則就變成農(nóng)具了。“豆芽兒”不能說“豆芽”,“蘿卜纓兒”不能說“蘿卜纓”。 北京的“兒化音”的說法,不能把“兒”字游離出來。有一部電視劇,臺灣演員,學(xué)說北京話,意指“不可能”,說“沒門兒”,他竟說成:“沒——門——兒——”,這就鬧笑話了。 老北京人說“兒化音”自然、隨意而俏皮,外地人加“兒”時,往往舌頭僵直,如若卷一卷舌頭,也許就順耳了。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中國新聞社 百科 北京晨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