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主義是20世紀初期的藝術運動,它采用了革命性的新方法來表達現(xiàn)實。于1907年左右由畫家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和喬治·布拉克 (Georges Braque )兩人創(chuàng)建,在同一張照片中將對象(通常是物體或人物)的不同觀點融合在一起,使繪畫顯得零碎和抽象。 立體派被認為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風格之一,這個名字似乎來自評論家路易斯·沃克斯切勒斯(Louis Vauxcelles)的評論,后者在看到布拉克1908年在巴黎展出的一些畫作時,形容它們減少了一切,從“幾何輪廓,到立方體”。通過將物體和人物分解為不同的區(qū)域(或平面),藝術家旨在同一時間和同一空間內展示不同的觀點,并因此提出其三維形式。在這樣創(chuàng)作時,他們還強調了畫布的二維平整度,而不是創(chuàng)建通常是標準的深度錯覺。 這是與歐洲傳統(tǒng)的明顯突破,歐洲傳統(tǒng)是使用線性透視等設備從固定的角度創(chuàng)造真實空間的錯覺,而這種設備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就占據主導地位。該運動為藝術中視覺現(xiàn)實的處理開辟了新的可能性,并且是許多后來的抽象風格(包括建構主義和新塑性主義)的起點。 今天,我們探索激發(fā)立體派風格并成為運動的主要藝術家們。 保羅·塞尚 據說保羅·塞尚(PaulCézanne )在19世紀晚期的印象派和20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立體派之間架起了橋梁。通過他的畫作,塞尚似乎是從略有不同的角度捕捉事物,并將物體和風景創(chuàng)作成彩色平面。盡管塞尚主要試圖通過彩色平面創(chuàng)造體量,但未來的立體派人士仍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用幾何形狀代表自然的趨勢,這對立體派的早期發(fā)展至關重要。
巴勃羅畢加索 除了受到塞尚的啟發(fā)外,西班牙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還受到非洲部落面具的影響,這些面具通常具有很高的風格化和非自然主義風格,但仍然呈現(xiàn)出生動的人類形象。畢加索曾因看似重新排列對象的面部特征而聞名,他曾說過:“頭部是眼睛,鼻子,嘴巴的問題,可以以您喜歡的任何方式分布。” 畢加索的作品在其一生中經歷了許多時期,他的立體派作品以兩種形式成形。第一個是他的“分析立體主義”時代(1909年至1912年),這是由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開發(fā)的畢加索繪畫風格,并使用單色的褐色和中性色表現(xiàn)它們。兩位藝術家都將物體拆開并對其形狀進行分解。第二個是合成立體主義(Synthetic Cubism,1912–1919年),是立體主義體裁的進一步發(fā)展,其中將剪裁好的紙張碎片(通常是墻紙或報紙的一部分)粘貼到構圖中,標志著拼貼藝術在美術中的首次使用。 喬治·布拉克 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是立體主義發(fā)展的關鍵人物,實際上,在1908年至1912年之間的作品與他的同事畢加索的作品是如此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以至于多年來他們各自的立體主義作品都難以區(qū)分。不幸的是,由于布拉克(Braque)安靜的性格,畢加索的名聲和聲望部分掩蓋了他自己的作品。 布拉克(Braque)對光線和透視的效果以及畫家用來表現(xiàn)這些效果的技術手段進行了深入研究,似乎對最常規(guī)的藝術慣例提出了質疑。例如,在他的鄉(xiāng)村場景中,布拉克經常將建筑結構縮小為接近立方體的幾何形狀,但渲染陰影以使圖像破碎,使其看起來既平坦又三維。1908年,一位法國評論家曾將他的作品描述為“將一切地點、人物和房屋縮小為幾何圖式,再分解為立方體”。 胡安·格里斯 胡安·格里斯(Juan Gris)生于馬德里,于1906年移居巴黎,與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 費爾南·萊格(FernandLéger)和畢加索(Pablo Picasso)成為朋友。格里斯(Gris)從他以諷刺漫畫而聞名,在1910年發(fā)展出個人立體主義風格,并考慮了數(shù)學在繪畫中的重要性。 最初,格里斯(Gris)以“分析立體主義”(Analytical Cubism)風格繪畫,但在1913年之后,他開始傾向于“合成立體主義”,并廣泛使用拼貼畫。與畢加索和布拉克都不喜歡單色調色板的格里斯不同,格里斯在對比組合中以明亮和諧的色彩進行繪畫,這受到馬蒂斯的啟發(fā)。 費爾南德·萊格 1911年, 費爾南·萊格(FernandLéger)是為數(shù)不多的藝術家之一,他們第一次有組織地向公眾展示立體主義。萊格的立體主義風格對他而言是個人風格,并被其批評家稱為“立體主義”,后者引用了他的偏愛來強調圓柱體形式。 直到1914年,萊格的畫都變得越來越抽象。它們的管狀、圓錐形和立方體形以粗糙的原色色塊渲染,并增加了綠色、黑色和白色。戰(zhàn)后,藝術家的作品風格更加機械化,直到1950年代他停止繪畫之前,該作品的元素仍然存在。 彼得·蒙德里安 1912年, 彼得·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移居巴黎,探索立體主義,他的作品很快成為該運動的特征。最初,他的繪畫與立體派的分析風格相呼應,特別是通過使用米色、灰色以及使用直線和圓弧。 畢加索和布拉克創(chuàng)作靜物肖像時,蒙德里安被自然吸引,并通過角度和網格對其進行了解釋。這種對空間的使用和有組織的方法最終使蒙德里安(Mondrian)走向了抽象藝術,他的目標是“闡明隱藏在現(xiàn)實表面之下的宇宙和諧的神秘概念”。回到荷蘭后,蒙德里安(Mondrian)努力提煉他的繪畫風格,這見證了藝術家著名的水平軸和垂直軸上帶有斑點的美學的發(fā)展,后來又被稱為新塑主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