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蘇軾那都是有資格被稱為偉大的詩人,可能有的人會隨便使用“偉大”兩個字,但是歷史上的文學(xué)家,真正能夠稱得上偉大的詩人,那么只有五位,他們分別是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其它的詩人盡管也很優(yōu)秀,但是離“偉大”兩個字,還是有距離。那這五位詩人也是猶如一座高峰橫亙在世人面前,對于后人來說只能是高山仰止。 那其中的李白個性最為突出,然而后世的蘇軾也不示弱,同樣極為有個性,這兩個人身上有一些地方還是比較相似,那就是他們都沒有受到重用;李白雖然還好一些,并不像蘇軾那樣一輩子顛沛流離,不停地被貶到各個不同的地方。然而他們的才華也是相當(dāng),雖然李白被稱為“詩仙”,但是蘇軾的才華也不遜色,無論是詩詞,還是文章,那也是無人能及。 李白一輩子游山玩水,而蘇軾則是不停地被貶,兩種不同的人生,但對于生活態(tài)度是一樣,無論生活多么的糟蹋,那也是能夠從容地面對。而正是他們四處游歷,也使得他們?nèi)ミ^了很多的地方。特別是李白極為喜愛江西的廬山,為此寫下過很多關(guān)于廬山的詩作,尤其是他的這首《望廬山瀑布》,通篇氣勢磅礴,寫得極為有氣勢;那么蘇軾后來也去過廬山,同樣也寫過一首《題西林壁》,兩首詩都是寫廬山,但是很顯然意境不一樣。 我們先來看一看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的原文: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的這首詩當(dāng)真是氣勢磅礴,僅僅是這種氣勢,那便是無人能夠超越,而且他用詞也是極為講究,在這短短的四句中,寫出了別具一格的廬山,以及那道令人向往的瀑布,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我們讀他的這首詩,往往在讀這之后,會立馬有一種沖動想去廬山看一看,那道瀑布是不是真得有三千尺?正是這種比較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也令這首詩成為了唐詩里的千古名篇。 那這首詩也是比較好理解,整首詩寫得極為簡練,但是卻又充滿了一種獨特的意境,僅僅是第一二句的起篇,便是氣勢磅礴,“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埃h(yuǎn)處的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非常的漂亮,也非常的壯觀,還有著淡淡的紫色煙霧,而更遠(yuǎn)處的那道瀑布猶如是一條白色的絲帶一樣,從高處的山下懸掛下來。這兩句表現(xiàn)手法極為巧妙,寫得也是很有氣勢。 第三四句則是進(jìn)一步地描寫了那首壯麗的瀑布,表現(xiàn)手法也更為夸張,”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那道瀑布從懸崖上落下來,看上去有三千尺,這不由得不令人產(chǎn)生懷疑,這道瀑布它是從銀河上掉落到了這人間。最后這兩句作為結(jié),寫得也就更加有氣勢。 蘇軾的《題西林壁》應(yīng)當(dāng)說是以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來描寫,所以他的這首詩在氣勢上不如李白那首,但是同樣是經(jīng)典,它更多的是融入進(jìn)了自己對于人生的角度,當(dāng)他看到廬山之后,并不是像另人一樣去平視廬山,而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廬山,為此寫得也是不一樣,而他在這首詩中也正是告訴了世人,一個人看事物不能僅僅只看表面,更多的還是要多去觀察,并且是要多角度去觀察。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那這首詩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一首作品,通篇寫得極為細(xì)膩,同樣也是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卻是讀來令人贊嘆不已,那這首詩只要理解了筆者前面那一段話,再讀這首詩時就很容易能夠理解。畢竟整首詩寫得極為簡練,并沒有使用典故,也沒有使用生僻的字,只是以一種極為直白的口吻來描寫,但是那份意境卻又是呼之欲出,從而令這首詩也是與眾不同。 第一二句就以不同的視角來描寫廬山,”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埃谶@兩句中,詩人也正是寫到了自己當(dāng)時的感受,無論是正著看,還是橫著看,那廬山都是起起伏伏,有無數(shù)的山峰,但是從遠(yuǎn)處和近處,以及高處和低處來看廬山時,它又顯得完全不一樣。詩人雖然是在寫廬山,但很顯然是通過對于廬山的描寫從而告訴世人一個道理,那就是無論看一件事物,還是去觀察一個人,那都是要多角度。 第三四句最是經(jīng)典,寫得也更為有韻味,”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多人之所以難以分辨廬山的真面目,那就是由于視線太過于狹隘了,而人們也正是生活中廬山之中,所以自然也就無法看清楚它的本來面目。最后這兩句詩人正是把自己對于人生的解讀,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描寫,從而也令這兩句更具有哲理性。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很顯然所描寫的正是一個意象,而蘇軾的《題西林壁》,則是通過對于廬山的描寫以此來擺明事實,講出自己的道理來,這也正是兩首詩所不同的地方。應(yīng)當(dāng)說李白的詩氣勢磅礴,讓人讀了之后會立馬想去廬山看那道瀑布。然而蘇軾的詩則是使得我們讀了之后,會立馬陷入進(jìn)深思中去,進(jìn)而思考自己的人生。兩首詩兩種不的境界,看看你更喜歡哪一首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