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好與壞,往往是體現(xiàn)在意境上,一首好的作品一定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意境也是很唯美,行云流水,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對于詩歌來說,意境至關重要,如果寫得不倫不類,即使是引用了再多的典故,使用了無數(shù)華麗的辭藻,要是沒有意境的話,那也不能算是一首成功的作品。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的作品看似寫得很美,可是只要細細讀來,卻又是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作品缺少了那種韻味,也就是沒有意境,最終也只能夠是淪為二流作品。 無論是唐詩,還是后來的宋詩里面,那都是有無數(shù)經(jīng)典的作品,一些作品看上去雖然很普通,可能也沒有流傳開來,但這一類作品同樣寫得很美,也很是有意境,譬如宋朝詩人張耒的這首《夜坐》,那就是一首很有意境的詩,通篇寫得也是很唯美,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寫到了自己孤獨的心境,也寫下了迷人的深秋美景。 《夜坐》 宋代:張耒 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shù)葉迎風尚有聲。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今天安徽亳州人,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詞人、思想家;盡管他的名氣并不是很大,自然是無法與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柳永、秦觀等等,這些一流的文學大家相媲美,不過他一些經(jīng)典的作品,還是寫得極為有趣,也很是唯美;這首《夜坐》則是他眾多作品中,一首極為有趣的詩,通篇看上去雖然寫得很平淡無奇,可是同樣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也寫下了自己當時內(nèi)心的一種感受;另外對于深秋夜景的描寫也是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從而令這首詩成為了經(jīng)典名篇。 雖然這首詩并沒有流傳開來,甚至有的人都沒有讀過,但是在宋朝的詩歌里,那也是一流的佳作,整首詩沒有華麗的辭藻,完全是以一種極為簡練,也很是直白的筆觸來描寫,但即使是這樣那也是寫出了新意,也讓我們讀到了一首很唯美的經(jīng)典之作,所以對于這樣的作品,那自然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一讀。 第一二句則是交代了時間和地點,以及寫到了自己當時內(nèi)心的一種感受,“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只要一到了這夜深人靜之時,那寂靜的庭院前則是再無一個人,只有那夜空中的一輪明月依舊明亮,在這么一個寂靜的夜里,只有寒霜從天而降,從而也是使得空氣也變得更加清新。在這兩句寫得很是生動,重點也是突出了深秋夜景里的美,從這一份美中,我們也是感受到了詩人骨子里孤獨之感。 第三四句依舊還是通過對于風景的描寫,突出骨子里的那份憂愁,“|梧桐真不甘衰謝,數(shù)葉迎風尚有聲?!?,梧桐樹只那直挺挺地佇立在庭院中間,它也是不愿意就此完全凋謝,每當有風時,梧桐樹上的葉子則是會發(fā)出響亮的聲,那是由于樹葉被風給吹落了。最后這兩句詩人,也正是借景抒情,從而把那份孤獨之感描寫得更為悲痛,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張耒在北宋那個人才濟濟的時代里,盡管并不算是很突出,但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而且這首《夜坐》也是一首經(jīng)典之作,通篇寫得很是唯美,也非常的有意境,只是那么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卻是充滿了詩情畫意,也寫出了孤獨的心境,同時也寫下了最迷人的深秋夜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