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萬歲》 年少時一次從大姑家回來,路經(jīng)表姐家進去歇歇腳,在一個小衣櫥的頂端居然擺了幾本書,而且有一本居然是王蒙的《青春萬歲》,我如獲至寶,馬上取下來讀。至于是留在表姐家讀完還是借了書回來讀的,我已經(jīng)不記得了,只記得讀了這書后感覺激動欣喜萬分,那是一本充滿青春活力與理想主義的書。 《生命的悲劇意識》 十八歲開始被死亡問題纏繞,我把目光投向了書籍。在那所小小學(xué)校的小小圖書館里我終于找到了一本這樣的書,西班牙烏納穆諾的。雖然他仍然無法幫助我擺脫困惑和痛苦,但我找到了共鳴,而且他還教我要“抗拒”,否則它將成為不可改變的運數(shù)。 《北方的河》 張承志的小說,內(nèi)容提要就吸引了我,正合我當(dāng)時單純而滿腦理想的心境,我是帶著心向往之的激動去讀它的。但事實上,一開始讀它我就不能不為之激動,那哲思,那激情、那執(zhí)著,也有別于我以前讀過的各種小說,這不像小說,更像一首詩,我感到一種沖動,一種想飛越眼前狹窄單調(diào)的世界,飛向一個廣闊的世界。
《隱形伴侶》 這本背景也是知青的小說讓我大吃一驚,它不像葉辛的《蹉跎歲月》那樣滿是理想主義(這是知青小說吸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不但讓我記住了作家張抗抗的名字,而且開始了對自己的反思到底誰活得更真實?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自我?這是一個直抵內(nèi)心深處的問題,也是一個永遠的詰問。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周國平的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書中的一篇文章《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在目錄中看到這個標(biāo)題我的眼睛便被定格,匆匆瀏覽了一下,便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這篇文章共有十多頁,但我買回來一口氣就讀完了,共鳴的快意始終伴隨著我,因為有太多的話說到我心里去了。 《文化苦旅》 余秋雨的這本書當(dāng)時很暢銷,幾乎是撲面而來,吸引我的不只是它文字的優(yōu)美流暢,還有其中對人生充滿智慧的思考和真摯的情感,而且書中文字不論是思辨還是抒情都讓人感受到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情和激情。我是從一位同事那借的,摘抄了很多筆記。 《平凡的世界》 我的童年是在收音機邊度過的,路遙的《人生》給了我和家人無數(shù)美好的時光。長大后偶然聽到大哥和朋友高聲談?wù)撍牧聿啃≌f《平凡的世界》,激烈、崇敬、向往之情讓我神往不已。工作后在縣城一間小書店看到這本書,驚喜萬分,當(dāng)時每月工資只有一百來元,毫不猶豫地掏出幾十元錢買下了這厚厚三大本的書。 《思維的樂趣》 王小波的書,標(biāo)題就很吸引我,也是書中第一篇文章,讓我強烈共鳴,而書中有幾篇文章是之前在雜志上讀到過的,《關(guān)于崇高》、《我看國學(xué)》等,對我的思想影響很大,讓我開始重新審視從前的一些思想觀念。 《鄉(xiāng)土中國》 費孝通的一本小書,雖是社會學(xué)著作,但很好讀。讀本書的過程一直保有一種急切和激動,每天都是在向往和盼望的心情下打開這本書的,此后還重讀過多次。語言很通俗,也不長,但里面的意蘊卻很耐嚼,尤其是前面幾節(jié)論述總的鄉(xiāng)土本色和文字下鄉(xiāng)的。書的封底上寫著:最優(yōu)美的學(xué)術(shù)散文,讀完后深以為然。 《務(wù)虛筆記》 史鐵生的小說,它的敘事手法多變,如走迷宮,而貫穿其中的關(guān)于生與死及愛情的種種思考、思辨尤其令我著迷,我沒有想到小說可以這樣寫。敘事中穿插著許多的議論,比《戰(zhàn)爭與和平》中大段大段的議論自然多了,也更貼近感受貼近感性,和充滿激情的純凈描寫相得益彰。在手機里讀完這本小說后我又去網(wǎng)購了一本紙書。 《讓“死”活下去》 史鐵生夫人陳希米寫的,在史鐵生逝去后寫的一本散文隨筆集。書的標(biāo)題就讓我感覺驚心,打開書的第一頁她和史鐵生ps成的童年合影另面的照片讓我更是驚訝,那是一些樹,幾乎沒有葉子,樹干和枝條映襯著天空,下面的文字說明是史鐵生坐在輪椅上拍的自家門前天上的樹,要知道當(dāng)時的我正日日沉醉在這樣的畫面中。書里除了數(shù)字分節(jié),沒有任何標(biāo)題,只有作者的思緒,但卻如此自然而深入,我沒有想到散文可以這樣寫,而且寫得如此動人。不只是懷念史鐵生,而是與史鐵生一同讀書思考,追問生命的意義、哲學(xué)的使命及情感等問題,在她心里,史鐵生一直都在她身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