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也是端午節(jié)之前,應南翔老鎮(zhèn)長王其興先生之邀,我與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的同仁去南翔,在云翔禪寺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訪問了古漪園。六年后,又應南翔古猗園之邀,再一次來到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的南翔古漪園,參加他們的中長期規(guī)劃評審。位于上海市西北角的嘉定區(qū)南翔鎮(zhèn),古漪園已經成為上海的一張名片。古漪園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原名“猗園”,取自《詩經》中“綠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園”。我在華東師大教書15年,可以說,去南翔古鎮(zhèn)是最多的,到南翔必去古漪園。 古猗園初名猗園,為明萬歷年間河南通判閔士籍所建,河南通判的官職大約相當于副省長吧,閔士籍建園之初,延請當時的名家——嘉定竹刻大師朱三松先生設計布置,以“十畝之園,五畝之宅”的規(guī)模,內筑亭、臺、樓、閣,立柱、椽子、長廊都刻有千姿百態(tài)的竹景圖案。真是應了一句老話,富不過三代,閔士籍去世后,猗園約在明代萬歷末年就轉讓給翰林李名芳之子李宜之。到清代猗園又先后為陸、李兩姓所有。 就這樣,古古猗園幾經轉手,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冬,洞庭山人葉錦購得猗園。次年春大興土木重修和改建,乾隆十三年秋落成,因隔了一個朝代,改名古猗園。據清代沈元祿《古猗園記》記載,園坐廣福禪院西,門對曹家浜,南臨良田萬頃。園中有孤山曲廊,香閣翠樓,石舫水榭,怪石假山,全是明代建筑風致。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嘉定地方人士捐款購買了古猗園作為城隍廟的廟園,香客均可入園游覽。嘉慶十一年(1806年)又再次募捐整修。咸豐十年至同治元年(1860~1862年)間,太平軍同清軍及“洋槍隊”多次在南翔激戰(zhàn),園內部分建筑被毀。同治至光緒年間,南翔各行業(yè)公所陸續(xù)修復一些可用的建筑,并增建了一些作為行業(yè)集議的場所,后來還在園內開設酒樓、茶肆、點心店、照相館,此時的廟園已名存實亡。 清代末年的南翔古猗園 古漪園收藏的唐經幢 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軍于3月3日占領南翔,古猗園被侵略軍占用兩個多月。日軍撤退后,園內房屋倒塌,假山崩頹,樹木被砍,花草枯敗。 1937年“八一三”事變,南翔再遭戰(zhàn)火,園內除缺角亭、小云兜及五老峰等假山怪石外,大部分建筑被毀,逸野堂成了日軍的馬廄,花木古物蕩然無存。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鎮(zhèn)政府將其作為公園開放。當地人士又集議修復古猗園,先后籌款重修了缺角亭、不系舟(書畫舫),新建了微音閣、南廳、白鶴亭,并種植了一批樹木花草。 民國時期的古漪園風景 民國時期的古漪園唐經幢 “猗園”的名字,從“綠竹猗猗”的意境中得名,以竹為主是古猗園的傳統(tǒng)特色。古猗園的園林布局設計以及疊山、蒔花均出自明代嘉定著名竹刻、盆景藝人朱三松之手。“猗”在漢字中最大的特色仍然是水,幽靜曲水,也反映了古猗園的園藝布局,從明代起就以戲鵝池為中心,后經清代青至建國后的歷次修復和拓擴,都注重挖河理水,以水為主相映園景。古猗園的水,與外隔絕,但在百畝之園中,有千米距長的溪流。以方池和狹長形的水面形態(tài),多彎曲折,而有源遠流長之感。猗園向東擴建的三十余畝風景區(qū),亦鑿池引水,建亭架橋,池中設島,曲徑通幽,使新老景區(qū)之間水體布局,納入明代江宏《游猗園》詩:“煙花霧植古槎橋,涌出珠宮倚碧霄。風度猗園竹影靜,水依殿靄石幢高”的意境,成為上海園林水光山色之最。 民國時期,南翔雖出現了多家私家園林,如西市的南園、韋家園、東市的葛家園、南市的陳家園等(見《(嘉定)名人書畫風景及古跡畫冊》,1939年出版),但古猗園仍最為著名。因鎮(zhèn)上商會與各行業(yè)公會都在園中有辦事處,集會、議事、祀神等活動頻繁,更兼風景別致,成為游人首選之地。清末民初時,園中又開設酒樓茶肆,據史料記載,時鎮(zhèn)上以制作特色小吃小籠饅頭著名的黃氏日華軒師傅受聘到園中專門制作點心;民國初年,園中還出現了南翔鎮(zhèn)首家專營照相業(yè)務的廬山軒照相館,為來往客人提供照相服務,加之園中每年舉行的游藝會如賽菊花會等,這些特色服務,為古猗園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來逗留與觀光。其時園景,當年有南匯詞人顧憲融(1901—1955)所作《浣溪沙·南翔古猗園題壁》可資緬想,其詞曰:“竹樹屏圍一座幽,紗衣人上小茶樓,浮生半日可容偷。饑鳳不來春草草,涼鴛欲睡夜悠悠,徘徊細覓舊風流?!痹~錄于《紅梵詞》,1928年刊印,所作時間正是當年古猗園風物寧和之際。 古猗園的亭臺樓閣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雖然以明代建筑為主,亭臺樓閣,建筑平面形式多種多樣,立體造型變化多端,體現江南園林建筑精巧自由活潑的特點。屋面小瓦筒瓦,屋脊花色鏤空,各種斗拱、飛檐翹角、門窗式樣、雕刻裝飾,油漆粉刷色彩簡樸素雅,具有明代園林建筑藝術風格。公園于1959年10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同年,南翔鎮(zhèn)政府將當地原云翔寺的一對唐代石經幢和一座宋代石塔遷入園中。1962年重建梅花廳。到1963年,公園面積為7.8萬平方米。“文化大革命”中,石經幢和石塔上的佛像被破壞,古建筑的翹角被砸,明萬歷年間“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李宜之的叔父)手跡的石碑被毀,并從1967年1月起將園名改為南翔公園。1973年以后,陸續(xù)進行修復,并重建了鳶飛魚躍軒、小松崗假山、白鶴亭、南亭、缺角亭和浮筠閣。1977年恢復古猗園的園名,投資28萬元整修。主要是改建公園圍墻,重建繪月廊、柳帶軒和配置花卉。 民國時期的古猗園 1978年我曾經游過這所園林,惜乎當時沒有帶照相機,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2010年應南翔老鎮(zhèn)長王其興之邀,再次與學會同仁重游古猗園,留下了許多回憶,今天再次去古漪園,真感到中國古典園林在美學上重視藝術意境的創(chuàng)造。中國人理解園林意境的創(chuàng)造和欣賞就成了園林美學的中心內容。在美學上園境和詩境、畫境是共通的,有共同之處。這共同之處就是“境生于象外”。“詩境、畫境都不是局限于有限的物象,而是在有限中見出無限。同樣,園林的意境,也不是一個孤立的物象,不是孤立的一座建筑,不是有限的一片風景,而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這種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能使孤立、靜止的物象生動豐富起來,給予游覽者更充分的美的感受,并能激發(fā)觀賞者心靈意趣的釋放,喚起審美邈思,促成意偕境生。 茲發(fā)一組筆者收藏的民國時期南翔古漪園的老照片,以饗讀者。 民國時期的古猗園 1910年,南翔古猗園梅花亭(選自《20世紀初的中國印象》 2016年6月4日于滬上五角場 |
|
來自: 滬學 > 《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