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姬發(fā)(?―前1043年),姬姓,名發(fā)(西周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wǔ]),周文王姬昌與太姒[sì]的嫡次子,岐周(今陜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在位19年。 約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發(fā)繼位,號為武王,沿用“受命”年號 。武王繼位后,繼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受命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聯(lián)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行在朝歌,討伐暴君紂王統(tǒng)治下的商朝,是為牧野之戰(zhàn)。殷商大敗,紂王自焚于鹿臺,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南)。 武王克殷三年后(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時年四十五歲(一作五十四歲),葬于周陵,為后世尊崇為古代明君。 先周崛起 周文王十五歲時生武王 。周文王姬昌時期,國力逐漸強大,“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為滅商奠定了基礎(chǔ)。姬昌崩逝后,其子姬發(fā)繼位,史稱周武王。 姬發(fā)對內(nèi)重用賢良,繼續(xù)以姜太公(即姜尚)為軍師,并用弟弟周公旦為太宰,召公、畢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當其位,人才薈萃,政治蒸蒸日上。對外爭取聯(lián)合更多諸侯國,壯大力量。武王審時度勢,積極為滅商準備條件,等待時機。為便于進攻商都朝歌,周武王在灃水東岸建立新都鎬京(今西安)。 孟津觀兵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率大軍先西行至畢原(今陜西省長安區(qū)內(nèi))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轉(zhuǎn)而東行向朝歌前進。在中軍豎起寫有父親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稱太子發(fā),意為仍由文王任統(tǒng)帥。大軍抵達黃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有八百諸侯聞訊趕來參加。人心向周、商紂王孤立無援的形勢已形成,諸侯均力勸武王立即向朝歌進軍。武王和姜尚則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在軍隊渡過黃河后又下令全軍返回,并以“諸位不知天命”告誡大家不要操之過急。因時機還未完全成熟,還是班師回朝了。這次滅商預演,史稱“孟津之會”或“孟津觀兵”。 武王伐紂 孟津觀兵后,武王一面加緊練兵,一面派人去探聽殷商的動向。他們聽到探子的3次匯報后得知,殷商已是“讒惡進用、忠良遠黜”:王子比干被剖胸挖心;箕子裝瘋,被罰為奴;微子感覺無望,已經(jīng)出走,隱居起來;百姓們不敢口出怨言了。武王覺得殷商已是分崩離析,眾叛親離了,征伐紂王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 武王即位后第四年春天,發(fā)動了空前的滅商戰(zhàn)爭。拜姜尚為帥,發(fā)兵五萬渡過黃河東進。大軍到了盟津,八百諸侯也率兵前來助戰(zhàn),武王便在盟津舉行了誓師大會。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姬發(fā)左手執(zhí)掌象征軍隊指揮權(quán)的黃鉞,右手握著用以發(fā)號施令的牦尾杖,在呂尚和叔旦的左右護衛(wèi)下登上土壇,向全體將士發(fā)表了被后人稱為《牧誓》的著名誓詞: 諸位友邦君長和將士們,殷紂荒廢國政,不敬神道,離棄同胞,肆暴百姓,天怒人怨?,F(xiàn)在,上天命令我向殷國行使懲罰。眾將士們,舉起你們的戈,拿起你們的盾,要像虎那樣威武、如熊一般雄壯地去戰(zhàn)斗。努力啊,將士們! 誓師典禮結(jié)束后,盟誓后,武王便率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奔商都朝歌,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離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雙方軍隊就在牧野附近擺開了陣勢進行決戰(zhàn)。 紂王認為自己有軍馬70萬,可周軍只有5萬,這簡直是以卵擊石、飛蛾撲火??伤闹渫醯能婈犑墙?jīng)過嚴格訓練的精銳之師,作戰(zhàn)勇敢頑強,而他那70萬大軍中,一多半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從東夷捉來的俘虜,他們平日受盡了紂王的壓迫和虐待,對紂王恨之入骨,又有誰肯為他賣命。所以兩軍剛一交鋒,奴隸們就掉轉(zhuǎn)矛頭,紛紛倒戈投降,配合周軍攻打商軍,紂王所謂的70萬大軍頃刻間土崩瓦解。姜尚便指揮周軍,乘勝追去,一直追到朝歌。 牧野戰(zhàn)敗之后,紂王逃回朝歌,感到已沒有回天之力,就命人將宮里珍寶都搬到鹿臺,然后放起火來,自焚而亡。朝歌的百姓聞聽紂王已死,便列隊歡迎周軍入城。武王入城來到鹿臺,看到紂王的尸體便連射三箭,并砍下紂王與妲己的腦袋,懸掛在宮廷外的白旗下示眾。紂王的兩個寵臣惡來、費仲也被斬首。群兇斬除,人心大快。從此延續(xù)了600多年的殷商王朝,隨著惡貫滿盈的紂王的自焚而徹底滅亡,史稱武王克殷。 滅商建周 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南)。周武王追封父親姬昌為文王,并分封諸侯。 由于過度的辛勞,姬發(fā)在滅商后的第二年就病倒了。當時,天下尚未安寧,周室大臣們都擔心姬發(fā)的逝世將會帶來動亂。姬發(fā)的病情一度稍有好轉(zhuǎn)之后,很快又惡化了。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尚未安寧的天下,他擔心自己的兒子姬誦年紀尚幼,缺乏政治經(jīng)驗,不足以擔起管理天下的重任,便把輔政的大事全部委托給了叔旦。 姬發(fā)在位十九年崩,謚號“武王” 家族成員 父母 父親:周文王姬昌 母親:太姒 兄弟 長兄:伯邑考(姬考),母為太姒。早卒 三弟:管叔鮮(姬鮮),母為太姒。與蔡叔度、霍叔處并稱周初三監(jiān),監(jiān)護殷商的頑軍遺民,后發(fā)動三監(jiān)之亂,聲討周公。兵敗被殺。封國被廢 四弟:周文公旦(姬旦),母為太姒,也稱周公、周公旦 五弟:蔡叔度(姬度),母為太姒。與管叔鮮、霍叔處、武庚發(fā)動了著名的三監(jiān)之亂,聲討周公。兵敗后被流放于郭鄰,卒于遷所。周公命蔡叔度子仲繼位于蔡 六弟:曹叔振鐸(姬振鐸) 七弟:郕叔武(姬武),母為太姒 八弟:霍叔處(姬處),母為太姒。與管叔鮮、蔡叔度、武庚發(fā)動了著名的三監(jiān)之亂,聲討周公。兵敗后被貶為庶人,周公旦命霍叔處的兒子繼任霍國君主 九弟:衛(wèi)康叔(姬封),母為太姒。平定三監(jiān)之亂后,于前商朝故墟朝歌建立衛(wèi)國,徙封康叔于衛(wèi) 十弟:冉季載(姬載),母為太姒。由四兄封季載在聃國,在今河南省潁州西,為周司空以輔佐周成王 十一弟:郜叔 十二弟:雍伯 十三弟:毛叔鄭(姬鄭) 十四弟:錯叔繡(姬繡) 十五弟:畢公高(姬高) 十六弟:原伯 十七弟:酆侯 十八弟:郇伯 妻子 王后:邑姜,姜姓,齊太公呂尚之女 子女 子 周成王姬誦 邘叔 唐叔虞 應侯 韓侯 女 長女:大姬(大音太),陳國君主陳胡公之妻 。 軼事典故 武王封貔貅 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一次行軍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當時卻無人認識,姜子牙覺得它長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設法將它收服并當做自己的坐騎,帶著它打仗屢戰(zhàn)屢勝。周武王見貔貅如此驍勇神奇,就給他封了一個官,官號為“云”。 武王與臊子面 臊子面起源于周朝。相傳周武王伐商時在岐山遇到像“龍”的怪獸。殺了怪獸,為了鼓舞士氣,決定每人分吃怪獸肉。但是人太多,不夠分,就煮湯每人分喝一碗,感到很好喝。這也是岐山臊子面的雛形。 巨橋發(fā)粟 巨橋,古橋名,位于今河北省廣宗縣張葛集村。周武王滅紂后,遣南宮括散發(fā)巨橋倉的糧食,賑濟饑民,史稱巨橋發(fā)粟。巨橋發(fā)粟表明了周王朝與殷商王朝截然不同的施政方式,即由“敬神賤民”變?yōu)椤熬刺毂C瘛保侵芪渫鯇嵤┤收木唧w體現(xiàn),為周初穩(wěn)定民心起到了表率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