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絲讀歷史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quán)的司馬昭,向蜀漢發(fā)動戰(zhàn)爭,派遣鐘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將姜維、廖化率軍以劍閣(今四川劍閣)險道為屏障,阻擊魏軍主力。蜀漢雖然竭力抵抗,但是,鄧艾的大軍突降,還是迫使后主劉禪放棄了抵抗。在蜀漢滅亡后,姜維等人表面上向鐘會投降,實際上,姜維卻試圖借著鐘會叛亂的機會,以此恢復蜀漢。當然,姜維復國的計劃,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并且,就姜維自己,也落下了悲慘的結(jié)局。在蜀漢滅亡后,西晉王朝于公元280年消滅東吳。因此,問題來了,蜀漢滅亡后,有姜維試圖復國,那么東吳滅亡后,有人試圖恢復東吳嗎?
一
首先,雖然曹魏早在公元263年就消滅了蜀漢,但是,東吳的滅亡,則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根據(jù)《三國志》、《晉書》等史料的記載,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下令,以賈充都督司馬伷、王渾、周浚、王戎、胡奮、杜預、王濬和唐彬等人分兵大舉伐吳。由此,對于西晉王朝來說,在消滅東吳可謂主力盡出。與此相對應的是,孫吳方面上下離心,疏于防備,沒有一個一致的防御對策,以致節(jié)節(jié)失敗。在此基礎上,西晉王朝的大軍可謂勢如破竹,孫吳防線快速崩潰。到了公元280年5月,王濬所率的舟師首先抵達石頭城下。
二
面對已經(jīng)兵臨城下的西晉大軍,東吳皇帝孫皓和當年的蜀漢后主劉禪一樣,明白大勢已去,所以放棄了抵抗。在孫皓歸降后,東吳交州刺史陶璜堅守不降,孫皓寫親筆信相勸才降晉,這和當年的蜀漢也比較相似。在歸降東吳后,西晉王朝冊封孫皓為“歸命侯”。對于司馬炎來說,結(jié)束了魏蜀吳三國時代,可謂一項重要的歷史功績。不過,就東吳將士來說,卻不是非常心甘情愿的歸順晉朝。也即在東吳滅亡后,該地區(qū)也存在試圖復國的努力。對此,這和西晉王朝對待東吳的對策存在一定的關(guān)系。
三
在東吳滅亡后,雖然西晉王朝也有一些安撫的手段,但是,吳國的文臣武將,還是普通百姓,在西晉的地位可謂一落千丈,而且還受到了西晉文臣武將的歧視。因此,對于東吳的士族來說,很多都存在懷念吳國之情。在東吳被西晉消滅后,不少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多次恢復東吳的行動。舉例來說,公元310年,西晉王朝因為八王之亂而逐漸走向滅亡。在這一背景下,吳興豪族錢璯自稱平西大將軍、八州都督,劫持孫皓之子孫充并擁立其為吳王,而后又將其殺害。當然,這一次叛亂,被西晉大將周玘所平定。在西晉時期,周玘配合朝廷軍隊,三次平定叛亂,史稱“三定江南”。
四
最后,公元318年(晉太興元年)十一月,也即進入到東晉時期后,孫皓的另一個兒子孫璠起兵反對東晉,被殺。不管是蜀漢還是東吳,在被司馬氏消滅后,都掀起了復國行動。其中,就蜀漢來說,因為西晉和司馬氏的優(yōu)待,所以其滅亡后,除了姜維、鐘會之亂后,沒有爆發(fā)較大的叛亂。不過,對于東吳來說,因為待遇和地位上的下降,所以在滅亡后多次反抗晉朝,并試圖恢復東吳。當然,這些叛亂都被晉朝所平定了。此外,在蜀漢和東吳之外,司馬懿和司馬氏在篡奪曹魏大權(quán)后,也遭遇了“淮南三叛”,也即遭遇了曹魏勢力的反抗。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