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自己的,做喜歡的事,交投緣的人,惜身邊的情,才是最舒心的人。人這一生,總歸要做許多事情,一類是自己喜歡的,一類是不喜歡的。可對于絕大部分人而言,雖然不情愿,做得最多的還是自己不感興趣,甚至是不喜歡的事情。比如,你喜歡插花,但工作和家庭的瑣事已經(jīng)占據(jù)全部;盡管生活沒有我們想要的樣子,至少我們應該堅持有自己喜歡的事,要不然生活該是多么的無趣。被譽為“平民哲學家”的周國平,可以說是很多中國人的哲學啟蒙老師。他十七歲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因為覺得教的知識太教條,他把大部分時間用在了讀課外書上。等畢業(yè)到了哲學研究所工作,同事們說“周國平這個人不務正業(yè)。”當時周國平在做尼采的哲學研究,卻用了大量的時間寫自己喜歡的“哲學散文”。但周國平回應道:“什么叫務正業(yè)?為什么要務正業(yè)?”他說:“一個人沒有必要被自己的專業(yè)限制住,人應該是一個完整的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應該讓人性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這才是最有意思的事情?!?/span>一本本書接連出版,他將自己人生經(jīng)歷的感悟,融于哲學的思索中,無數(shù)的人也因他的文字受益,找尋到了內(nèi)心深處的安寧。村上春樹曾說:“每個人的天賦和際遇不同,當你選擇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并非都是坦途,有鼓勵,也有打擊,但既然喜歡,并且享受著,一定要堅持下去?!?/span>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夠長期的專注。在沒有回報,沒有人鼓勵的日子,也能憑借著自己的初心,滿懷熱情的堅持。人生這么短,找到自己的熱愛,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才是對生命的尊重。與人相處,要看緣。有些人一見如故,有些人久處卻如陌生人。作家馮唐說:“一生中,除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和相看兩不厭的人待在一起?!?/span>《周易》中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span>同樣的聲音才能共鳴,同樣的氣味才能融合,投緣的人才能相交。生活不易,不要在與你擰巴的人那里丟掉了快樂,然后又在喜歡自己的人那里忘記了快樂。投緣的最基礎條件,是三觀一致。三觀不合,永遠不會是一路人。上個世紀30年代,上海名媛郭婉瑩的未婚夫,給她送了一雙美國絲襪,并當面夸贊說:“這絲襪真結(jié)實,穿一年也不會破?!?/span>郭婉瑩聽完大驚失色,無法想象自己該怎樣和一個談論絲襪的男人過一生,于是堅持退婚。她解釋說,一生太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有趣的最基本前提,就是談得來。在一份中國年輕人數(shù)據(jù)報告中“最看重伴侶的哪個條件”一項,三觀一致戰(zhàn)勝了性格、外表、經(jīng)濟,躍居第一。《論語》里面有一句話: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span>淡淡相交,淺淺歡喜,聊得來,說得開,不掩飾,不累心,這是交友時最好的狀態(tài)。真正的投緣,不是初次見面后,就有相見恨晚的感覺;而是歷經(jīng)歲月洗禮后,能對彼此說聲:能認識你真好。有一句話說:“世間總有遺憾,直到我們失去,方懂得珍惜?!?/span>幾乎每個人都會犯一個錯誤,我們總以為家人會常在,愛人會永遠陪伴,朋友不會離開。所以,我們常常把最壞的情緒留給最親近的人,常為雞毛蒜皮的事爭得面紅耳赤,把對方的包容當成理所應當。正因為如此,我們留下了很多懊悔和遺憾,如同歌詞中唱的:“后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span>佛在金剛經(jīng)中告誡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就像是一群搭載時間之車的乘客,疾駛在生命的單行線上。無法減速,不能回頭。有許多事,在你懂得珍惜之前,已成舊事;有許多人,在你用心之前,已成故人。遺憾的事一再發(fā)生,但追悔過后再抱怨“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沒有用的,“那時候”已經(jīng)過去,你追念的人也已離開了你。誰也不知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我們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珍惜美好的歲月,把握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意陪伴,也珍惜彼此。同樣的因緣無法重現(xiàn),不要等回首的時候落下無可彌補的后悔。 對身邊的人,以最美好的心態(tài)看之,以樂觀的方式待之,這就是最好的珍惜。 ※ 本文系京博國學原創(chuàng),作者耕農(nó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