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靜思齋·于岳原創(chuàng)、自行拍攝,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閑居武昌樊口的詩人元結(jié)出任道州(今湖南道縣)刺史,他乘輕舟溯湘江而上,行至祁陽縣境,但見湘江對岸清溪流淌,怪石嶙峋。元結(jié)大愛其山水勝異而流連忘返,心血來潮之下便將此地“據(jù)為己有”,并以吾+氵自創(chuàng)“浯”字,給這條小溪取名浯溪。其實呢,“浯”這個字至少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中就已出現(xiàn)了,只是元結(jié)當時無從知悉,咱還是不要壞了興頭,就讓他享受這方山水帶給他的創(chuàng)造靈感吧!元結(jié)的創(chuàng)造也還不止于此,他還給溪邊的高臺取名“峿臺”,在上面建個亭子取名“吾(外面加一個廣字,打不出來)亭”,嘿,還真是給占全了。 圖1:浯溪門票——這一視角一般游人不易看到 此后千余年間,原本名不見經(jīng)傳的浯溪之地因緣際會,成為湘南文脈薈萃之地,其歷史之厚重,非我一篇小文可表。如今的浯溪是祁陽最著名的旅游景點(4A級),亦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既行旅至此,我當然不會錯過。湘江南岸,似是祁陽縣開發(fā)新城,一片樓盤拔地而起,我也是住在這邊,可想而知,浯溪一帶恐再也不復(fù)古時之空靈。十一期間,游人不少,一時喧囂不已,雅俗共賞,倘若元結(jié)泉下有知,或許也是喜憂參半。 圖2:浯溪景區(qū)正門 圖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牌照 祁陽近代出了陶鑄這位出類拔萃的人物,縣城中便有挺多地方以陶鑄命名。在浯溪景區(qū)內(nèi),陶鑄的影響力也不遑多讓,進門正對的廣場中矗立著陶鑄銅像,從側(cè)方向南繞進去則是陶鑄紀念館,這兩者大概占了景區(qū)的小半壁江山。景區(qū)取名浯溪碑林,紀念館前確實有一排陶鑄的墨寶以碑文呈現(xiàn),至于古人的手筆,則大多是在江畔以摩崖石刻的形式傳承下來,所以竊以為,文保命名的浯溪摩崖石刻其實更為貼切些,只是不如“碑林”直白上口吧。 圖4:陶鑄銅像 圖5:浯溪摩崖石刻 元結(jié)于763-771年這一時期先后在附近的道州、容州任職,769年辭官后便回到他心心念的浯溪閑居下來。其實元結(jié)也并不僅僅是一位淡泊名利的風流文人,他還是中唐的一位名臣,多有勛績,《新唐書》中也是列傳記載的。至于浯溪最早的出現(xiàn)摩崖石刻,自是出于元結(jié)的手筆。江邊有一面材質(zhì)良好平滑完整的石壁,元結(jié)想起了他寫于十年前安史之亂即將平定之際的一篇舊作——《大唐中興頌》,決意“刊此頌焉,于千萬年”。于是他請好友顏真卿書就,再請匠人刻石,此般天造地設(shè),后人贊之為“石、文、字”三絕。歷朝歷代來此瞻仰的名人騷客絡(luò)繹不絕,亦多有在旁“附和”者,此地摩崖之風綿延千百年,方有如今所見之盛況。 圖6:元結(jié)、顏真卿塑像 圖7:《大唐中興頌》局部 山崖中段以《大唐中興頌》為中心的一片石刻為浯溪摩崖的精華,外部加裝有玻璃保護,短期當無虞。此處自宋代起就建有“三絕亭”,古建早已毀去,如今仍有水泥建筑仿其制,登上二層即可近距離觀摩仔細,但拍照的角度卻不太好。至于兩側(cè)的一些,有些則已風化嚴重,恐不久后遺跡將滅失矣。我對書法一道實屬一竅不通,在摩崖石刻的觀賞層面,最終流為走馬觀花,這是先天不足的遺憾。遂再登臨峿臺,俯瞰湘江,宛如一條玉帶,此情此景,卻也心曠神怡。 圖8:登臨峿臺 圖9:俯瞰湘江 浯溪摩崖的始祖——《大唐中興頌》鐫刻于大歷六年(771年),此時的顏真卿“罷撫州刺史回京”,他是千里迢迢專程繞路祁陽拜訪元結(jié)時寫就,還是兩人之間另有別的渠道往來聯(lián)系,如今已是不得而知。這一年,也是元結(jié)生命的尾聲,一年后,奉召進京的元結(jié)在長安的一家旅館中孤獨病逝,永遠告別了他所鐘愛的浯溪。如今隨著地貌的改變,千年流淌的浯溪已是殘喘的涓涓細流,在一塊大石之旁靜靜匯入湘江,仿佛無聲訴說著它和它“主人”的往事。而我站在這千古名篇、國之瑰寶面前,先賢的往事和遺韻同樣引人遐思…… 圖10:浯溪匯入湘江處 靜思齋 于岳 2019年10月15日
|
|